①中国养老金融经历了从事业到产业,从单支柱到多支柱的发展; ②养老金融的核心内涵是养老储备管理的市场化、产业化; ③个人养老金账户和商业养老金融产品将是第三支柱的主阵地和主战场。
财联社9月11日讯(记者 史思同)在接连尝试多次后,瑞丰银行近日又再次申报转债发行方案,拟发行不超过50亿元可转债。而对于最终能否通过上交所审核,并获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的决定,瑞丰银行直言“尚存在不确定性”。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银行发行可转债主要是为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但自2023年以来,就再未有新的银行转债成功发行。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与监管对于银行再融资的审慎态度密切相关,未来银行转债的发行或也将相对较少。
与此同时,在银行股波动率下降的背景下,目前银行转债转股难度也普遍提高。当前存续的14支银行转债中,仅有张行转债、紫银转债、青农转债3支可转债最新转股比例超20%。对此,业内普遍认为,当前形势下,引入战略股东或是银行转债的较优出路。
拟发行50亿元可转债补充核心资本,瑞丰银行多次申报转债发行方案未果
具体来看,瑞丰银行本次拟发行可转债总额为不超过50亿元,具体发行规模由该行董事会及董事会授权人士根据股东大会的授权在上述额度范围内确定。
对于此次募集资金的用途,瑞丰银行称,本次发行可转债募集的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支持公司未来各项业务发展,在可转债持有人转股后按照相关监管要求用于补充公司核心一级资本。
不过目前,该行此次发行可转债事项尚未获批,还需通过上交所及证监会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最终能否通过上交所审核,并获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的决定及其时间尚存在不确定性。”瑞丰银行表示。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在此之前,瑞丰银行已先后于2023年3月、4月、5月和9月,以及2024年4月份,多次在上交所披露发行可转债的募集说明书等相关文件,然而直至今日,其申报仍在持续。
与此同时,自2023年开始,商业银行也都再没有发行新的转债。对此,浙商证券分析师王明路认为,这背后和监管对于银行再融资的审慎态度是分不开的,未来银行转债的发行可能也相对较少,而瑞丰银行后续发行转债的进展也需要进一步跟踪。
据了解,去年8月27日,证监会发布《证监会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 优化IPO、再融资监管安排》,明确了当前再融资监管的总体要求。随后11月,上交所有关负责人就优化再融资监管安排的具体执行情况答记者问,再次强调要“严格限制存在破发、破净情形上市公司再融资”。
但实际上,近年来,银行整体估值处于较低水平,包括瑞丰银行在内,当前42家上市银行均为破净状态。股价方面,截至9月11日收盘,瑞丰银行报4.44元/股,相比8.12元/股的发行价跌幅达45.32%。
未来资本将加速消耗,银行转债转股难度普遍提高
近年来,外部环境不断变化对中小银行资产质量、风险管控能力及风险抵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商业银行也在积极通过发债等各类资本补充手段提升资本实力。
据了解,瑞丰银行于2021年6月成功在上交所上市,实际募集资金净额11.82亿元,核心一级资本得到有效补充。但近年来,随着业务规模不断扩张,该行资本充足水平也在持续下降,2021年至2023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从15.41%降至12.68%。
今年以来,瑞丰银行资本实力有所提升。截至6月末,其资本充足率为14.22%,较上年末提升0.17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3.04%,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3.03%,均提升0.35个百分点。
展望后续,瑞丰银行直言,随着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一系列举措的全面推进,可以预期,公司的资本在未来将会加速消耗。
“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外源渠道有IPO、配股、定向增发、可转债、间接入股模式的专项债等方式。”据山西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王冠军介绍,相对普通债券融资来说,可转债融资成本低,发行要求不高,但是整体融资规模有限。同时,要想投资者把可转债转为普通股,需要依赖积极地市场表现,还面临较长的等待期,当可转债转换为股票时,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得到补充。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银行股波动率下降的背景下,目前银行转债转股难度普遍提高。数据显示,当前存续的14支银行转债中,已有5支可转债剩余年限不足两年,但转股比例却均在30%以下。其中,仅有张行转债、紫银转债、青农转债3支可转债最新转股比例超20%。
对此,业内普遍认为,引入战略股东或是当前形势下银行转债的较优出路。“在银行股波动率下降的背景下,银行转债转股难度普遍提高,引入战略资金增持转债并溢价转股成为临到期银行转债实现转股目标的一种常规选项。”国联证券固收分析师李清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