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君联资本总裁李家庆认为,对于市场化机构而言,投资过程要更精细化。既要有早期的探索性,比如投早、投小、投硬科技,还要投大、投难、投长。 ②面对新质生产力的建设和发展,无论政府、企业、机构,都需要保持长期心态。
《科创板日报》9月8日讯(记者 陈美) 面对当前的私募股权市场,君联资本总裁李家庆在2024浦江创新论坛——WeStart全球创业投资大会上表示,市场环境变了,对于市场化机构而言提出了更多要求和挑战。
“变化中,科技创新成为关键的驱动力。在这种情况下,耐心资本被反复提及,投资机构的角色也在转变。”君联资本总裁李家庆坦言,目前地方引导基金,也在做孵化创新、投后增值服务,这使得市场化投资机构需要更高要求的募投管退能力。
李家庆表示,在内部,君联资本已经提出要从“Hunter”向“Farmer”的角色转变,即在今天的环境中,扮演好一个服务的角色。
这一过程中, 李家庆认为,首先要更加系统化的基金募集。“君联资本从不依赖于单一渠道,也不能完全的依赖于银行,或者之前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的民间渠道,进行募资。”
“2023年7月全国社保基金专项基金的设立,第一次有了国家级基金以专项基金的方式,长周期支持科技创新,这是非常好的实践。北京市的1000亿产业基金和上海积极推动的1000亿基金,也是很好的范式。”
其次,对于市场化机构而言,投资过程要更精细化。既要有早期的探索性,比如投早、投小、投硬科技,还要投大、投难、投长。
“今天所说的硬科技虽然早,但并不小,有可能天使轮就有3-4亿融资需求,内部定义为投早、投新、投硬科技,关键是‘新’,而不在于‘早’。过程中,需要花大量时间、精力陪伴企业长周期成长。所以需要12年-15年的存续期,支持‘大、难、长’的投资。”
作为基金的管理者,也要兼顾流动性。比如“专精特新”企业,不完全是底层技术的创新和高壁垒的硬科技创新。“这部分投资周期相对较短,产品、技术、商业模式,甚至收入、利润相对明确。对于LP而言,能通过这些投资实现短期的流动性。”
第三,增强投后管理和增值服务,以及实现更多元化退出路径。
目前,君联资本有一半多精力放在投后管理上,包括形成行业的解决方案,对接行业客户和地方政府等。再加上基础性研究、支持科技成果的转化等。退出上,君联资本认为,资本市场在国家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中长期对资本市场有信心。
作为一枚行业老兵,君联资本总裁李家庆的思考是,由于VC/PE角色、经济体制和资金来源的变化,中国风险投资不能照抄硅谷和美国的模式。
“面对新质生产力的建设和发展,无论政府、企业、机构,都需要保持长期心态。内部经常提出‘可持续发展公式’,即专业创新、开放赋能、责任担当。投资策略上,也需要调整,要更加注重长期价值而非短期回报。此外,科技成果的转化也是连续的、长周期的、复杂的、高风险的投资。”李家庆谈到。
“这一过程中,无论科学家、企业家、资金等各个要素和生产力都需要结合起来,形成新的生产关系,持续推动科技成果的商业化。所以,无论地方政府还是财政资金,一方面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创投行业;另一方面,也是一种相互合作,共度这段时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