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日报11月9日讯,本周跨境出海的主要内容有:荣业食品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广西始发中越班列单月发运量再创新高;第136届广交会出口意向成交额249.5亿美元。
《科创板日报》8月30日讯(记者 徐赐豪) 连锁小酒馆第一股海伦司公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的中期业绩报告。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海伦司实现营收4.41亿元,同比减少37.85%;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利润6967.7万元,同比减少55.76%;经调整净利润9027.8万元,同比减少51.89%。
值得注意的是,海伦司总门店由去年同期的653家减少124家至537家,特别是直营门店由去年同期的515家减少至187家。
海伦司在财报中表示,2024年上半年,为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将继续坚定围绕平台化转型的战略,通过嗨啤合伙人计划加快布局及优化门店网络。
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海伦司关闭直营门店、转向加盟模式、从重资产转向轻资产以及拓展海外市场的战略调整是基于财务压力、市场策略调整、与外部环境影响以及长期发展战略等多方面因素的考虑。“这些调整有助于提升盈利能力、增强市场灵活性、扩大市场份额、降低经营风险并推动全球化发展。”
经营压力大,关闭328家直营店
今年上半年,海伦司面临着比较大的经营压力。
为了扭转颓势,财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海伦司开始转型。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海伦司总门店由去年同期的653家减少124家至537家。其中,减少最多的是直营酒馆,由去年同期的515家减少328家至187家。特别是一线和二线城市小酒馆的数量几乎减半。
据财报披露的数据,海伦司在中国内地一线城市的酒馆数量由去年同期的63家减少至37家;二线城市酒馆由去年同期的314家减少至172家,而在三线及以下城市酒馆由去年同期的274家增加至今年上半年的323家。
根据最新数据,三线及以下城市酒馆增加至360家,而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基本没有增长,由此可见,海伦司调整的重点一个就是减少直营门店的数量,另外一个就是加大了下沉市场的密度。
大量闭店,也让海伦司的成本下降。由于门店大批关闭,海伦司员工薪资支出由去年同期的1.7亿元減少43.1%至今年的0.97亿元。同时,物业、厂房以及设备折旧由去年同期的0.59亿元减少45.1%至今年上半年的0.32亿元。对此海伦司在财报中解释称,由于直营酒馆的固定资产随着酒馆数量的下降而减少。
此外,短期租金及其他相关费用由去年同期的0.4亿元减少53.3%至0.19亿元。“由于对酒馆网络进行优化和调整,直营酒馆的雇员人数下降,从而导致需要租赁的短期员工宿舍减少。”海伦司在财报表示。
拥抱加盟业务,大力出海
财报显示,截至到2024年6月30日,海伦司共有67家特许合作酒馆和283家“嗨啤合伙人”酒馆,合计占门店总数的65.18%。而截至8月26日,其共有67家特许合作酒馆和327家嗨啤合伙人”酒馆,合计占门店总数的67.81%。
事实上,海伦司在上市前本就有过加盟业务,其为了上市曾一度变为全直营。只不过,到了2022年,又有部分直营转加盟,探索特许经营模式,再到去年,海伦司又再次推出“嗨啤合伙人计划”,进行了大范围铺加盟。
据财报披露,特许经营业务板块收入由去年同期的0.39亿元大幅增长234.4%至今年的1.3亿元;同时特许经营业务板块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由去年同期的5.5%提升至今年的29.5%。
对此,海伦司在财报中解释称系向平台型模式战略转型的结果。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加盟模式的轻资产符合行业发展的趋势,也匹配海伦司未来的战略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海伦司此前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主板第二上市。财报披露,本次上市费用为1215.2万元。
据此前海伦司公告称,登陆新交所第二上市后将进一步提升其全球知名度,助力国际业务的拓展。
早在去年5月17日,海伦司在其微信公众号发文《从“新”出发,去更大的世界嗨啤!》正式官宣开启“出海”之路。其表示“新加坡是我们在东南亚的第一站,是我们向世界勇敢迈出的一小步。”
如今一年过去了,据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除中国内地外,海伦司在新加坡开出3家、日本和中国香港各一家,财报中也没有单列海外业务的营收情况。
朱丹蓬表示,海伦司出海是其在面临国内市场饱和、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做出的选择。
在朱丹蓬看来,小酒馆这种业态在东南亚、日本等世界各地其实已经非常成熟了,出海过程中也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成本控制与盈利压力、本土化适应问题等挑战。
“未来,海伦司需要持续关注市场动态和消费者需求变化,不断创新和优化业务模式和市场策略,以应对挑战并抓住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朱丹蓬向记者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