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研报》今日导读
1、房屋养老金制度(上海建科、国检集团、深圳瑞捷):①近期住建部表示构建“全生命周期房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上海等22个城市目前正在开展试点,以上海为例今年将于浦东新区先行试点,明年全市铺开;②国盛证券何亚轩按照检测单价7元/平测算存量房检测市场规模约924亿,房屋养老金制度落地加速下游需求放量;③当前我国多省市稳步推进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IDI)制度,后续预计将在更多省市铺开,有望带动工程质量保险评估需求上行;④相关上市公司包括房屋检测龙头国检集团(22年存量房检测收入规模超1亿,24年PE15X)、上海建科(2023年上海收入占比58%,上海为试点城市之一)、建科股份、第三方工程质量评估龙头深圳瑞捷;⑤风险提示:政策试点效果不及预期等。
2、豪鹏科技(001283):①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正迎来复苏拐点,2024年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22亿元,同比增长34.40%,环比增长33.09%,实现归母净利润0.24亿元,同比增长4.52%,环比增长665.80%;②公司笔记本电脑电池产品出货量上半年同比增长48%,智能穿戴类电池产品出货量上半年同比增长39%,在TWS耳机、智能手表等领域,公司的出货规模创历史新高;③在AR和VR类产品领域,公司持续加快与多家全球知名头部企业的联合研发,目前部分客户项目已到量产/试产阶段,同时有新项目处在下一代产品预研阶段;④中信建投证券刘双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65/3.85/5.74亿元,同比增长228.66%/132.68%/49.25%,对应应PE为16/7/5倍;⑤风险提示:消费电子市场需求复苏不达预期。
主题一
房屋养老金试点先行启动,存量房检测、工程质量评估将成为两大受益方向,市场规模达900亿+,分析师整理出多家涉及上市公司
近期住建部表示构建“全生命周期房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房屋养老金试点启动,上海等22个城市目前正在开展试点。以上海为例,今年将于浦东新区先行试点,明年全市铺开。
“房屋安全保险制度”在房屋面临较大风险、需要动用较大资金时,发挥保险托底作用;“房屋养老金制度”主要服务于房屋体检、房屋保险以及房屋“小修小补”的支付。
国盛证券何亚轩跟踪该事件,认为受益方向包括存量房检测、房屋质量保险评估等。
存量房检测:按照检测单价7元/平测算存量房检测市场规模约924亿,空间广阔,后续房屋养老金制度落地有望为定期检测提供资金支撑,加速下游需求放量。
房屋质量保险评估:前我国多省市稳步推进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IDI)制度,目前广州、上海、重庆、北京等地已在住宅项目中强制执行,要求住宅工程强制投保。
此次会议将“房屋安全保险”作为房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三项制度之一,后续预计将在更多省市铺开,有望带动工程质量保险评估需求上行。
上市公司方面,建议重点关注:
1)房屋检测龙头国检集团(22年存量房检测收入规模超1亿,24年PE15X)、上海建科(2023年上海收入占比58%,上海为试点城市之一)、建科股份等;
2)第三方工程质量评估龙头深圳瑞捷(布局房屋质量保险评估业务,与人保、平安等多家财险龙头建立合作)。
一、房屋养老金试点启动,资金来源包括个人、公共两大账户,此次试点核心为建立公共账户
此次建立的房屋养老金制度主要使用公共资金建立公共账户,按照“不增加个人负担、不减损个人权益”的原则,由地方政府探索资金筹集渠道,潜在资金来源包括地方财政补贴、土地出让金按比例拨付、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分配等,旨在弥补个人账户资金规模有限、提取流程繁琐的制度短板,有望为存量房安全体检、安全管理、维修更新补助提供稳定资金池。
二、存量房检测-市场规模超900亿,房屋养老金落地有望加速需求放量
前我国存量房面积超300亿平米,且老旧住房占比持续攀升,安全隐患突出,参考“深圳市市有有房屋结构安全隐患查查办》,假设建造满20年起需进行定期检测,对应待检存量房面积约132亿平米,按照检测单价7元/平测算存量房检测市场规模约924亿,空间广阔,后续房屋养老金制度落地有望为定期检测提供资金支撑,加速下游需求放量。
主题二
参与全球头部企业AR/VR产品联合研发,这家公司部分客户已到量产/试产阶段,未来两年业绩有望增长2.5倍、对应PE仅个位数
在经历了过去两年的低谷期后,以手机、PC、智能可穿戴为代表的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正迎来复苏拐点,同时AI技术带来终端创新,有望推动消费电子步入新的大成长周期。
中信建投证券刘双锋最新覆盖消费类电池供应商豪鹏科技,公司凭借领先的技术优势和稳定的产品交付,持续提升现有客户份额,并积极开拓新客户、新应用,取得了销售收入增速大幅超越行业平均水平的结果。
2024年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22亿元,同比增长34.40%,环比增长33.09%;实现归母净利润0.24亿元,同比增长4.52%,环比增长665.80%。
在消费电子市场需求恢复增长的同时,AI技术正带来终端创新,而公司坚持在消费类领域深耕,服务更多世界五百强和细分行业前十名品牌客户,未来有望充分受益于AI推动的新一轮消费电子成长周期。
刘双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65/3.85/5.74亿元,同比增长228.66%/132.68%/49.25%,对应应PE为16/7/5倍。
一、公司持续突破新客户、新应用,为长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公司深度参与战略客户主流产品系列的供应,获得出货规模和市场份额的持续提升,典型战略客户代表包括惠普、索尼、谷歌、大疆、哈曼、飞利浦、亚马逊、博朗等。
此外,公司凭借先进的技术优势和大规模批量交付的能力,成功开拓了更多新的品牌客户,包括戴尔、微软、小米、iRobot等。
在AR和VR类产品领域,公司持续加快与多家全球知名头部企业的联合研发,目前部分客户项目已到量产/试产阶段,同时有新项目处在下一代产品预研阶段。
二、消费电子市场需求企稳复苏,公司持续提升市场份额取得超越行业平均水平的增速
Canalys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约0.95亿台,同比增长约4%。公司的笔记本电脑电池产品出货量上半年同比增长48%,其中Q2环比Q1出货量增长34.5%。
在智能穿戴领域,IDC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智能穿戴类产品出货量预计达到5.597亿部,预计同比增长10.5%。公司智能穿戴类电池产品出货量上半年同比增长39%,其中Q2环比Q1出货量增长34.1%,在TWS耳机、智能手表等领域,公司的出货规模创历史新高。
三、公司产能调整进展顺利,成本负担有望逐步减弱以促进利润释放
2024年上半年系公司在完成IPO募投项目建设后,对整体产能布局进行大规模调整并扩充的关键过渡时期。由于公司整体产能调整规模较大,导致2024年上半年内公司盈利增速未及收入增速。
随着产能规模的提升和释放,公司正在积极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采取各项降本减费措施,实现盈利的快速修复和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