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即将发布的这两款设备均未准备好投入生产,它们会先提供给开发人员进行实验; ②Snap生产的新款AR眼镜不到1万副,Meta的Orion眼镜甚至更少; ③智能眼镜具有低成本、轻便和多使用场景的优势。
《科创板日报》8月23日讯(编辑 宋子乔) 智能眼镜新品有望迎来密集发布期。
据科技媒体The Verge最新报道,Snap将于9月17日在洛杉矶举办企业年度合作伙伴峰会,活动期间将会发布其第五代Spectacles AR眼镜。而据此前多方消息爆料,Meta大概率也会在9月25日的Connect大会上展示其首款AR眼镜(爆料称其代号为Orion,猎户座),二者前后仅相隔一周。
据透露,Snap的新品在外观或技术特性上或与上一代相似,但视场角(FoV)和续航有所改善。而Orion的看点或在于视场角,可能会有更宽广的视野和更先进的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即将发布的这两款设备均未准备好投入生产,它们会先提供给开发人员进行实验。
▌产品战略大不同
Snap与Meta,社交媒体领域的两个长期竞争对手,均在智能眼镜方面深耕多年。
目前,凭借to C产品成功实现商业化落地,Meta显然更胜一筹。该公司已经发布了多款智能眼镜,出圈产品是与知名眼镜品牌雷朋(Ray-Ban)联名的智能眼镜。据路透7月份的报道,仅在2023年第四季度,Ray-Ban Meta的出货量就超过了第一代产品Ray-Ban Stories全生命周期的出货量,达到了100万副,并且这一趋势在2024年有望继续保持,预计全年出货量可能超过150万副,目前产品持续处于缺货状态。
不过,Ray-Ban Meta智能眼镜当前并不支持AR功能,也并不具备眼镜屏幕、3D拍摄录制等功能。Orion将是Meta真正意义上的首款AR眼镜。
根据此前的情报,该产品已研发9年左右,可以将色彩丰富的逼真全息图投射到用户视图之中,从而实现数字与现实别无二致的体验(全息互动)。另外,设备似乎采用了一种特殊且昂贵的碳化硅,该材料主要应用在太空望远镜,以及美国军方的雷达和传感器。该产品原计划生产5万台,后来因为成本和技术原因,只暂定生产1000台。
Snap多年来一直在打造其Spectacles智能眼镜系列,但直到2021年的第四代产品才真正具备了AR功能。该产品仅面向开发者,采用骁龙XR1芯片、光波导显示镜片,DFoV为26.3°,搭载了两颗RGB摄像头,可感知空间位置及深度,重量134g,单次续航为30分钟(可进一步配合充电盒使用),镜腿内置的四颗麦克风、扬声器,以及触控交互板。
与Meta致力于实现产品的C端销售不同,Snap并没有将Spectacles定位为消费级产品。消息称,Spectacles 5的生产数量很可能低于1万台,将分发给选定的开发者和合作伙伴,目的是通过与开发者和专业用户的合作,进一步推动Snap AR生态的发展和完善。
基于Snapchat的应用生态,Spectacles可以做到视频拍摄,叠加Snapchat Lenses 3D效果至现实场景,并可在眼镜上直接浏览,最后生成一段带有AR效果的视频,上传分享至Snapchat。
▌智能眼镜 AI落地的最佳硬件载体?
当下,智能眼镜新品发布持续进行中。魅族有望在今年的9、10月份推出第二代AR眼镜产品;Meta将于明年推出配备HUD的智能眼镜,产品代号为Hypernova。Meta还在开发真正面向市场的Orion的简化版本Artemis,该眼镜或将采用阵列光波导+LCoS方案,有望在2027年推出。
与此同时,AI大模型也为AR生态应用带来更大想象空间,谷歌致力于与EssilorLuxottica展开合作,商讨将其Gemini AI助手放入未来的智能眼镜中。
首创证券列举了智能眼镜的四大优势:与需要头戴体积较大“头盔式”AR/VR眼镜相比,智能眼镜的体积较小,方便携带;具有近视眼镜、墨镜、装饰眼镜等功能,潜在用户包含眼睛近视用户之外的非近视眼用户;解决了用户的痛点,其具有接打电话功能,为用户省去从口袋里面掏出手机的动作,或拿出耳机的动作;成本较低,Ray-Ban Meta起售价299美元,而Apple Vision Pro起售价为3499美元。
五矿证券表示,未来几年各大厂商有望推出更多具有实用性的消费级AR产品,AR成像/传感系统中的光波导片、棱镜、透镜可能形成一定需求。
山西证券表示,AR眼镜低成本、轻便和多使用场景特点,使得其成为AI落地的最佳硬件载体,AI赋能叠加科技巨头不断推出新品,未来AI+AR智能眼镜的空间会很大,短期有望实现百万级出货。
华金证券则更看好智能音频眼镜,该机构称,相对于带显示模块的AR眼镜,AI音频眼镜在视觉显示上做出妥协,转而专注于音频体验与智能化。在短期内AR眼镜用户画像较为模糊背景下,智能音频眼镜以替代耳机功能为切入口,以眼镜(矫正视力/装饰)为载体,搭配AI提高体验与卖点,有望开辟音频新赛道。建议关注进入各产品供应链或有相关技术储备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