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据普益标准数据,10月份权益类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高达48.13%,市场对权益市场未来表现持续看好。 ②民生理财副总裁徐红表示,含权理财产品的权益中枢比例越高,收益越好,建议关注指数工具的投资机会。
财联社8月13日讯(编辑 杨斌)10年国债收益率近一周最多上行了近17BP,短时间内如此巨大的调整幅度,让投资者难免担忧起2022年四季度理财“负反馈”再度发生的可能。不过,多名业内人士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尽管过去一周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下滑较多,但预计破净率可控。同时,债市利率上行有顶,理财产品当前有能力应付小规模的赎回。
理财7日年化收益率一周回落达194BP
在今年“存款搬家”效应下,银行理财“吸金”趋势明显。半年末后,理财规模在7月继续攀升,离30万亿一步之遥。
尽管债市上周开始调整,但财联社综合多个渠道的统计来看,理财规模尚未发生剧变。根据招商证券固收首席张伟的数据,截至8月11日,理财存续规模为29.77万亿,较前一周变化不大。
不过,由于债市短期调整幅度较大,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还是出现了回落。张伟的数据显示,上周(8月5日-8月11日)理财7日年化平均收益率为2.39%,较前值回落194 bp。分产品类型来看,现金管理型产品7日年化为1.75%,较前值回落3 bp;固定收益类产品7日年化为3.05%,较前值回落148 bp。
如果从8月5日的低点2.08%算起,至8月12日,本次10年国债收益率最大的调整幅度近17BP。而在2022年四季度的那一轮债市调整中,10年国债收益率曾在2022年11月10日起的两个交易日内飙升15BP,此后一个月的最大调整幅度超过30BP。短期债市剧烈的调整引发了净值化后理财产品净值的首次大幅回撤,进而导致震动全行业的2022年四季度理财赎回潮。
招商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测算,由于理财负反馈,2022年11月10日-2023年3月底理财规模下降了约6万亿元。
虽然本次债市短期调整的幅度尚不如2022年11月,但央行今年以来多次提示长债风险,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刚刚指出“今年以来部分资管产品尤其是债券型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明显高于底层资产”,上一轮理财“负反馈”的阴影已笼罩在投资者心头:大规模赎回又要来了么?
破净率还未上升,赎回潮重演风险有限
站在债市的角度,国盛证券固收首席杨业伟认为,央行管控长端利率过度下行的风险,这并不意味着需要利率大幅度上行。利率过度上升,可能导致风险向另一个方向转变。央行在货币政策报告中以2022年四季度债券利率快速下跌形成的负反馈循环做例子进行论证,显示政策会控制利率的上行幅度,避免再度发生类似风险。
“本轮债市回调的原因与上一轮理财赎回潮时不同。”另有银行业资深分析师表示,本轮债市调整的起点是央行管控利率下行风险,指导大行卖债,而2022年四季度更多是由于地产、防控等政策释放,经济向好预期瞬间高涨。“在基本面有明显回升预期前,央行对利率上行的引导有顶。”
而站在理财产品的角度,中泰证券固收首席肖雨指出,虽然上周理财收益率环比下降明显,但绝对数据相比2022年11月尚处于正常水平。今年以来债市较好的行情提供了相对较厚的安全垫,7月末理财产品单位净值破净率为2.7%,且从上周末数据看,理财产品破净只数环比仍在下降。
图:理财产品破净率(%)
(资料来源:中泰固收,财联社整理)
上述银行业分析师进一步表示,目前债市调整幅度不算大,近一个月理财仍然正收益,且理财持有很多存款,能够在不抛售债券的情况下应对小幅赎回。
杨业伟也认为,虽然10年国债等长债利率上升幅度已经接近2022年速度最快的几个交易日利率上行幅度,但从累计幅度来看,存单、二永债等幅度还远低于2022年,因而目前来看,即使有赎回风险,也相对有限,尚未达到2022年四季度的级别。
中信证券FICC首席明明表示,理财投资以短端信用债为主,而短端信用债收益率在此轮调整中并未明显上行,信用利差甚至有所收缩,理财破净率也处于健康状态,市场无需担忧赎回潮重演。
不过,廖志明仍指出,投资者需要降低对理财的投资回报预期。由于近年来债券收益率明显下行,尤其是年初以来债券收益率大幅下降,叠加禁止存款手工补息及平滑信托整改之影响,未来理财可预期的年化收益率可能降至2%左右。
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4年上)》,上半年理财产品整体收益稳健,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413亿元,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