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占据经济总量60%以上的中小企业转型需求尤为旺盛。融通数智供需,加速企业智改数转,助推中国数智产业再升级,需要社会各方协同发力。
8月5日,由财联社主办的《做多中国行》上市公司行走进位于长沙的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此次活动通过现场考察、与高管深入交流的方式,对中联重科的发展历程及经营理念和未来规划进行了全面的了解。
首先参观的是智慧产业城的土方机械园。该园区是中联智慧产业城规划布局中的“前哨”智能工厂,是全球唯一一家覆盖从备料、焊接、机加、涂装、装配到调试的挖掘机全流程智能制造工厂。
进入土方机械园区,明亮整洁的产线、密集排布的各类工业机器人、有序往来的AGV自动搬运机器人等现代化生产场景,彰显了大国重器生产流程的智能化。中联重科讲解员介绍称,在土方园区内,平均每6分钟就可下线一台挖掘机。
据介绍,中联智慧产业城通过全面的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升级,形成以6大主机园区、6大关键零部件中心和6大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在这座智慧城内,汇聚了12个全球领先的智能工厂、20条无人化“黑灯”产线、300条行业领先的智能产线和2000多台工业机器人、700余项产线专利技术、1个国际标准秘书处,全面建成后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工程机械综合产业基地。
中联智慧产业城亦是工程机械新质生产力的标杆代表。以中联智慧产业城为基点,中联重科的智能制造几乎囊括了包括工厂设计、产品研发、工艺设计、计划调度、生产作业、仓储配送、质量管理、设备管理、营销管理、售后服务等各关键环节,智能排产、工业AI、数字孪生、工业互联网等前沿技术在这座“城”里亦随处可见。
这座“城”的“智慧升级”与中联重科强大的研发支持密不可分,公司2023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8.57%。在过去几年,中联重科完成了三大平台的搭建:一个基于“端对端、数字化、本土化”的全球直销体系;一个持续孵化新兴产业以及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产品和技术的数字化研发、生产、供应、销售、服务平台;一个全球领先的智慧产业城智造工厂集群。
工程机械行业属于高技术壁垒且资金和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生产制造呈现多品种、小批量、零部件多、制造工艺复杂等特点,行业进入门槛较高。根据Yellow Table2022年相关数据,剔除中国市场以后,中国厂商在海外的市占率为7%左右,而美/日企业均超过20%。因此,工程机械中国品牌的海外市占率具有较大的提升潜力,远期预计整体可提升至20%左右,特别是在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且本土品牌缺乏竞争力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在互动交流环节,中联重科高管分享了公司的发展历程、经营核心理念以及对工程机械行业的看法。针对市场关注的行业周期性问题,中联重科方面表示,公司的竞争战略是通过全球化市场布局+多元化产业布局熨平“周期属性”。海外市场的超大空间未来仍将为公司提供坚实的增长动力。
目前,中联重科产品已覆盖全球140 余个国家和地区,至2023年底,公司在全球已建设 30 余个一级业务航空港、350 多个二级网点,全球海外本土化员工总人数超过3000人,未来公司国际、国内收入占比有望达到1:1。
其次,在新业务拓展方面,中联重科产品型谱中挖机、高机、矿机、农机等业务收入占比及盈利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公司收入结构更加优化、抵抗周期下行风险的能力更强。
在“用互联网思维做企业、用极致思维做产品”的理念指导下,中联重科实现销售规模、经营质量、盈利能力的全面提升。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0.75 亿元,同比增长13.08%;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5.06 亿元,同比增长52.04%。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27.54%,同比提升5.7pct,净利率8.01%,同比提升2.28pct。
中联重科方面认为,当前行业已进入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主要呈现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二是行业周期波动性趋于缓和;三是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加速转型。未来,随着国内大型基建项目持续推进、设备更新周期已至叠加相关利好政策的落地,有望促进内需逐步回暖。
此次财联社《做多中国行》调研行项目组走进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一线直面了解公司的业务布局和发展战略后,组员们感叹,原来固有思维一直认为工程机械行业是属于传统“重大粗”,现场看后才发现“科技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