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以自有资金通过港股通二级市场集中竞价方式增持龙源电力H股; ②本次增持完成后,瑞众人寿持有龙源电力H股5.02亿股; ③本次增持股份的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
《科创板日报》7月15日(编辑 宋子乔) 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生物制造领域首个国家级产业创新平台——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简称“国创中心”),于7月14日在深圳市光明区启动建设。
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地点俯瞰图
该中心是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全国第十个产业创新中心。去年7月,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同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牵头组建国创中心,联合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商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深业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华熙生物、朗坤环境、广新创新研究院、华恒生物等产业链上下游优势单位合作共建。
据报道,国创中心将搭建六大平台,分别为自动化生物制造平台、大规模载体制备与质控平台、跨尺度生物多模态验证平台、生产工艺高通量开发平台、中试放大及GMP平台、生物信息计算支撑平台,为前沿技术瓶颈突破提供硬件基础,围绕绿色低碳、生物农业、医疗健康领域,推动一批示范性成果转化。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主任刘陈立表示,该中心的重点任务是聚焦生物制造小试、中试放大阶段,探索将科研成果转化从实验室到企业的线性转化模式转变为非线性互动模式。
▌机构重点关注政策落地与否
生物制造是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一极,其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一起,均是我国加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增长引擎。
生物制造是一种利用生物组织或生物体等进行物质加工,从而生产各种人类所需产品的先进物质转化工业模式,当前已经发展出生物+医药、生物+化工、生物+能源、生物+轻工等全新生产方式,未来还有望向采矿、冶金、电子信息、环保等领域拓展,具有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潜力。
近年来,生物制造相关政策频发,海内外共振。
国内,2022年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推动合成生物学技术创新。2023年以来,全国多地发布合成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专项政策文件加速生物制造产业化。目前由发改委牵头,工信部和科技部等国家部委正在联合研制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行动计划,并且有望在近期出台,“生物制造+”是其中的关键内容。
海外,美国政府不断强调生物制造的重要性,推出《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计划》,制定优先事项和量化目标,提出在20年内,通过可持续且具有成本效益的生物制造途径,生产至少30%的美国化学品需求。
与此同时,以巴斯夫为代表的传统化工巨头推动合成生物技术在化工领域的应用,积极寻求生物制造转型。
当下,政策落地与否成为众多机构观察行业发展进程的风向标。
中信证券此前发布研报称,从市场演绎来看,当前生物制造属于第一阶段的科普阶段,后续行情或分为三个阶段,当前建议重点关注政策催化;从垂直维度看,目前下游产品类公司是产业链上的核心盈利环节,在此层面我国已经涌现出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未来有望率先受益;从水平维度看,医疗健康和化工领域的产业化进度相对领先,医疗健康领域本身就是建立在生物技术之上,化工领域对降低成本的诉求非常强烈,因此一旦生物制造在某类产品上展现出成本优势,往往能迅速替代现有竞品实现放量。
华安证券表示,生物制造是生物经济重点发展方向,看好在政策频繁落地背景下,生物制造产业化有望提速。A股相关公司包括:凯赛生物(全球长链二元酸头部企业,招商局入股)、华恒生物(合成生物学产业化平台,全球丙氨酸头部企业)、梅花生物(氨基酸头部企业)、圣泉集团(独特一体化秸秆生物质精炼技术)、华熙生物(国内最早实现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的企业之一,透明质酸产业化规模位居国际前列)、嘉必优(发酵营养素头部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