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
大模型未来将往何处?落地千行百业,实现“普惠”|WAIC 2024
财联社记者 武鑫
2024-07-07 星期日
原创
①AI已步入落地应用的关键时期,一方面,要与具体的业务场景相结合,另一方面,要实现普惠;
②阶跃星辰副总裁李璟认为,从终局来看,C端和B端都会产生很好的商业化落地成果。但目前,C端仍在早期阶段,B端需求相对明确和稳定。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关注

财联社7月7日讯(记者 武鑫)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千行百业,是本届WAIC上的重要议题之一。在由财联社主办,学而思、东浩兰生、中信建投证券协办的“WAIC AI产业创新与投资发展主题会”上,有多位人工智能领域的业内人士及分析人士,就此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落地细分场景、实现普惠

AI已步入落地应用的关键时期,一方面,要与具体的业务场景相结合,另一方面,要实现普惠。商汤科技董秘办董事总经理盛世伟表示,当前行业正处于思考AI如何与细分领域相结合的阶段,即要探索AI技术的“基础能力、产品能力、普惠能力”如何面向应用场景进行落地、用在哪、如何用、如何产品化,以及如何降本增效。

上海岩心数智RockAI联合创始人邹佳思则认为,“普适大众的AI才是真正的AI。”而普适的意义在于让AI落地到各类更贴近生活和工作的设备上,需要解决个性化、隐私、低算力、自主学习等方面的问题,目前RockAI的发力点亦在设备端模型,尤其是离线部署。

阶跃星辰副总裁李璟也认为,大模型的未来是超级模型+超级应用,而攀登超级模型,需要产业应用的牵引。他说道,在应用层面,阶跃星辰的探索重心在2C领域,即在消费端探索包括效率工具、拟人陪伴、内容消费类等产品。目前,2C消费端的变革还在早期的阶段,各大玩家都在摸索。

而在2B领域,李璟表示公司会选择高价值的领域和行业,与行业的头部合作伙伴深度共创和探索。

对于怎么做的问题,盛世伟提出要围绕三个能力:一是基座模型的能力,即要备齐算力、数据、人才等,这是AI2.0技术产生涌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才能开发下游的应用产品。二是产品能力,即让AI技术在具体的应用场景里发挥作用。三是普惠能力,要让AI 2.0应用产品成为人人用得起的产品,而非象牙塔尖上被少数人欣赏的产品。

上海鲲之益人工智能CEO曹颉称,公司在2023年做了20多个应用场景测试,在今年,仅保留和聚焦了“企业营销大模型”这一个应用场景,并不断进行深挖。原因在于,曹颉发现企业发展面临着人员成本、产品成本和获客成本三座大山,其中,获客成本是最大的成本。为解决获客难的问题,上海鲲之益人工智能开发了AI短视频和AI达人两大应用工具。

大模型终局在哪里?

中信证券于芳博认为,国内大模型应用分为三类,一是强者恒强的C端云上应用,二是百花齐放的B端应用,三是AI PC、智能家居等端侧应用。于芳博说道,今年以来,国内C端基础大模型进步速度较快,整体能力提升,成本下降速度也很快,目前,该领域处于搏杀阶段;B端大模型政策支持力度大,比如强化人工智能在交通、能源、水利、应急等诸多领域融合。

C端和B端谁先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大模型的终局又在哪里?

李璟认为,“从终局来看,C端和B端都会产生很好的商业化落地成果。”但目前,C端仍在早期阶段,还在进行用户体验的收集和打磨,随着C端模型能力提升,将产生很强的爆发力。而B端需求相对明确和稳定,已经涌现非常多的确定性应用机会。

邹佳思认为,“现在各行各业低算力设备场景很多,比如工业机器,医疗设备,商用机器人,智能家居,甚至是无人机。如果这些设备离线也能具备多模态智能,那也会有很大的空间。”

在大模型落地应用过程中,还面临着很多挑战,未来留在“牌桌”上的玩家,必然也要经历惨烈的厮杀。盛世伟说道,C端用户的接纳能力、付费意愿还需要时间进行培养。B端用户虽然愿意进行商业化投入,但其对大模型产品的要求,以及大模型与具体业务融合度要求很高,十分考验产品力。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新闻
抄底成功
相关企业家
联系Ta
联系企业家
为保护双方个人信息请联系您的专属助理进行接洽
我再想想
点击复制
复制成功,请去微信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