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本周国内发生108起投融资事件,环比增加38.46%;已披露的融资总额合计约67.76亿元,环比减少58.90%。 ②先进制造、医疗健康等领域较活跃,汽车出行融资总额最多;智己汽车完成约14亿元B1轮融资,为本周披露金额最高的投资事件。 ③江苏以36起融资活跃度继续保持领先。
《科创板日报》7月2日讯(记者 陈美) 继蔚来、米哈游等明星企业之后,中石油昆仑资本也加入到核聚变赛道中。
近日,聚变新能(安徽)发生工商变更,新增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合肥科学岛为股东,注册资本由50亿元增至145亿元。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此次昆仑资本入股的聚变新能,正是一年前,安徽国资与蔚来资本联合成立的公司。
中石油入股,核聚变赛道迎来新独角兽
中石油出手了。工商变更显示,此次中石油昆仑资本出资29亿元,占股20%。与昆仑资本一同出手的还有,合肥科学岛和合肥产投新能科技合伙企业,两者分别出资29.72亿元,各占股20.5%。
在此之前,《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聚变新能由合肥产投新能科技合伙企业、安徽皖能丰禾聚变科技合伙企业、蔚聚科技(安徽)等6位股东共同持股。
股权穿透显示,蔚聚科技(安徽)由蔚来控股控股,安徽皖能丰禾聚变科技合伙企业大股东则是皖能资本,后者背靠安徽省国资委。再者,在安徽皖能丰禾聚变科技合伙企业股东系列中,安徽省产业转型升级基金、皖能股份、安徽省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均属安徽省国资委旗下。
作为另一出资人之一的合肥产投新能科技合伙企业,由合肥市国资委控股。由此,这家聚焦可控核变的公司来头不小,分别由安徽省级、合肥市级,两大国资平台加持,再加上产业资本蔚来的入股,使得这家公司一成立就成为焦点。
作为上市公司,皖能股份(000543)曾披露过相关投资。公告显示,聚变新能注册资本50亿元,由国资主导,蔚来系占股30%,技术上有中科院的科研能力作为加持。
在员工持股平台上,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所、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等均是持股人。《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所”是中国热核聚变研究的重要基地,目前建成了常规磁体托卡马克HT-6B、HT-6M。我国第一个圆截面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合肥超环”(HT-7),以及世界上第一个非圆截面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东方超环”(EAST)等,均是核聚变的重要科研设施。
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亦是在研究领域,保持国际领先水平。“目前,该院主要强化了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能源研究的方向,旨在解决国家能源领域的‘卡脖子’问题。”一位投资人称。
对于可控核聚变这一国家战略,上述投资人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中石油的投资,看似跨度很大,其实是央企投资国家重点战略的一步,也是作为耐心资本,对核聚变领域的支持。”
合肥,一支“核聚变”力量正在崛起
自高温超导技术发展,为实现小型化聚变堆提供了可能之后,整个核聚变赛道热度升温。《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在2023年,不仅蔚来投资了中石油最新入股的初创公司——聚变新能;微软也与核聚变公司Helion Energy达成购电协议,将从后者首座核聚变发电站购买电力。
与此同时,核聚变赛道中,迎来了投资新贵——米哈游。2023年4月,能量奇点宣布已完成近4亿元Pre-A轮融资,米哈游参投,蔚来资本也现身其中。
一位硬科技领域投资人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由于技术的发展,降低了装置整体成本,进而加快核聚变研发迭代的速度。“目前,核聚变领域的私人投资额呈现显著增长态势,2022年接近30亿美元;2023年4月,全球可控核聚变行业所获得的总投资额达到62.1亿美元,其中59.4亿美元来自私人投资,与同期相比增加了14亿美元……这反映出资本市场对核聚变技术的信心。”
在核聚变赛道中,合肥已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尤其是辖区内,合肥拥有一系列‘核聚变’研究重要的设施,包括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它是国家‘九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一位科研人士称。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官网显示,位于合肥的“东方超环”(EAST),是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装置,自2006年运行以来,EAST装置已经10余次创造等离子体运行的世界纪录。
就合肥而言,由于EAST装置的落地,合肥在核聚变项目上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上述投资人表示,例如“夸父”项目,即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是国家“十三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预计将于2025年底建成。
在产业链发展上,该位投资人也表示,合肥正通过建立“聚变产业联盟”,联合多家单位加快聚变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布局聚变能源装备、零部件、后市场全产业链。
位于合肥高新区的联创光电(600363),涉足高温超导磁体研发,该研发与核聚变技术发展紧密相关,是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国光电气(688776)也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参与合肥核聚变项目,即研制托卡马克装置的第一壁板以及偏滤器,为核聚变装置提供关键设备;再者,安泰科技(000969)也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提供关键的全钨复合部件。
在此背景下,合肥发展核聚变具有先发优势。目前,合肥已成为全球核聚变领域大科学装置集中地,包括合肥超环HT-7、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AST、EAST辅助加热系统、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国际交流上,第十届EAST国际顾问委员会会议也在合肥举办,会上从实验运行、物理研究、装置升级、中长期计划、国际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交流。
在人才培养上,合肥也有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团队,比如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专家团队等。聚变新能副总经理刘志宏曾表示,实现商业化,是聚变新能的目标。
“公司已开启‘科研院所+商业公司’的伙伴模式,该模式不仅能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在聚变研发领域的技术积淀,还能调动商业公司灵活高效的商业运作机制,和研发投入的资金优势。”刘志宏称,下一步,加速变聚变成果转化和产业集聚发展,是聚变新能商业化的进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