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1月7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关于汽车数据处理4项安全要求检测情况的通报(第二批)》; ②重庆长安、上汽、比亚迪、奇瑞、吉利、长城、蔚来、小鹏、一汽-大众等9家企业的139款车型符合汽车数据安全4项合规要求。
《科创板日报》7月2日讯(记者 余佳欣) 钠离子电池大规模运用进展提速。继首个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于今年5月广西南宁投运后,大唐湖北100兆瓦/200兆瓦时钠离子新型储能电站科技创新示范项目一期工程近日建成投运,投产规模50兆瓦/100兆瓦时,项目所用的钠离子电芯由中科海钠提供。
中科海钠官微称,这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钠离子电池储能项目,标志着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商业化运行进入了新的阶段。
“百兆瓦时这个级别就是钠电规模化应用的重要里程碑。”中科海钠CEO唐堃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
唐堃进一步提到,“我们主要面向两个市场,一个是储能;一个是中短途电动车。我们已经在江淮花仙子车上示范过了,出现在工信部新能源车目录里。”
对于此次项目投运,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秘书长刘勇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该项目投运将有力推动钠离子电池技术在新型储能工程化应用方面做出积极探索和运行验证。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我国钠离子电池技术在全球的研发优势、集成创新优势以及示范性工程化应用优势,进一步彰显我国钠离子电池技术走在了世界前列。
▍钠电领域产业化进程加速
“随着锂价下跌,当前钠离子电池在成本上仍未有明显优势,而大规模运用是其成本下降的关键。随着规模量产落地,钠离子电池产业发展有望复制锂离子电池的高速发展路径,这对于行业发展有重要意义。”有新能源行业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
近期,除中科海钠此次参与电站投运外,亦有多家钠电企业集中公布业务进展情况。
其中,今年6月30日,四川省自贡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珈钠10万吨/年钠电正极材料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期)竣工,项目一期投资约5亿元。
近日,众钠能源亦公布,其全资子公司镇江里钠顺利向包括派能科技在内的数家战略合作电芯企业交付批量正极材料。
今年6月12日,雄韬股份参股公司盘古新能源在无锡举办全国首条钠离子电池柔性量产线投产仪式。据悉,该生产线主要聚焦钠离子圆柱电芯32140和软包电芯的开发应用,全面投产后,预计圆柱电芯将实现2.5万颗/天、软包电芯实现90万片/年的产能。
除储能场景外,钠电行业亦涉及多类场景。在盘古新能源投产仪式现场,该公司与欧派电动车签署“10000辆钠离子电池电动二轮车项目”;在光伏领域,盘古新能源与国网无锡综合能源服务公司、极电光能、华晟光伏、广州AI研究院、萨科特新能源达成战略合作等。
盘古新能源创始人胡明祥昨日(7月1日)表示,今年下半年,该公司钠电产业化将全面推进,产销联动将进入正向循环。
除业务进展外,钠电领域相关行业标准亦在推进中。
今年6月12日-14日,第三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上,深圳为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公司成为第四批钠离子电池测评通过单位,山西华钠芯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6家公司成为首批钠离子电池循环寿命测评参与单位。
▍业内人士:钠电领域尚处于产业化早期
“由于目前没有形成产业规模,钠离子电池成本优势尚未在市场中得以体现。特别是在2023年碳酸锂、氢氧化锂价格猛跌的情况下,锂离子成本快速下降,使得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度不及预期,对钠离子的发展前景带来一定的挑战。”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秘书长刘勇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
但从当前企业布局来看,相关企业并未因锂价下跌而放弃发展钠离子电池。根据CNESA全球储能数据库的不完全统计,2024年1-5月,钠离子电池(包括电芯、电池PACK)产能规划建设超过70GWh,总投资额超300亿元。
有业内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这主要在于企业一方面想获得“先发优势”,另一方面在业务上实现“自主可控”。同时,钠离子本身的优势亦受到青睐。据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胡勇胜介绍,钠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与锂离子电池相似,生产工艺类同,产业线转换成本相对较低,可推动实现大规模风电、光伏发电的经济并网。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秘书长刘勇亦提到,未来,随着钠离子电池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下降,以及考虑资源的安全保障,钠离子电池有望在储能市场与锂离子电池优势互补。
需要注意的是,多位业内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当前钠电领域仍处于产业化早期,其技术路线和市场定位未明确,产业链亦有待进一步完善。
其中,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秘书长刘勇分析表示,钠离子电池短期内难以突破能量密度低、循环寿命短等问题。“因此,第一阶段适宜以续航里程较短、价格门槛更低的纯电动微型车或小型车为主要方向。针对钠离子电池充电速度快、安全性高、低温性能好的特点,可以充分开发其在低成本需求、高安全性要求、寒冷地区的应用市场。储能领域,可先在工商业储能、分布式储能或备用储能等领域进行小规模电池系统的配置,进行示范应用,待电池循环性能进一步突破且成本下降至预期水平后可实现储能领域的规模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