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苹果公司第四财季营收949.3亿美元,iPhone收入为462.22亿美元;大中华区营收150.33亿美元,略低于分析师预期。 ②京东七鲜回应融合后启动价格战。
财联社|新消费日报7月2日讯(研究员 梁又匀),近日,有媒体报道显示,京喜正在团队扩招,至今年年末团队规模将由当前的200多人扩展到800多人。据悉,负责京喜自营业务转型的是祁婷,历任京东超市B端业务负责人、消费品事业部采销总经理、大快消事业群用户体验升级总经理等职位,是跟随京东平台一路成长起来的老员工。
实际上,京东在6月初618开启前,除了“9.9元秒杀”外,还针对低价商品上线了由京东供应链、运营后台一手把控的“京喜自营”模式。
京喜自营官方微博此前曾宣布,京喜自营由原京喜品牌升级而来,采用全托管模式,利用京东供应链的优势,不断整合优质供应商资源,致力于将工厂白牌产品带给消费者。同时,京喜自营还提出了“采销严选、工厂直供、1件包邮、官方服务”的口号。
京东平台以自营模式起家,并成功塑造出“京东自营”、“京东京造”两大知名自营经营模式。本次的“京喜自营”有何不同?
差别或许在于“低价”和“白牌”两大新逻辑的引入,有助于京东构建新的下沉消费标签。
据新消费日报了解,此前的“京东自营”模式是平台采购正品品牌产品,并通过自身平台渠道对外销售;“京东京造”则是与品牌代工厂合作研发生产产品,最后赋予“京东京造”这一品牌名。
而本次的“京喜自营”彻底弱化了品牌名称的概念,即有品类无品牌,由京东供应链整合全国多地小商品工厂货源统一运营销售。
目前,京喜自营产品主要为10元以内的家居日用、个护清洁、生鲜食品、饰品服饰产品,以及部分50元以内的数码小家电。同时,京喜自营销售主的要阵地在京东特价版(原京喜特价)APP,该APP是京东旗下面向下沉市场、主打低价策略的购物平台。在京东APP中,京喜自营以“官方自营店铺”形式运营。
不难发现,京喜自营当前的运作模式与淘宝旗下“淘工厂”十分相似。双方均关注低价小商品,瞄准全国产业带工厂提供平台托管运营服务,白牌商品是其最大的特征。
差别在于,淘工厂是由淘宝面向B端商家运营托管服务发展而来,其“半托管”模式下,工厂负责人可以选择让平台负责部分电商供应链运作,自身仍要参与电商其他运营。淘宝主要赚取运营服务费以及其他交易抽成。
而京喜自营更接近于京东原有的自营逻辑,平台将供应链全面接入工厂,“全托管”模式下承包除了生产外的多数工作,包括物流、平台运营、营销等。京东赚取的是供应链当中的成本和效率优势带来的工厂价与零售价差。
市场对于京东尝试产业带工厂“全托管”的态度略有分歧。有评论认为,从托管工厂供应链切入,有助于京东提升对低价商品的掌控能力、压缩成本,随着入驻工厂增加有望与拼多多、淘宝的低价商品正面竞争,是京东抢占下沉市场的重要抓手。
但也有反对声音表示,京东“全托管”模式或许将导致平台负担过重,在低价商品上的大量投入反而容易得不偿失,低毛利较难覆盖成本,不如“半托管”或是给第三方低价商家入驻提供更多资源倾斜来得高效。
在618战报中,京东也披露了部分低价商品、产业带商家的销售情况。
在升级“京喜自营”当天,京东618大促销售数据显示,通过京东9.9包邮频道参与京东618的商家数同比增长超10倍,其中有近万家来自义乌、广州、泉州等产业带。其中京喜自营订单超100万,诞生万单爆品14个。
截至618大促结束,京喜自营订单量环比增长260%,超千万用户下单了2元包邮商品。纸品、文具、收纳、食品、防晒、T恤等品类均超过4倍增长,超500款商品过万单,义乌等产业带增长超15倍并持续突破。
目前来看,618大促的表现或许让京东内部下决心继续低价、白牌模式做增量。
出于对未来低价消费趋势的判断,京东集团内部对于京喜的转型也十分重视。报道显示,早在2023年11月就将祁婷调职负责调整京喜运营,相关工作直接向京东集团CEO许冉汇报。
从百亿补贴、9.9包邮再到京喜自营,京东的低价策略正在努力覆盖更低、更下沉的消费需求市场。从618大促数据反馈来看,相较于京东并不擅长的直播电商,“卷低价”似乎成为了平台当前为数不多可以期待的新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