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
盟维科技CEO周莉莎:锂金属电池将优先在无人机、eVTOL等低空场景被应用|连线创始人
科创板日报记者 余佳欣
2024-06-28 星期五
原创
①周莉莎表示,电池能量密度到400-500Wh/kg,eVTOL才能真正具备可使用性,而锂金属电池能够大幅提升eVTOL的续航时间;
②周莉莎提到,目前固态电池仍是一个商业上的概念,技术层面上没有一个本质的变化,其在科学层面上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连线创始人/CEO
关注创新创业型企业,以企业创始人/CEO的访谈为一手信源,让成长中的创业公司走入公众和市场视野,并发掘最新技术和产业趋势。
关注

▍个人介绍

周莉莎,盟维科技联合创始人、CEO。清华大学MBA工商管理硕士,中国地质大学化学硕士,曾就职中国科学院国际实验室,参与科技部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等国家重大科技计划。

▍第一标签

锂金属电池赛道先行者

▍公司简介

盟维科技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科技创新公司,聚焦安全高比能锂金属电池材料和制造技术开发,致力为全球无人机、电动通用航空、电动汽车等领域客户提供具有竞争力的锂金属电池产品和高能动力电源解决方案。

《科创板日报》6月28日讯(记者 余佳欣)在原材料价格波动和行业产能结构性过剩的大背景下,动力电池产业进入变革期,技术创新成为企业破局关键。其中,现有电池体系的材料创新成为重点突破方向。

安徽盟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盟维科技),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科技创新公司,聚焦安全高比能锂金属电池材料和制造技术开发,为全球无人机、电动通用航空、电动汽车等领域客户提供锂金属电池产品和高能动力电源解决方案。

作为锂金属电池赛道的先行者,盟维科技联合创始人、CEO周莉莎向我们分享了这家企业的成长之路。

▍锂金属电池或优先在低空场景被应用

所谓锂金属电池,指的是一种使用金属锂作为负极材料的电池。相比于以石墨负极材料和硅碳/硅氧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来说,其具有高能量密度特征。

材料本征性上,金属锂具有最高的满电状态理论比容量(3860mAh/g),以及最低的电化学电位(-3.04V vs. SHE),这些理想的负极性质都有利于电池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技术终局性上,锂金属先天含有锂离子,未来还可搭配硫、空气等不含锂离子的高比容量正极材料。

因此,锂金属电池也被称为动力电池领域的“荆棘圣杯”。周莉莎在多个公开场合表示,“锂金属电池是高比能动力电池的终极解决方案。”

由于其高能特性,我们认为锂金属电池会优先在无人机、eVTOL这样一些低空场景去得到应用。”据介绍,盟维科技自2018年成立以来,研发了以金属锂为负极的高能量密度电池,已批量交付500Wh/kg锂金属电池。

据了解,盟维科技团队中一半以上为研发人员。其核心团队自2008年起就对锂硫电池和纳米材料做过深度研究,对锂枝晶生长机理观测、电池循环寿命验证和突破等积累了大量经验。其创始人张跃钢是纳米材料领域著名科学家。

自盟维科技成立以来,该公司自主研发了超凝聚电解液,结合锂负极保护技术,可有效抑制锂枝晶的生长,解决了锂金属电池应用安全及副反应消耗问题。

产品交付方面,2019年,盟维科技向电动航空客户交付了420Wh/kg锂金属电池产品,2022年交付的产品能量密度已超500Wh/kg,产品已在平流层无人机、行业无人机、eVTOL飞行器等电动航空领域得到应用验证。

产能方面,2022年,盟维科技通过首创锂金属电池自动化制造线的落地,配合全自研的锂金属软包电池自动化生产技术及核心设备,实现了锂金属电池自动化批量生产。其于2023年完成了首创锂金属自动制造线全线系统智能升级,既可完成整个电芯的数据监测和记录,也能进行远程设备控制,积极促进海内外客户的产品交付。

谈到公司业务布局上的调整,周莉莎表示,“这几年随着工业无人机应用场景增加,包括巡检、物流救援等,目前工业无人机客户订单占比已达到一半。”在载人新能源航空器电池研制方面,今年5月18日,盟维科技与零重力达成了战略合作,将针对零重力RX1E-A电动固定翼飞机及其他几款eVTOL机型的电池展开定制化开发,目前合作正有序推进中。

在周莉莎看来,目前eVTOL企业演示飞行时间区间在10-20分钟,仍局限于旅游观光等场景,如果要真正用到城际交通场景,续航时间至少提到30-40分钟。这其中,能量密度是非常重要的指标。“目前一些eVTOL企业的动力方案仍旧是采用车用动力电池 ,这在城际交通场景上是远远不够的,基本要到400-500Wh/kg的能量密度,eVTOL才能真正具备可使用性。而锂金属电池在能量密度上具有突出优势,能够大幅提升eVTOL的续航时间,这也是国内外一些头部eVTOL企业选择与我们合作共研的重要原因。

海外市场方面,周莉莎介绍到,目前,盟维科技的海外客户订单主要集中在欧美,也包括日本等。“我们与欧洲一些电动航空领域头部公司都建立了合作关系,出于深化合作的需要,我们确立了出海的战略。目前在国内,合肥主要是公司的研发制造基地,之后我们总部营销中心和外部产线布局也会在今年陆续启动。”

▍推进航空高比能电池产业化

去年10月,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印发《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其中提出要突破高能量密度锂电池、高比功率氢燃料电池、高效率电推进系统等关键技术。满足电动航空器使用需求和适航要求的400Wh/kg级航空锂电池产品投入量产,500Wh/kg级产品小规模验证。

航空电池产业化的特殊之处在于,整个过程需要经历测试、验证导入、试飞等环节,同时除了技术的卡点,还包括适航要求和标准、空域开放,飞行许可证等一系列问题要去攻克。

周莉莎提到,盟维科技在去年就已经开始启动航空可充电动力锂金属电池技术规范的团体标准制订工作,目前团体标准已进入公开征求意见阶段,等发布后也会进一步推动锂金属电池行业的标准化。

另一方面,电池的应用安全也是产业化的关键。据了解,锂金属的活性非常高,锂枝晶的生长为产品开发带来很高的挑战,这也是锂金属在比较长的时间内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的主要原因之一。

“安全是我们在做锂金属电池集中要去解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需要在实际应用场景中逐步验证和解决。”据周莉莎介绍,盟维自主研发了新型阻燃电解液技术,有效抑制了锂枝晶的生长。值得一提的是,在严苛的针刺模拟短路的过程中,锂金属电池依然可以保持稳定的安全性。

当前,固态电池持续受到关注,其被业内认为具有高安全等特征。周莉莎提到,固态电池的提出最早是为了解决锂金属锂枝晶的生长问题。不过,她也提到,目前固态电解质材料仍不成熟,导致固态电解质和锂金属电池体系结合后,锂枝晶的生长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同时因为其本身界面阻抗、离子电导率等问题,在科学层面上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所以在产业层面上没有那么快

对于航空高比能电池的产业化,周莉莎有着十分清晰的实现路径:“对于盟维来说,前期我们已经解决了能量密度、应用安全、可制造性,在平流层无人机和行业无人机领域已得到实际应用,下一步将重点提升循环性能。”她预计:“从产品层面满足eVTOL这样的新型电动航空器应用需求的话,在未来两年可以看到一些明显的进展,也会有一些装机及场景的应用。”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新闻
抄底成功
相关企业家
联系Ta
联系企业家
为保护双方个人信息请联系您的专属助理进行接洽
我再想想
点击复制
复制成功,请去微信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