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激发创投活力!国家发改委、证监会等四部门重磅发声
Play
语音播报
00:00
/
00:00
00:00
①今日下午,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对日前出台的国新办“创投十七条”进行详细介绍。
                ②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政策措施》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五句话,即培育创投主体,拓宽资金来源,加强引导扶持,健全退出机制和优化市场环境。

《科创板日报》6月26日讯(记者 敖瑾)今日(6月26日)下午,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对日前出台的国新办“创投十七条”,即《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进行了情况介绍。国家发改委、证监会等4部门有关负责人出席了该会议,并对媒体提问做出了回答。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创投十七条”是继2016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国家层面出台的又一部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政策文件,它“对完善创业投资‘募投管退’全链条政策环境和管理制度,支持创业投资做大做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春临称,在起草政策的过程中,会同相关部门多次召开了创投机构和科技型企业的座谈会,听取市场各参与主体及相关部门对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都已经反映到了出台的《政策措施》。”

李春临表示注意到了社会各界对相关措施落地执行充满期待,“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方面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还要出台配套的措施,看得准的就尽快出台,需要试点的,在适当范围也要扩大试点范围,形成支持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的政策体系,并加强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监测,形成工作闭环,以务实有效的措施稳定市场预期,激发创投市场的活力。”

五句话概括《政策措施》

李春临表示,《政策措施》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五句话,即“培育创投主体,拓宽资金来源,加强引导扶持,健全退出机制和优化市场环境。”

培育创投主体,主要是加快培育一批高质量的创业投资机构,支持专业性创业投资机构的发展,发挥政府出资的创业投资基金作用,落实和完善国资创业投资的管理制度。

拓宽资金来源,主要是鼓励长期资金投向创业投资,支持资金、资产管理机构,加大对创业投资的投入,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直接股权投资的试点范围,丰富创业投资基金的产品种类和类型。

加强引导扶持,主要是建立创业投资与创新创业项目对接机制,实施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持续落实落细创业投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实施符合创业投资基金特点的差异化监管,有序扩大创业投资的对外开放。

健全退出机制,主要是拓宽创业投资退出渠道,优化创业投资基金的退出政策。

优化市场环境,主要是建立创业投资新出台重大政策会商机制,让各部门、各地方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有利于创投行业长远发展的好政策要尽快出台,审慎出台收缩性抑制性的举措,更多释放政策红利,以实实在在的政策利好稳定市场预期,激活创投市场。

李春临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各有关部门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细,扎实做好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这篇大文章,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

率先将国资和政府投资基金培育为耐心资本

《政策措施》涉及创投行业“募投管退”全链条,在回答媒体提问的过程中,上述4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也围绕每个环节的具体措施给出了相应的回答。

对于投资端当前存在的“投不出”的问题,李春临表示,《政策措施》已明确,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建立创业投资与创新创业项目的对接机制。“国务院相关部委都参与到这项机制,为广大创投机构提供一批优质的符合国家发展方向的和战略导向的好项目。”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该对接机制引发了不少一级市场投资人士的关注,尤其是对符合国家发展方向和战略导向的好项目的定义。

在募资端,保险资金进入创业投资领域的相关政策引发关注。金融监管总局政策研究司司长李明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目前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在监管政策层面上是畅通的,部分保险公司前期投资的国家集成电路大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都是保险资金进入到科技创新领域的重要体现。

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持续优化保险资金运用的规则,研究提高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集中度的比例上限,更好引导保险资金和相关资管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创业投资基金的配置力度,积极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

针对国有资本在创业投资市场上不断增加的活跃度,国务院国资委资本运营与收益管理局局长王海琳表示,截至目前,中央企业共管理了126只创投基金,认缴规模529亿元,已投资金额313亿元,主要投向了先进制造、能源、电子信息等领域,在推动科技攻关、加大科研投入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下一步,国资委将立足自身职责定位,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同,在放宽规模限制、提高出资比例、注重整体业绩和长期回报考核,明确尽职免责容错条件等方面,给予中央企业创投基金更大支持。同时,我们也将指导中央企业用足用好现行相关政策,聚焦主责主业,结合自身优势和条件,利用创业投资基金加大对行业科技领军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的投资力度,鼓励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发挥长期耐心资本作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助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李春临表示,耐心资本的培育,对于促进我国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可以说是至关重要。而对于耐心资本应该如何培育、发展壮大的问题,“除了充分尊重市场规律以外,政府这只有形的手也可以发挥一些重要的作用,引导各类资本摒弃急功近利、快进快出、挣快钱的浮躁心态,坚持做长期投资、做战略投资、做价值投资、做责任投资。”

李春临进一步表示,《政策措施》提出,聚焦基金考核、容错免责机制、绩效评价机制等体制机制的关键环节,率先将国资和政府投资基金培育为耐心资本,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这里边涉及到投资十个项目,要有损失了怎么办?涉及投资基金的期限和创业投资的项目,即项目从种子期、天使期到它真正的变成庞然大物、独角兽的期限和创业投资的基金期限错配了怎么办?这些都有一些安排。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多措并举,增强创业投资机构筹集长期稳定资金的能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服务实体经济提供长期稳定的耐心资本。”

多层次优化退出机制

当前在LP中占比较大的国资/政府基金集中到期,再加上上市收紧的现状,让退出环节成为了各市场主体关注的重点。中国证监会市场监管二司司长吴萌表示,近年来,证监会也高度重视这一问题,不断地在深化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开放,努力为缓解退出难提供良好的基础。

首先是优化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功能和机制。今年以来,证监会先后发布了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16项措施和深化科创板改革八条措施,为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硬科技企业,建立和健全股权融资以及并购重组的“绿色通道”。同时,也积极完善并购重组支持政策,比如提高并购重组的估值包容性,丰富并购重组的支付工具,鼓励并购基金更好发挥作用。

“同时,也注重发挥私募股权创投基金股份减持和投资期限‘反向挂钩’机制的作用。到今年一季度末,已累计办理‘反向挂钩’的申请超过2000单。”

第二个方面是多措并举,拓宽多元化的推出渠道。比如证监会已经在开展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实物分配股票的试点,允许将持有的上市公司的股票通过非交易过户的方式向投资者进行分配,这样既丰富了退出的渠道,同时也有利于缓解对市场的冲击。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证监会于2022年7月就启动了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向投资者实物分配股票试点工作,即GP可以与LP约定,将私募股权基金持有的上市公司IPO前的股份,通过非交易过户方式向LP进行分配。此前,限售股解禁后,主流的收益分配方式是GP集中减持股票后向LP进行现金分配。

有投资人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该举措的实施将有效调和LP与GP长久以来关于退出存在的矛盾和分歧,并降低LP投资涉及的税收成本。但其亦表示,若这种实物分配股票方式被大规模使用,可能造成被投企业股权分散的问题,以及增加GP管理和沟通方面的负担。

“LP随时想退就退,这就非常考验GP负责投资者关系的岗位,因为这里面涉及到大量的沟通。另一方面,投资机构的收益包括固定管理费和超额收益两部分,股权实物分配给了LP,后续的Carry到底要怎么计算,也是需要在实际操作中解决的问题。”

吴萌进一步表示,证监会先后在七个地方,包括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宁波、江苏、安徽的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私募基金的份额转让试点工作,目前已经完成私募份额转让232亿元。私募份额的质押融资316亿元,“这项试点工作也将会有利于支持二手份额转让基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S基金的进一步发展。”

有一级市场人士对《科创板日报》表示,私募基金份额交易市场目前在国内的规模仍不算太大,尤其是和海外成熟市场相比,而这主要是因为底层资产信息公开度不够、估值定价困难、专业服务商缺乏、交易金额大以及买方少等诸多问题综合影响所致,相关的试点工作则有利于这一市场进一步走向成熟和完善。

《科创板日报》记者从较早获批私募基金份额转让试点的上海股交中心处了解到,自2021年11月获批试点以来,该中心目前已进入到第三个发展阶段,“即全力提升服务能力,从专一围绕S交易走向服务私募创投机构的全面退出,提供转板上市退出、央国企链主企业并购退出、实物分配退出、减资清算退出、S交易退出等一揽子综合性退出服务方案。”

有一级市场业内人士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从本次吹风会上,4部门相关负责人提及的都是当前创投领域各市场参与方都关注的重点问题,而其中提到的相关举措,事实上也是有关部委较早前就已经开始落实推动的,“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发改委、证监会等部门对创业投资领域长期以来的关注。创投行业一头是资金,一头是项目,资金有避险的特征,项目退出有市场机制,通过相关政策措施重点支持创投发展,肯定有正面影响,而要真正实现行业健康持续发展,政策引领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同步的大经济周期好转也至关重要。”

创投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