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今年红利基金成立数量已超去年全年,首募规模超百亿,年内收益最高达23%
①今年共有35只红利主题基金成立,数量超去年全年,发行总规模超百亿;
                ②9只红利主题基金今年以来收益超15%,工银红利优享混合A的今年以来收益高达23.19%;
                ③业内人士指出,专注高分红、高股息资产的红利投资,未来或还将受到青睐。

财联社6月26日讯(记者 李迪)震荡市下,红利基金因其防御属性吸引了大量市场关注。今年,红利主题基金的成立数量已超去年全年,首募总规模超百亿。

多只红利主题基金的收益也相对亮眼。截至6月25日,9只红利主题基金今年以来收益超15%,其中,工银红利优享混合A的今年以来收益高达23.19%。

不过,市场的热情也引发了一些担忧,有声音担忧红利基金是否能够持续创造稳健的收益。对此,多位业内人士指出,长期来看,红利主题基金仍具有吸引力和投资价值,但投资者还需关注一些投资陷阱,且注意不要将资产过度集中于单一策略。

今年成立红利基金数量已超去年全年,首募规模超百亿

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6月25日,今年以来,共有35只红利主题基金今年成立,成立数量已经远超去年全年的16只。

从首募规模来看,上述今年成立的35只红利主题基金的发行规模达115.21亿元。而去年成立的16只红利基金的发行总规模仅为64.04亿元。

不过,从平均首募规模来看,今年以来成立的发起式基金平均首募规模为3.29亿元,小于去年的4.00亿元。这主要由于今年发行的红利基金中包含招商中证红利低波动100指数发起式、汇添富中证红利ETF发起式联接等12只发起式基金,这些基金的首募规模多数不足5000万。

对此,北京一中型公募市场部人士称,“由于发起式基金的成立门槛相对较低,所以,为抓住红利主题的投资机会,基金公司会选择通过发行发起式基金的方式来尽快成立产品并建仓。相关主题基金成立后,再通过持续营销扩张规模。”

此外,出于对红利主题的看好,还有多家公募机构在积极布局相关产品。目前还有银河中证红利低波动100指数、建信红利精选、中欧红利精选等红利主题基金正在发行。

红利基金为何规模数量双增?

红利基金为何在今年热度提升,并实现成立数量和首募总规模整体增长?对此,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这一方面由于市场波动下投资者更加谨慎,另一方面由于红利投资具有相对较强的防御属性。此外,国债收益率的持续下降凸显了高股息资产的“类债价值”,也使得高股息率的价值风格个股更受资金青睐。

华安基金指出,一方面,市场波动让许多投资者变得谨慎,更愿意追逐确定性。从企业层面来看,红利资产大多具有高盈利和低估值特征,安全边际较高。从收益表现来看,随着利率不断走低、市场波动加剧,以中证红利指数为例的红利投资,能作为“安全垫”,对冲投资者的持仓波动。

另一方面,央国企作为国家的经济支柱,契合国家战略方向,具有较高的市场潜力。红利投资兼顾了“中特估”与央国企的布局特征,有望在央国企估值系统性回升的背景下,获得相关概念的加持。

中欧基金刘勇认为,考虑到高股息率的上市公司大多盈利能力稳定、现金流充沛、估值较低,具备安全边际,因此红利策略拥有一定的防御属性,而红利主题的产品具有很强的防守性和逆周期性,其选择的企业一般市值较大、经营运作和分红均较为稳定。在弱市环境或10年国债收益率走低的资产荒情况下,红利策略对追求绝对收益的资金具备较强吸引力;同时在震荡市环境且市场缺乏明确主线的情况下提供防御属性,投资价值也随之受到市场关注。

国元证券认为,2021 年以来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下降,高票息固收资产规模收缩,存款利率下调,无风险利率有效回落,凸显了高股息资产的“类债价值”。2024 年以来,低风险偏好的险资等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高股息率的价值风格个股更受资金青睐。

华泰柏瑞基金指数投资部总监柳军指出,红利策略的强劲表现源于多重因素的交织影响,涵盖了长期趋势与短期波动的共同推动。

长期维度来看,当前市场利率处于下行趋势,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7日,今年以来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维持在2.3%-2.5%的低位区间,而权益市场的股息率在18-19年之后进入缓慢上升通道,当前A股红利策略指数的股息率约5%左右,部分甚至超6%,更有港股红利策略指数的股息率超过7%,吸引了具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且能承受权益市场波动的投资者发生“资金搬家”行为,进而提升了市场对红利策略以及红利类资产的关注度。

从短期视角来看,主要取决于当前的市场风格。权益市场可以大致分为价值股和成长股两大类别。成长股的价值主要取决于业绩增长速度和估值提升潜力两个维度,从这两个维度来看,目前驱动成长股抬升的要素或尚未成熟,尽管市场预期美国将采取降息政策,但实际降息动作至今尚未落地,持续高企的美元指数对成长股的估值产生了一定的压制。另外成长股的业绩增长通常需要在整体经济高速增长的环境下才能够实现突破,当前成长股缺乏明确的主线逻辑,面临业绩和估值的双重挑战。在板块快速轮动的市场环境下价值股因其相对稳定的业绩受到投资者的青睐,高分红板块多侧重于价值股概念,具有较高的业绩稳定性和业绩质量,同时现金流水平与收入水平较为匹配,成为投资者追求稳定分红的优选,红利策略因此受益。

红利基金年内收益最高达23%

据Wind数据,截至6月25日,成立于今年之前、有数据可查的红利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收益约为6.15%。

其中,截至6月25日,共有中欧红利优享混合A、富国红利混合A、中泰红利价值一年持有混合发起式等9只基金今年以来收益超15%。

值得注意的是,工银红利优享混合A、华安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ETF这两只基金的年内收益已超20%。

截至6月25日,工银红利优享混合今年以来收益达23.19%,其收益受益于对基础设施行业的投资。该基金的基金经理尤宏业在今年一季报中写道,“今年以来红利指数的相对收益较为显著,本基金因为主要投资于有红利属性的基础设施行业也获得了超额收益。”

华安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ETF为被动投资型基金,带动其获得显著收益。今年一季度末,该基金通过港股通交易机制投资的港股公允价值为1.21亿元,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为97.13%。

除净值增长外,红利基金还在通过分红来回馈持有人。Wind数据显示,市场上所有红利基金今年以来已经分红的金额达20.10亿元。

不过,随着红利主题基金的热度提升,市场上也有一些声音担忧红利赛道是否过于拥挤,未来是否能持续创造稳健收益?

而展望未来,对于红利主题基金的长周期投资价值,多位业内人士指出,红利主题基金在当前和未来市场中仍具有吸引力和投资价值,但投资者在投资时仍需注意单一红利策略的一些投资陷阱,且资产配置不应过度集中于某一策略或资产。

华安基金指出,伴随着海外打响降息第一枪、国内货币宽松进行时,专注高分红、高股息资产的红利投资,或许还会受到进一步青睐。

华夏基金认为,从宏观经济周期角度来看,在美债高位国内弱复苏的环境中红利资产的配置优势依旧凸显。当前A股景气度仍在磨底过程中,较为稳定的分红使得红利资产的分子端更具有确定性。就海外流动性而言,美债利率上行时新兴市场股价的波动增大,此时波动率较低且外资持仓较少的红利低波资产相对占优,历史数据同样表明红利低波相对万得全 A超额收益与 10 年美债利率周期呈现显著正向相关关系。美联储降息预期一推再推在短期内利好国内红利资产的表现。

中欧基金刘勇分析分子端国内经济基本面修复情况以及分母端无风险利率的改善情况后指出,目前红利策略占优或许没有结束,甚至红利策略将会成为近两年的主流投资话题。此外,他还认为,拉长时间维度来看,红利策略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重视分红收入,这为红利策略提供了更多发展机遇。

刘勇还提示风险称,高股息内部资产存在与传统发展模式挂钩及与地产链挂钩的公司与行业,投资时要特别注意公司利润和分红比例的可持续性,警惕“股息率陷阱”和“估值陷阱”,要注意个别周期性行业的计提减值风险或者需求侧疲弱的风险,预计将影响未来分红金额。

国元证券认为,近年来,国内部分行业投资增速放缓,企业资本开支收缩,A 股整体分红比例和分红数量都在提升。政策持续强化分红导向,新“国九条”强调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监管,高股息资产投资逻辑有望持续强化。

国元证券还提示,以红利指数为代表的单一红利策略还存在一些投资“陷阱”。第一,历史股息线性外推陷阱,以历史分红计算的高股息率不代表股息支付能力与可持续性。中证红利指数以过去三年连续分红且股息率居于前100作为筛选标准,对比指数成分股与实际全市场股息率前100的股票组合,可以明显看出通过历史股息率筛选出的企业并未持续在全市场中保持高股息。

第二,单一红利策略行业集中度高,难以兼顾高股息、稳定性与成长性。以中证红利指数的行业分布为例,其权重占比前四大行业分别为银行、煤炭、交通运输、钢铁,周期稳定相关行业占比超五成。第三,部分个股阶段性涨幅较大,部分红利指数一年调整一次频率过低,引入主动策略动态调整能显著提升策略收益。

公募基金动态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