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申万宏源2024策略会:新质生产力产业链投资机会挖掘
① 6月20日,申万宏源2024资本市场夏季策略会如期举办,围绕新质生产力探讨行业配置;
                ② 林丽梅认为,当前无论是外资还是一些长期资金,对中国资产的兴趣度正在提升;
                ③ 当前A股估值处于低位具有相对吸引力。

财联社6月25日讯(记者 郑仲芹)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作为今年市场的主旋律,新质生产力也离不开金融资源的支持。6月20日,申万宏源2024资本市场夏季策略会如期举行,现场热闹非凡,吸引了众多机构、个人投资者到场。

6月18日,陆家嘴论坛上,吴清主席就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发表了主旨演讲,重点阐述积极主动拥抱新质生产力、大力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坚持把保护投资者贯穿于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和监管执法全过程等三个重点问题。本次策略会主题为“迎接新质生产力的腾飞”,契合了当前市场关切。

会上,申万宏源研究行业比较首席分析师林丽梅针对2024年夏季的行业配置逻辑发表了“向‘新’而行,以‘质’致远”主题演讲。新质生产力行业包括哪些?有何特征和优势?如何配置新质生产力行业?上述问题在林丽梅的分析中都将得到解读。

针对行业配置思路,林丽梅剖析了五大要点,分别是行业政策、资金分析、市场交易特征、行业盈利、行业估值和配置:

要点一:高质量发展与新质生产力是2024年首要工作任务

在演讲中,林丽梅统计了自2007年起至今历年两会强调的年度首要工作目标,其中有14个年度首要任务都更强调“总量”,仅有3个年度落实在经济结构,2024年便是要加快新兴产业发展的“结构年”,她认为从资本市场过去的经验来看,政策对资本市场还是会有映射的。

在林丽梅看来,强调结构经济的2024年,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的产业链是非常清晰的,它们被划分为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和新兴产业(建链)。

短板产业补链:指的是制约我国工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和国产替代进口的上市公司,包括从零到一突破、国产率大幅提升和基本实现自主可控的三种情况。

优势产业延链:全球范围内,我国的优势产业集中在制造业(电子、家电、汽车、机械设备、化工和电力设备)。而在后地产周期之下,中国制造业全球化趋势不变,同时各国为平衡“效率与安全”,全球制造业回流使配套产业链的基建需求增加;另外,中国的优势产业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这些国家的人口规模和所处的发展阶段,为中国制造业的海外扩张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此外,A股公司海外收入占比还有提升空间。

传统产业升链:重点聚焦在先进设备更新、数字化转型和绿色装备推广,过去资源品及加工业(有色、石油、天然气、钢铁、煤炭)、运输设备(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相对较节制或是明显收缩,未来有设备更新的需求。

新兴产业建链:主要包括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低空经济、脑机接口、元宇宙等未来产业。重点关注低空经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这是典型的新兴行业处于导入期的三个链条,未来可能是万亿元以上级别的产业链的规模。

要点二:市场缩量,但外资结构性增配与AH股公司回购意愿增强

“从各个行业的资金状况来看,有比过去更好的现象出现。”林丽梅说道。

她认为,当前无论是外资还是一些长期资金,对中国资产的兴趣度正在提升。市场表现为无论是南向资金还是公司回购明显增加;外资方面,无论QFII还是北向资金,在经历下滑之后,也开始边际回升。从外资的配置比例或是增购领域来看,较多集中在红利和出海相关的行业;对白酒、医药、光伏、计算机这一类有所减仓。

此外,A股自身的资金状况也比较积极。从申万宏源研究报告数据来看,2024年上半年A股回购金额为4326.7亿元,有望接近2023年全年的5172.2亿元水平。上市公司的回购情况更偏向中国一些比较有优势的领域,如家电、轻工、钢铁,还有医药和新能源的一些细分的领域也出现了产业资本的明显回购现象。

要点三:沪深300股息率仍高于无风险利率

提到当前的行业估值,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14日,沪深300股息率为3.45%,高于同期十年期国债收益率(2.26%)和4月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2.6%),也高于当前3年和5年期定存利率(分别为1.3%和3.0%)。在此背景下,林丽梅认为当前A股估值处于低位具有相对吸引力。

另外,林丽梅分享,目前股息率较高的行业有银行、煤炭、石油石化、航运港口、通信服务、 能源金属、非金属材料、广告营销、炼化及贸易、水泥、服装家纺;当前PE和PB均处于历史20%分位以下行业:银行、电力设备、交运、纺服、建筑、环保、中药、医疗服务等。

要点四:红利、人工智能和出海等低位强势股是中长期投资策略

针对下半年的行业配置,林丽梅强调重点依然是与新质生产力有关并仍在导入期的领域,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和低空。

从短周期的角度来看,包括一些股息率较高的银行、煤炭、石油、海运、基本金属。除此以外,出海领域的细分行业,包括汽车、家庭机械。

从两至三年的中长久期来看,市场低位的强势股或许能帮大家筛选出来比较好的一些细分链条,目前总结下来就是红利、出海以及人工智能。

值得一提的是,申万宏源研究在今年3月15日发布的《市场低位时强势股对后续行业配置的指示意义》一文中说明了市场低位强势股是中长期投资策略的内在逻辑,市场会选择出未来几年高景气度的产业。

例如,过去几年被市场选出的行业,2005年6月998点的消费品;2012年12月1949点时的地产链和4G信息设备;2013年6月949点时的互联网和医药;2016年1月2638点时的新能源;2019年1月2441点时的猪产业;2022年4月2863点时的煤炭、中药和银行以及2024年2月2635点时的央企红利、出海、人工智能。

要点五:科技硬件供需格局明显优化

另外,从行业盈利的角度看,林丽梅认为科技硬件的供需格局明显优化,供给收缩,需求改善。重视电子行业,消费电子、光学光电子、计算机设备、元件、半导体等。

具体来看,科技中观销量如存储、光电子、消费电子、半导体均在复苏;周期品2季报展望如海运、工业金属、贵金属、公用事业持续改善,煤炭、造纸环比变好;消费品价格如鹅绒持续上行,猪肉环比改善、白酒仍下行;消费品中观销量方面,家电家具出口持续高增、快递化妆品内需增长不错;先进制造业中观价格和销量方面,新能源价格继续下行;汽车及零配件、机器人和工程机械销量良好;金融地产中观方面,地产阴跌,银行券商环比下行,但保险保费收入环比持续上行。

券商策略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