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年内分析师人数已达5506名,研究需求增长推动研究所人才布局; ②券商分析师人数通常与分仓佣金成正比,头部券商虽在人数上占优,但中小券商研究实力也不容小觑; ③行业变革背景下,探索多元化服务、数字化转型、成立产业研究院等成为券商研究业务转型新定位。
财联社6月26日讯(特邀记者 陈俊兰)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资券商的国际化布局已进行了30多年,香港因其背靠大陆的优越地理位置和链接全球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成为中资券商“走出去”的首选之路。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已有超过30家中国内地证券公司在香港设立国际业务子公司,占内地证券公司总数的三分之一。然而,在港的中资券商“马太效应”的属性更加明显,行业呈现头部集中度加强的趋势。
分化效应体现在,一些券商在港业务得以发展,也有少数券商无奈对香港业务进行收缩,其中就包括近日西南证券出售全资子公司西证国际74.10%股份,较早的案例还包括海通国际的无奈退市。
一家被出售,一家退市
6月21日晚间,西南证券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西证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证国际投资)拟以合计8966.27万港元向买方转让其持有的西证国际证券74.10%股份。
图为西南证券公告
3月19日,西证国际证券披露,因业绩不佳,公司股票于3月4日在港交所继续停牌,继续停牌,或有退市风险。截至3月1日收盘,西证国际的股价为每股0.030港元。
早在,2023年9月17日,西南证券曾发布公告表示,西证国际证券因未能维持足够营运水平及拥有相当价值的资产保证其股份继续上市,被港交所停牌。后续,西证国际证券向港交所申请复核,接受聆讯,两个月后联交所维持决定不变,12月西证国际证券二次申请复核,但局面仍未扭转。
西证国际证券前身为敦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于2002年1月在港交所主板上市。2015年1月,敦沛金融被西证国际投资成功收购,同年4月,正式更名为西证国际证券。在收购时,其业绩就处于亏损状态,在收购完成后,亏损局面并未得到扭转。
西证国际证券财务报表的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净利连续六年亏损,累计8.84亿元。西南证券收购西证国际证券意在打开国际市场,不过,西南证券完成收购后,非但未能从中获得良好的效益,反而被西证国际证券拖累。业绩的持续亏损或为西南证券出售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西证国际投资近年来一直想转让持有的西证国际证券的全部股票。西证国际投资在2022年底就已经与潜在买方订立谅解备忘录,拟“出售”全部股权。但双方在2023年多次变更备忘录,到今年1月排他期届满,双方都未签订正式的买卖协议。直至今年6月21日,买家现身。
除西证国际证券外,此前,在港上市14年一度被视为中资券商赴港发展“领头羊”和“港股IPO之王”的海通国际,因受境外金融资产估值下降幅度较大以及利息成本增加等多方面因素影响,1月11日正式从港交所退市。
中资在港券商业绩表现分化
2023年由于香港市场交投和发行均表现不及预期,恒生指数下跌13.84%,IPO规模同比收缩超50%,受地缘政治、美联储加息影响,使中资券商在港的表现也有所分化。
根据2023年已披露在港中资券商业绩的数据显示,2023年,华泰国际、中信证券国际、中金国际依旧为中资券商国际业务前三名,三家的国际业务均在2023年创收超百亿,营业收入分别129.31亿元、113.49亿元和105.94亿元。其次分别是国泰君安国际(29.16亿元)、银河国际(20.06亿元)、招证国际(9.07亿元)、兴证(香港)金控(6.83亿元)、申万宏源国际(5.41亿元)、中信建投国际(5.39亿元)。
从营收增幅来看,招证国际、中信建投国际、申万宏源国际等公司2023年海外收入较上年有所增长,且增幅很可观。部分中小券商在前期低基数的基础上,2023年营业收入获得较大增幅。如国联证券国际在2023年国际业务中收获了0.28亿元的营业收入,与去年0.01亿元的收入相比,增幅达2700.00%,长江证券国际增幅为2400.00%、华安证券(香港)增幅为750%。一些券商的高增幅也与低基数相关。但基于这一点,可以看到境外子公司给券商母体带来的影响已有所分化。
净利方面,中金国际2023年度实现净利润32.82亿元,是头部在港中资券商中最高的,其次是实现18.11亿元和17.43亿元净利润的华泰国际和中信国际,海通国际、中泰国际、东方金控和申万宏源国际在报告期内分别亏损73.91亿元、6.89亿元、2.85亿元和1.16亿元。另外有三家公司实现净利润扭亏为盈,招证国际(2.00亿元)、光大证券国际(0.89亿元)和国联证券(香港)(0.02亿元)。
各家券商国际业务对总营收的贡献度也有亮点可寻,中金国际作为保荐人主承销项目20单,在港股IPO保荐项目数量位居第一。另外,中金国际业务占集团总营收贡献度的52.95%,成为母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基于这一点,可以看到境外子公司给券商母体带来的影响已有所分化。另外,华泰国际,港股IPO保荐项目数量市场排名第二,GDR发行项目数量位居首位;服务于投顾的美国第三方金融平台AssetMark的总规模突破1000亿美元,市场占有率第二。
而招证国际聚焦产品多元化布局,持续优化招证国际APP,提升客户体验,大力拓展大型企业客户业务以及海外同业客户,在弱市情况下提前布局量化和被动投资机构客户,港股市占率排名创历史新高。并实现净利扭亏为盈。
中资券商“出海”动作不止
对于券商而言,谋求海外市场的发展是中资券商迈向世界一流的必经之路。为开拓海外市场,各家机构在布局海外市场上有了新的变化,现已向东南亚、美国、欧洲拓展。
国泰君安国际目前已分别在新加坡、越南、澳门设立子公司,其中公司在越南、澳门均为首家进入的中资券商,实现国际化布局的深化。2023年底,国泰君安英国子公司获批。
4月18日银河证券正式将银河-联昌更名为“银河海外”,将其打造成专项海外品牌,并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陆续召开宣讲会。
不久前,华泰证券出售所持的AssetMart所有股份,以进一步促进公司海外业务发展,拓宽公司业务发展空间,增强公司跨境协同发展的新优势,另外最近还在迪拜金融科技峰会亮相,展出自研机构业务数字平台,进一步助力机构投资者和中国企业走出去。华泰证券表示将加快在中东市场布局,为中国企业提供海外上市融资、跨境并购、区域业务分拆等定制化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拓展新市场、寻求新增量,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其实不止国泰君安、银河证券、华泰证券头部券商等公司,多家券商有明确开展海外业务的券商普遍谈到,公司正立足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国际业务。2023年,天风证券以全球化视角推行“风链计划”,借助天风国际在境外金融市场全方位、全牌照的金融服务优势,连接境内外优质资本;国元证券明确提到,公司通过境内外业务协同联动,推进公司国际业务战略的实施。
随着中国国际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不断深化,投资者的国家化特征和国际化配置需求日益凸显,这对财富管理机构深化国际化合作、加快全球布局提出了更高要求。相信未来,中国内地证券公司将进一步将国际化布局向纵深推进,为境内外客户提供全球资产配置和交易服务,为中国企业出海架好资本桥梁、拓展全球业务机会,更好地为境内外客户提供全球资产配置和交易服务,扩大国际化服务半径与服务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