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转债基金单日九成下跌,年内收益已不足10%,五大因素导致回调,是抄底机会吗?
①转债指数四连跌,133只转债基金6月24日收跌;
                ②业内人士认为,本轮低价券超跌已严重偏离合理区间,有向合理水平修复的动力。

财联社6月25日讯(记者 周晓雅)临近2024年上半年行情尾声,曾表现亮眼的转债基金迎来又一轮考验。

截至6月24日,中证转债指数已连跌4日,且当日跌幅放大至1.42%,累计跌幅超过3%。转债基金同步回调,今日Wind更新数据显示,以一季末转债持仓占比超过50%为统计口径,有133只转债基金6月24日净值下跌,占比在九成以上。

连日的回调之下,部分转债基金年内收益已“由盈转亏”,但也有产品“抗跌”能力显著。以往被视为上涨有股性,下跌有债性,转债基金这一轮泥沙俱下的调整,何时能够企稳?

抗跌成色哪家强

从6月24日的净值表现来看,可转债仓位越重的产品大多波动更大。数据显示,6月24日有23只转债基金跌超2%,大多数产品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的转债仓位大于70%。

跌幅最大的民生加银增强收益6月24日单日净值下跌2.73%,截至一季度末的可转债仓位为73.72%。一季报提到,这只产品在一季度维持了较高的股票配置比例,增加了转债配置比例,降低了纯债配置比例,进行了转债的波段操作。

另外,招商安瑞进取、长城久悦2只产品6月24日单日跌幅超2.5%,截至一季度末的可转债仓位均在八成以上。少数在6月24日净值微涨的基金或为偏债混合型基金,或在一季度持有仓位集中在国开债等品种。

接连的净值回调下,转债基金整体年内收益也在收窄。截至6月24日,中证转债指数已今年累计跌近2%,在5月下旬曾一度涨超3%。转债基金收益峰值回落至10%以内,此前年内收益曾超15%。

年内收益收窄的同时,产品首尾收益差拉大至20%以上,不过,期间仍有产品较“抗跌”。目前,11只转债基金年内收益仍在5%以上,关键管理的民生加银转债优选以9.23%的收益暂列榜首,跟随其后的是张翼飞管理的安信民稳增长(9.19%),他管理的安信稳健聚申一年持有、安信稳健增利同样收益靠前,工银瑞信基金旗下的工银可转债、工银瑞盈年内收益也在9%左右。

拉长至近三年的维度,安信民稳增长的净值回报领先,达26.37%;厉骞管理的华商丰利增强定开、武志骁和闫宜乘管理的中邮纯债恒利、张挺管理的华泰保兴尊利、陈佳昀管理的万家添利等产品收益也较高。

五大因素导致回调

迎来回调的转债基金还能投资吗?首先需要看到转债市场此轮回调的原因。海富通基金基金经理江勇向财联社记者表示,这次转债的调整,与低价转债债底失效后暴跌有直接关系,而调整的原因源于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小微盘的调整。在4月的“新国九条”发布后,市场生态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在5-6月监管函密集出台阶段也出现了资金的流出。小微盘的调整,增加了低价可转债在资质判断上的冲击,甚至加剧了退市风险。

二是虽然目前下调评级数不多,但对于后期信用评级下调的担忧在加剧。从预期来看,目前低价转债提前调整,已经比较充分打入了下调评级的预期;但在依然有可能存在评级下调担忧的状况下,会限制短期资金的投资行为。

三是回售压力的担忧。6月以来,多只转债面临触发回售的担忧。而在债底失效的背景下,转债的下跌,又进一步加剧了回售的风险,以及弱化了下修的效果。

四是正股退市的风险加大。小微盘的调整,带来了一些主板公司破面的风险,并且转债的一些回售/到期/稀释压力,又进一步增加了退市风险的可能。

五是资金踩踏的担忧。低价券的调整速度和幅度都很大,这也导致了出现负反馈的可能,这也增加了观望资金的耐心,加剧了部分资金撤出的决心。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可转债本身具有跟随正股波动的属性,近期调整主要受到股票市场调整的影响。

迎来买入机会?

“本轮低价券超跌,从情绪面来看能找到共振的因素,但从真实反馈来说,严重偏离了合理区间,是具备向合理水平修复的动力。”江勇分析,类似于2月份的小微盘调整,对于短期合理价格偏离程度越高,反弹的幅度也会越大,从时间维度来说,6月底或是预期较悲观的时间窗口,后续机构加仓高性价比低价券的意愿或会增强,且下调信用评级的冲击也将过去。

博时基金混合资产投资部基金经理高晖表示,预计后续随着交易所问询、评级调整的结束,行情将逐步企稳,他们也将在严格把控信用风险的基础上,结合下修条款的博弈,挖掘其中的错杀机会。

另有业内人士提到,由于转债的交易并不是很活跃,对于跌幅比较大的中小盘品种,短期不排除还有回调的可能。大盘偏债性的品种相对于纯债其实有比较显著的性价比。“转债的涨跌通常有一个区间,调整后往往有配置的机会,擅长可转债投资的基金经理可以通过可转债波段的把握去控制波动和增强收益。”

对于转债投资者,江勇建议,需要优选信用资质良好、企业经营向上的品种,同时在低价转债性价比高的情况下,可适度布局一些偿债能力较强的低价品种。也有基金人士建议在选择转债基金时需要选择注重信用风险管理的基金管理人旗下产品。

可转债动态 公募基金动态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