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中信证券:改革预期明朗,旨在提升科创板投资吸引力
Play
语音播报
00:00
/
00:00
00:00
①证监会发布“科创板八条”,以投资者为本,推动科创板市场高质量发展;
                ②改革预期逐渐明朗,配套措施更加明确,在打新制度、流动性和司法领域释放新的政策信号。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2024年6月19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科创板八条”),围绕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针对科创板提出强化“硬科技”定位、深化发行承销制度试点、优化股债融资制度、支持并购重组、完善股权激励制度、完善交易机制、加强全链条监管、营造良好市场生态八项措施。改革预期逐渐明朗,配套措施更加明确,在打新制度、流动性和司法领域释放新的政策信号。

▍事项:

在“新国九条”框架下,资本市场改革措施围绕“1+N”制度体系持续落地,改革预期逐步走向清晰。在4月19日发布的《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基础上,证监会在6月19日针对科创板发布了《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围绕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出了强化“硬科技”定位、深化发行承销制度试点、优化股债融资制度、支持并购重组、完善股权激励制度、完善交易机制、加强全链条监管和营造良好市场生态八项举措,以投资者为本,推动科创板市场高质量发展。

▍严把资产质量,提升投资收益。

投资端改革是此轮资本市场改革的核心,围绕提升投资者回报,证监会此次提出:

1)完善科技型企业精准识别机制。支持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科创属性突出的优质“硬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提升上市资产质量,强化“硬科技”定位;

2)优化新股发行机制。通过配售机制的调整鼓励机构投资者增持并长期持有科创板。通过将新股定价高价剔除比例从1%调整至3%、对频繁高报价机构从严采取资格限制等措施,降低科创板IPO企业发行定价和破发比例。

▍优化服务能力,强化激励机制。

强化资本市场对于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是改革的重要目标,此次证监会提出:

1)优化科创板上市公司股债融资制度。针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硬科技”企业开启股债融资和并购重组的“绿色通道”。在快速合理响应科创企业发展需求的情况下,通过储架发行制度降低融资对于市场流动性的冲击。

2)鼓励并购重组。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开展产业链上下游的并购整合,收购优质未盈利“硬科技”企业,并提出丰富支付工具和研究股份对价分期支付等配套措施。

3)完善股权激励制度。通过提高对核心骨干的股权激励精准性、完善股权激励实施程序、优化适用短线交易和窗口期等举措,鼓励科创板上市公司积极使用股权激励,以激发员工积极性。

▍引入增量资金,改善市场流动性。

在加强交易监管的前提下,证监会将研究优化做市商机制、盘后交易机制,同时通过丰富科创板ETF期权产品,适时推出科创50指数期货期权,以交易端改革和衍生品资金助力科创板流动性提升。在引入资金方面,证监会计划将科创板ETF纳入基金通平台转让,持续丰富科创板指数品种,完善指数编制方法,健全“上海指数”体系,优化科创板宽基指数产品常态化注册机制,为科创板引入被动型增量资金。截至2023年末,科创板中被动型基金占总基金持股市值比例为33.6%,而A股市场整体占比为38.2%,被动型基金科创板配置比例仍有提升空间。

▍加强全链条监管,关注司法体系改革成效。

在《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提出的打击财务造假、压实发行人及中介机构责任和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基础上,科创板八条提出支持依法依规豁免披露商业秘密等敏感信息、引导核心团队骨干自愿延长股份锁定期限、优化PE基金退出“反向挂钩”制度等差异性举措。改善市场生态方面,证监会提出支持上海金融法院在涉科创板相关金融案件中创新金融审判体制机制,支持上海金融仲裁院在科创板开展仲裁试点,后续在维护股东利益推进快速赔偿领域的司法改革效果值得重点关注。

▍风险因素:

A股市场成交额下滑风险,财富管理市场发展低于预期风险,投资业务亏损风险,信用业务风险暴露风险,资本市场改革不及预期。

券商策略 科创板最新动态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