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人形机器人将是下一个风口?黄仁勋、马斯克看好其未来普及程度
①近日英伟达CEO黄仁勋在采访中谈到,未来人形机器人将变得像汽车一样普及;
                ②黄仁勋还预计,机器人技术将在两到三年内取得重大进展;
                ③马斯克回应了这一观点,并认为未来人形机器人的普及程度将比汽车高出10倍。

财联社6月18日讯(编辑 周子意)未来人形机器人会像汽车那样随处可见吗?科技界的大佬们是这么认为的。

当地时间周一(6月17日)晚上,社交媒体平台X上的一位用户分享了英伟达CEO黄仁勋的一段采访片段,黄仁勋在采访中谈论了人形机器人的未来。

视频中,黄仁勋将汽车诞生后的普及程度与未来人形机器人的扩散进行了比较。他预测,未来人形机器人将变得像汽车一样普及,他还预计机器人技术将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取得重大进展。

联想到汽车在诞生后一个多世纪内的演变,黄仁勋称,“我认为100年后,我们将随处可见人形机器人。”

对于这则视频,马斯克表示赞同黄仁勋的说法,他还称,“它们(人形机器人)的普及程度将比汽车高出10倍。”

6月,马斯克还在一次直播中也曾表达过自己的想法,他预测世界上人形机器人的数量总有一天会超过人类人口。

他表示,“我认为,从长远来看,人类与人形机器人的比例将超过1:1。也就是说,一个人可能会拥有两个人形机器人,或者更多。”

马斯克也非常看好特斯拉自家的人形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马斯克预计,一旦机器人达到大批量生产,它的售价将在1万至2万美元之间,比特斯拉最便宜的Model 3轿车还要低。

下一个风口

今年3月,英伟达也正式入局人形机器人赛道。英伟达在GTC2024大会推出首款人形机器人通用基础模型Project GR00T,以及一款基于NVIDIA Thor系统级芯片(SoC)的新型人形机器人计算机Jetson Thor。

黄仁勋当时称,英伟达之所以决定开发人形机器人,是因为用于训练机器人的大部分数据都来自人类的动作。

“为了给计算机编写软件,我们使用数据或训练示例,而计算机则从示例中学习。我们所拥有的最多的数据是人类移动的案例,而不是任何其他数据。”

除了特斯拉、英伟达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有所进展外,OpenAI、微软、亚马逊正投资于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Figure AI,亚马逊旗下的Agility Robotics也在专门为量产人形机器人打造超级工厂。

众多科技巨头目前的举措似乎正释放出下一个风口的信号,即机器人的时代正在靠近。

环球市场情报 美股动态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