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钻戒龙头迪阿股份转战研发设计能否带来曙光|企业创新评测实验室
①培育钻石的兴起和黄金热度的高涨使钻石行业进入到周期性调整阶段。迪阿股份的股价从刚上市的177元的跌至如今的21元;
                ②公司近两年专利数量激增,其中9成为外观外观设计专利。

《科创板日报》6月18日讯(特约研究员 陈俊清 研究员 黄心怡) 近两年,培育钻石的兴起和黄金热度的高涨使钻石行业进入到周期性调整阶段。根据上海钻石交易所公布的中国钻石价格指数显示,2023年底钻石价格较2022年最高点时下跌了近三成。

作为一家成立于2010年的从以钻石产品为主的珠宝首饰公司,迪阿股份的股价也是从2022上市开始一路猛跌,股价从刚上市的177元的跌至如今的21元。

此外,其2023年营收21.8亿元,同比下降40.78%。门店数量从2022年底的688家下降至2024年3月底的491家。

▌如何应对?

即使迪阿股份深处行业周期性调整的寒冬,但研发的脚步并未有所放缓,反而大幅加快。

研发费用方面,根据迪阿股份2023年财报显示,2023年研发费用约为2172万元,同比增长21%,公司研发人员数量由47人至66人。

投入的研发费用和研发人员的增加也在专利数量上得到了正向反馈,根据智慧芽TFFI企业科创能力评估系统,近两年迪阿股份在专利研发数量方面称的上是突飞猛进。2022年和2023年,迪阿股份的专利申请数量均超过了百件。要知道,在2022年的前三年里,其专利申请数量每年都不超过10件。

专利数量的攀升使得迪阿股份在现今有色金属材料行业的科创能力评级来到了BBB级,位居同行业前5%。

从专利类型方面来看,迪阿股份专利数量为304件,其中发明专利16件,占比约5%,外观设计专利达到274件占比超过90%。这表明,面对周期性的调整,迪阿股份把关注点放在了款式设计方面,试图用款式研发和设计能力寻找发展机会。

从研发成员来看,核心发明人张国涛为迪阿股份董事长,与其夫人卢依雯共同持股85.5%。为发明数量最多的发明人,共发明264件专利,其中2022年为99件,2023年为120件。此外,迪阿股份发明数量第二多的核心发明人李俊才为外籍人员。近三年无发明专利,疑似变动。

值得注意是,张国涛虽有着最多的专利发明数量,但其本身并不是设计师出身。早年时间,张国涛曾创立一家咨询公司,随后转行珠宝行业。得益于出色的营销策略——“一生只送一人,只能购买一次”的购买规则,公司旗下品牌DR在珠宝市场中占据稳固地位。

然而,随着结婚率的逐年下降,叠加“购买记录可删除”的负面言论对DR品牌形象和营销策略带来的不小冲击,公司最主要的产品求婚钻戒和结婚对戒在2023年分别迎来同比41%和37%的下滑。

在上述情况下,迪阿股份也在寻找别的其他突破口,分析其外观设计专利类型,其包含的外观设计包含吊坠、项链、胸针和耳环等,且数量较多,并不是仅限于早已火出圈的钻石戒指。此外,黄金的避险属性在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重视,黄金需求显著提升,因此新增黄金租赁业务和铂金采购业务,并设立了黄金专项小组打造非遗工艺的黄金系列产品。

此外,记者向迪阿股份就产业周期、研发情况以及公司应对策略通过电话和邮件方式进行询问,截至发稿,并未就相关问题进行回复。

总的来说,无论是除戒指外多种类目外观设计专利数量的上升,还是对黄金产品的加大投入,都是迪阿应对行业周期性调整等一系列负面影响的应对。上述操作能否令迪阿股份度过行业寒冬,值得持续关注。

“企业创新评测实验室”:由专注新兴产业与资本的权威媒体《科创板日报》发起,旨在研究公司科创实力,凭借企业科创力评估模型,从技术质量、专利布局、技术影响力、公司竞争力、研发规模和稳定性等维度挖掘最具科创实力的公司(联系邮箱:huangxinyi@cls.cn)。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