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中国车企已成为“香饽饽” 关税之下欧洲各国抛出招商橄榄枝!
Play
语音播报
00:00
/
00:00
00:00
①欧盟对华汽车关税破坏了国际贸易的公平性和自由性,被海内外汽车业者所批评;
                ②距离该关税正式实施仍有一段时间,但中国汽车显然并不是只有被动等待这一条路,多家中国公司正在扩大其在欧洲的生产版图;
                ③意大利西班牙以及东欧和土耳其有望成为中企生产电动汽车的新选择。

财联社6月17日讯(编辑 马兰)欧盟上周宣布,或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高额的惩罚性关税,一方面冲击了全球汽车制造商的商业布局,另一方面引发了国际社会对贸易保护主义越发抬头的担忧。

以德国为首的一批政界人士和产业专家都对欧盟的关税政策提出了批评意见,他们也强调将尽力阻止这一政策的最终实施。而在这些反对声浪之下,还有一些人则开始另辟蹊径,争夺起中国车企在欧洲的投资机会。

作为欧洲的第二大汽车生产国,西班牙已经获得了奇瑞汽车的投资。据报道,奇瑞与当地合作伙伴的工厂将于第四季度在巴塞罗那正式开工。

而据消息人士称,奇瑞还计划在欧洲开办第二家规模更大的工厂,且其已经与包括意大利在内的多个欧洲国家政府进行了会谈。意大利政府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希望引进奇瑞与另一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进行竞争。

目前,奇瑞有资格获得西班牙政府的电动汽车和电池工厂吸引计划的支持。另一家中国远景集团则已经获得该计划下的3亿欧元奖励,以建设一座价值25亿欧元的电池厂。此外,宁德时代还计划与Stellantis合作在西班牙建设一家超级工厂。

意大利方面则透露可能利用其国家汽车基金,为包括中国东风汽车在内的几家公司提供激励措施。该基金预计在2025-2030年间投入60亿欧元,用于支持汽车产业的发展。

还有人则爆料,上汽集团计划在欧洲建立两家工厂。第一家工厂建立在现有工厂之上,年产量预计为5万辆汽车;第二家工厂则从零开始建设,年产量目标在20万辆。上汽正在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匈牙利等国家中考虑选址。

有力候选

咨询公司AlixPartners汽车和工业业务全球联席主管Andrew Bergbaum指出,欧盟的关税可能加速中国电动汽车公司和供应商在欧洲本地化生产的过程。

他还强调,虽然关税对消费者和有碳排放目标的城市来说并不是好消息,但其不会阻碍中国电动车在欧洲市场的受欢迎程度,尤其是当其于欧洲制造时。

瑞银分析师则认为,这将导致出海欧洲的中国车企变得更加集中,规模较小的企业或许将放弃进入这一残酷竞争的市场。此外,中国企业也将加快在当地设厂的努力,这一举动将获得匈牙利、意大利和西班牙等欧盟国家的欢迎。

另一方面,考虑到劳动力、能源和合规等方面的成本问题,咨询公司贝恩的分析师Di Loreto表示,北欧将因为劳动力成本过高而不被中国企业青睐,更南边的意大利或者西班牙希望更大,其劳动力成本较低且制造标准相对较高,这对高端汽车企业来说十分重要。

而对于低成本汽车来说,东欧和土耳其的吸引力更大。尤其是土耳其,其与欧盟的关税同盟以及与非欧盟国家的自贸协定保证了汽车和零部件出口的免关税。

环球市场情报 新能源汽车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