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
国家级大飞机基金来了 产业效应几何?
财联社记者 敖瑾
2024-06-16 星期日
原创
①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签署合作协议,共同设立大基金基础研究联合基金。
②有投资人士对《科创板日报》记者分析,从目前的公开信息看,该基金主要聚焦大飞机相关的科研成果转化,支持核心的前沿项目及技术。
科创板最新动态
科创板最新监管表态、(拟)上市公司动向、规则及政策解读,看这里。
关注

《科创板日报》6月16日讯(记者 敖瑾)大飞机基础研究联合基金来了。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签署合作协议,共同设立大飞机基础研究联合基金。

据介绍,该基金聚焦大飞机领域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大飞机长期面临的安全可靠、绿色环保、智能高效、经济便捷等发展需要,支撑开展基础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研究。目前基金具体规模未知。

有投资人士对《科创板日报》记者分析,“从目前的公开信息看,该基金主要聚焦大飞机相关的科研成果转化,支持核心的前沿项目及技术。”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在航空科学领域此前已有类似的基金设立,包括航空科学基金等。

据中国航空研究院官网信息,航空科学基金成立于1985年,是航空工业开展基础研究的主渠道之一,支持项目包括自由探索类项目、 重点实验室类项目和重点基金项目等。该基金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直接出资。

研报资料显示,大飞机产业链主要由机体制造、动力装置、机载系统、零部件、原材料等部分组成。动力装置目前主要由国外企业配套;机载系统则因为高利润,吸引了众多企业入局。零部件包括锻铸件、标准件、电子元器件等;原材料方面则包括铝合金、复合材料、钛合金、高强度钢等。

中国民航大学航空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晓津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中国能够自给的部件价值占大飞机总体的比例还不够高,特别是航空发动机叶片等材料和技术缺乏,突破这些瓶颈将是批量生产、交付和成本控制的关键,因此制造方需要尽快突破核心技术和材料壁垒。

国产大飞机近年来的发展也在带动这一领域创业投资的热度,不过,市场化机构此前在这一领域的投入空间较小,这主要是由中国商飞供应商实力所决定。据官网信息,中国商飞的I类供应商共40家,但背景多为国资、外资或合资,纯民营企业较少。

而像江苏精新航空有限公司等为数不多的民企,从公开资料来看,亦未进行过对外的股权融资。

不过,当前各地抢抓民用航空产业发展机遇的大背景,将为社会资本参与该领域创造更多机会。上述投资人士表示,“近两年往后,社会资金会有越来越多机会加入到民用航空领域的产业发展。”

对于当前大飞机基础研究联合基金的设立,上述投资人士表示,基金投资或仍然会聚焦在科研院所等研究项目的出资,因此对广泛市场来说直接支持不大,“但相关促进效应可能外溢,大飞机产业链条较长,基金对整个产业的提振效应会因此一圈圈向外扩散。”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新闻
抄底成功
相关企业家
联系Ta
联系企业家
为保护双方个人信息请联系您的专属助理进行接洽
我再想想
点击复制
复制成功,请去微信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