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提价保利润”风潮愈演愈烈 雅诗兰黛、欧莱雅突发涨价疑因业绩承压
①继雅诗兰黛后,欧莱雅也将启动新一轮涨价;
                ②涨价被指因业绩承压,被迫提价保利润;
                ③1-4月,两大美妆巨头线上增速跑输大盘;
                ④“提价保利润”风潮愈演愈烈,弊端也逐渐显露。

财联社6月13日讯(记者 罗祎辰)当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美妆巨头们不约而同选择提价保利润。继雅诗兰黛集团确认将于7月对部分品牌进行提价后,财联社记者从商场专柜渠道了解到,欧莱雅集团也于近日下达了7月提价的通知,涉及兰蔻、阿玛尼、植村秀等多个高端品牌。

这是继年初第一轮提价后,两大美妆巨头年内第二次涨价。对此,业内更多将其解读为“业绩承压,被迫提价保利润。”

业绩承压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今年以来,两大巨头在国内市场的表现难言乐观。Sandalwood电商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4月,雅诗兰黛集团在国内市场的线上销售额同比呈现低个位数下跌, 欧莱雅集团表现稍好,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7%,但也不及化妆品大盘线上销售额同比9.6%的增幅。

销售困境短期难以扭转,两大巨头要交出漂亮的成绩单将更依赖在价格端发力,而任务自然落到旗下增速较快的高端品牌上。今年1-4月,雅诗兰黛集团旗下高端品牌海蓝之谜同比取得12%的增长,欧莱雅集团旗下的赫莲娜、修丽可亦分别取得28%和37%的同比涨幅。

事实上,在行业增速放缓及消费K型分化影响下,单价千元以上的高端产品赛道既享有高溢价又能保持高增速,已是业内为数不多的“蓝海”。

珀莱雅(603605.SH)总经理方玉友曾公开表示,美妆消费呈现明显两级分化,“我们看数据发现,1000元-3000元(价格段)的消费者(需求)还是在增长,即高消费的消费者还在增长,400元-1000元之间的消费者则每年负增长,而400元以下的又是在增长的。”

围绕千元以上高端赛道,国产品牌近年也频频发力。贝泰妮(300957.SZ)推出的新品牌璦科缦部分单品售价超千元,谷雨、东边野兽等品牌也推出了单价在800元上下的高端单品。但整体而言,国内品牌在该价格段尚未实现真正的突破,话语权仍被国际大牌牢牢掌握。

不仅是美妆业,“提价保利润”的风潮已经席卷众多消费品行业。其中又以与美妆关联紧密的奢侈品行业最为典型。虽频繁因涨价引发抢购潮上热搜,但奢侈品集团的日子其实并不好过,开云集团和LVMH今年一季度业绩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频繁提价已经开始影响高品牌客流,素来热衷提价的香奈儿也开始面临门店客流量下滑等问题。可以预见,随着雅诗兰黛、欧莱雅等持续逆市提价,进口美妆的市场占有率还将面临进一步下滑的风险。据《2023年中国化妆品年鉴》,去年国货品牌市场份额达到50.4%,首次超越进口品牌。

财联社记者行业观察 医美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