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一大波基金闭门谢客是何原因?125只基金限购百元,317只限购千元
①多只基金近期宣告限购,其中不乏绩优型基金经理;
                ②全市场共125只基金限购100元以下,317只基金限购金额在1000元以下。

财联社6月12日讯(记者 吴雨其)在当前动荡的权益市场环境中,不少公募基金频频限购。

从本周情况来看,仅6月11日单日,据Choice数据显示,共有25只基金宣布暂停大额申购或暂停申购(剔除定开类产品,A/C份额合并计算),限购金额在1万元-1000万元不等,12日,再有5只基金发布相关公告。从产品类型上看,限购的基金多为债券型基金。

主动权益型基金方面,尽管市场波动,年内仍有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宣布了对旗下产品的限购,如6月11日,黄海管理的三只产品——万家精选、万家新利、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限购金额均为100万元。截至6月11日,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今年以来净值增长17.96%,万家新利、万家精选分别增长17.77%、18.76%。

财联社记者还注意到,诺德优选30已暂停申购“闭门谢客”,对此,相关人士表示,该基金即将清盘,已提前暂停申购以保护投资者权益。

业内人士对此表示,一般来说基金产品限购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是产品为机构定制;第二个方面是为了保持基金规模适度,为了稳定业绩,基金公司也会配合基金经理做限购动作;第三,该基金规模过小,正在准备清盘。

近期多只绩优型基金限购

除了上述提到黄海旗下三只产品宣布限购外,年内业绩亮眼的国投瑞银白银期货也于6月11日起调整申购金额,A类份额申购限额为1万元,C类份额申购限额为10万元。两类份额具有不同费率结构。

从历史调整上看,就在两月前,该基金就已宣布限购公告,彼时对A类基金单日限购2万元。5月23日,该基金也对C类份额实施了限购,单日限购50万元。

从业绩上看,国投瑞银白银期货今年以来回报达到24.14%,居商品类基金同期涨幅榜前列。该产品的基金经理赵建对此表示,国投瑞银白银期货证券投资基金(LOF)是被动跟踪上期所白银期货主力合约的产品,今年以来产品收益主要源自白银期货价格的持续上涨。

谈及本次限购,赵建表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量。一是经历近两个月的快速上涨,白银价格的波动明显加大,市场短期投机行为有所上升。上海期货交易所也于近日调整了黄金、白银期货合约的保证金比例和涨跌停板幅度,这些措施将有助于减少市场参与者的投机行为。另外,白银期货价格的急速上涨及大幅波动,也使得基金管理难度明显增加。为了维护持有人的利益,公司经研究决定下调A、C两类份额的单日申购、定投金额上限。

谈及白银后续走势,赵建认为,预计白银可能依然具备较好的配置价值。近期欧洲央行及加拿大央行分别下调了政策利率,全球或已开始进入宽松的货币周期;美国降息预期虽有反复,但年内降息仍有较大概率。

结合历史,贵金属或仍处于上行周期之中。从金银比价角度,今年以来白银补涨明显,金银比价收敛至80附近,仍处于长周期均值的上方(数据源于Wind)。从历史走势来看,相较于黄金,白银具备更高的弹性和波动。

拉长时间线看,不少绩优基金经理旗下产品宣布限购。如月初时,中欧基金公告称,自6月3日起限制基金经理蓝小康担纲的中欧红利优享的申购、转换转入及定期定额投资业务的金额,限购金额100万元。此外,近一个月内,周海栋管理的华商优势行业、董辰管理的华泰柏瑞多策略混合等基金均发布了限购公告。

125只基金限购金额低于百元

除此之外,市场上还有不少基金实施严格限购。财联社记者在梳理数据时发现,截至6月12日,共125只基金的限购金额在100元以下,317只基金限购金额在1000元以下。东海祥瑞A、东海祥利纯债等5只产品限购金额低达10元,公告里提及的原因,仅用“为了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保证基金的平稳运作”一句带过。

从产品类型上看,严格限购的基金多为债券型基金以及QDII基金。

一位基金市场人士向记者表示,部分严格限购的债基为机构定制债基,根据相关要求,为了保护个人投资者利益,就会作出限购举措。

对于QDII基金扎堆限购,她也表示,“一方面,这受限于QDII额度,当额度不足时基金公司是没有办法在开放额度给投资者购买的。另一方面,从年内表现来看,得益于部分海外市场上涨显著,相关QDII基金收益亮眼,资金流入较快,控规模也是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不受侵害。”

规模方面,记者发现限购基金体量大都也并不大,多为几亿至几十亿。从这个角度来看,一家大型公募机构表示,“一些基金限购的原因在于基金经理的投资框架。部分基金经理非常注重其管理规模与投资方法的契合度,而基金公司也十分尊重基金经理的决策。为了确保业绩的稳定,基金经理需要在适当的规模上进行调整。因此,基金公司也会配合基金经理实施限购措施。”

“若基金规模过大,短期内也会对基金的调仓换股造成一定阻碍,尤其是在市场风格切换时。例如,当规模较大的基金看中某只股票并增持时,由于买入量较大,可能导致股价越买越高,最终使得持仓成本上升。”上述人士补充。

招商证券研报表示,很多投资者在看到基金大额限购时容易对后市表现产生担忧,但长期来看,这种方式实际上保护了持有人的利益,投资者应理性对待基金限购潮。

公募基金动态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