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
正在遭遇史上最强内卷?产业格局重塑中 头部企业家建议:从供给侧和需求侧破局|SNEC观察
财联社记者 刘梦然
2024-06-12 星期三
原创
①SNEC展会前夕,众多企业家探讨:光伏为何出现超级内卷?无序竞争导致价格战之后,行业应该如何破局;
②与会企业家认为,除了市场这一“无形”的手,政府调控“有形”的手也至关重要,有助于行业走出低谷。
光伏
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发电系统。
关注

财联社6月12日讯(记者 刘梦然)作为SNEC展会重要“前菜”,“SNECPV+第十七届(2024)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于6月11日-14日在上海举行,近二十家光伏头部企业“一把手”进行多场主题演讲和圆桌对话。行业内卷加剧,如何破局成关键,多位企业家提到,鼓励技术创新,同时上下游更要协同发展。

大会的另一看点是格力电器(000651.SH)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首次现身SNEC,并演讲。作为跨界光伏的家电企业领袖,董明珠在现场频频为格力“光储空”(光伏+储能+空调)产品带货,同时也表达了个人对制造业的感触:“市场不相信眼泪”,协同发展是必然的,但竞争是更需要的。通过竞争,不断地进行技术升级,才能把市场维护得更好。

行业冰河期,大家更要“活下去,留在这儿”。供需严重错配的当下,光伏产业的下半场方向在哪里?

光伏为何出现超级内卷?

当前,光伏产业正在面对多重挑战。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史玉波致辞时表示,光伏正在面对技术上的挑战。虽然光伏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但要进一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还要在材料科学、制造工艺、系统集成等方面不断创新。

他还表示,不同国家的政策支持力度、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存在差异,需要全球范围内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同时,光伏产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关注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等问题,确保可持续发展。

“产业变化两重天,行业遭遇历史上最强的内卷,供需严重错配。”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表示,当前,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四大环节基本上跌破现金成本,全产业链集体承压。光伏产业本轮震荡周期内,整体产能扩大了约3倍,但利润率下降了70%左右。欧美贸易壁垒导致外需收缩、出口下滑,全球光伏供需失衡加剧。

无序扩张,是导致产业内卷的重要原因。赛拉弗董事长李纲在圆桌对话中表示,跨界企业的大量进入,造成了阶段性的产能严重过剩,中国现有的产能全部开工,9个月时间可以完成过去20年的装机量。

压力重重,是众多在场企业家的共同感受。同质化竞争、重复性建设、跨界挤压、唯低价中标等,给产业带来了陷阱。

对此,天合光能(688599.SH)董事长高纪凡认为,破除内卷需要先找出根因。他认为出现当前情况的主要的根因是,企业各自为战、盲目投资,地方政府过度招商、一哄而上,金融机构无序投放、遍地开花,资本市场过度逐利,推波助澜。

朱共山认为,内卷加剧与全行业对于供需关系的错判,以及行业固有技术似乎已经触碰天花板,导致准入门槛不够等不无关系。“科技上限决定了产业上限,行业现有技术的溢价和发电增益边际的减小,局部技术改善不足以抵抗供应链的失衡,这才是产业链被迫内卷的关键。”

“前途是光明的,现实有点骨感。”晋能科技总经理杨立友在概括当下产业发展时表示,“市场、出口、土地、消纳的制约都在起作用,短时间之内市场还不会快速发展起来。我们怎么面对产能过剩?这是行业面临的新的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多位企业家还谈到了低价竞标的影响。李纲认为,企业为了保证开工率,兑现投资人承诺,无底线低价抢单,只有更低,没有最低。在他看来,低价中标是导致行业内卷越来越严重的重要因素。

而低价竞标,也确实成了诸多光伏企业“心头之痛”。十一科技董事长赵振元表示,中标不应以最低价中标,这对产业发展极为不利,乱象如果不整顿,对行业的伤害会更加严重。

从供给侧和需求侧“破局”

虽然行业正处于“冰河期”,但中节能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会学认为,这不能改变光伏代表了能源的未来。技术进步、成本下降、经济性优势,光伏已经从补贴走到了平价,未来和其他的能源相互补充、相互结合,随着电网智能化进一步增强,光伏发电一定会有非常好的未来。

乐观的预期是,光伏产业将在变化中持续重塑新格局。朱共山概括称,材料与制造端,大基地替代小基地,低能耗替代高能耗,“智改数转网联”的高端智慧制造替代常规制造,曾经百花齐放的技术路线,改为N型技术一统天下。

但当务之急在于,如何改变当前困境。隆基绿能(601012.SH)董事长钟宝申在交流中表示,促进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分别应对。

从供给侧,钟宝申建议,光伏从业者应该坚持创新驱动,行业要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同时推动各种适应不同场景产品的标准化,例如分布式光伏用于建筑领域的标准目前还不成体系,相关标准的制定滞后于产业的发展,以此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在需求侧,光伏的需求未来非常巨大,需要提升消纳能力,加大“源网荷储”的发展。

多位与会企业家也认为,除了要进行产能在短期内急速扩张带来的供给侧调整外,进一步提升消纳能力,增加需求,行业才有望进一步打开增量天花板。除了市场这一“无形”的手,政府调控“有形”的手也至关重要。

赵振元建议,应当加强宏观调控,重大的新能源项目应该由国家发改委备案,新产能一定要实行备案制,没得到批准的不能上。

杨立友在现场也呼吁,要加速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包括更强大、更智慧的电力系统;国家层面上能不能释放一批错误定性的土地,使得新能源项目建设更健康、更有冗余的推动;出台鼓励政策,促进行业的兼并重组,可能对行业冲出寒冬有帮助。

高纪凡则建议,要树立新发展理念,各级政府应提升招商引资的质量;产学研要协同创新,上下游要协同发展,共建行业协同发展新生态。他倡导,产业龙头企业与产业链企业之间要协同发展,并且倡导全球光伏产业之间协同创新合作。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新闻
抄底成功
相关企业家
联系Ta
联系企业家
为保护双方个人信息请联系您的专属助理进行接洽
我再想想
点击复制
复制成功,请去微信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