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人民币贬值压力又来了?短期波动区间有多大?
①端午节后首个交易日,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分别跌破7.25、7.27关口。
                ②专家认为,后续美元指数或仍将维持偏强运行,人民币料将继续面临一定被动贬值压力。

财联社6月11日讯(记者 史思同)端午节后首个交易日,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分别跌破7.25、7.27关口,人民币汇率再度承压?市场人士对此关注度提升。

对此,业内专家向财联社记者指出,节前美国超预期非农数据的披露支撑了美元指数反弹,进而对人民币汇率形成被动贬值压力。展望后续,美元指数或仍将维持偏强运行,人民币或将继续面临一定被动贬值压力。对于如何应对,专家表示:“应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国内央行当前仍有丰富政策工具储备。”

美元指数或仍将维持偏强运行,人民币内在贬值压力不减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告诉财联社记者,节后首个交易日人民币汇率出现波动,主要是由于端午节前美国披露了非农数据,新增非农就业人数超市场预期支撑了美元指数反弹,进而对人民币汇率形成被动贬值压力。

明明分析称,考虑到美国经济仍有韧性、通胀粘性料将持续,美联储年内存在不降息的可能性。而欧元区的通胀降温趋势则相对明确,欧央行或先于美联储在今年下半年开启降息操作。由此来看,预计美元指数或仍将维持偏强运行,人民币料将继续面临一定的被动贬值压力。

近期来看,上周加拿大央行和欧洲央行停止加息并开启降息,同时本周也将有大量海内外重要经济数据公布,美联储和日本央行也将举行利率决议。不过整体而言,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和日本央行将维持现行利率不变,后续人民币贬值压力仍存。

“在平稳中间价的约束下,今年以来人民币成为非美货币中的强势货币,但近期跨境资本流出压力增大,意味着人民币的内在贬值压力不减。”平安证券团队在最新研报中指出,后续美元指数的走向,仍将围绕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变化和美国经济的相对强势程度而变。美联储较早降息将有助于人民币汇率升值,进而缓和汇率对国内货币政策的掣肘,但目前状况尚不能明确指向该路径。而随着美联储降息时点推后,逐步释放人民币中间价的弹性,有利于货币政策“以我为主”,提升宏观调控的主动性。

此外,兴业研究也认为,2024年下半年美元兑人民币处在构筑“第三峰”的后半程,境内美元流动性拐点已至但绝对水位仍低,人民币仍不具备趋势性升值的动力。在逆周期工具的调节之下,美元兑人民币预计将维持与上半年相似的较缓上行斜率。“风险点在于,无论是特朗普上任重举关税大棒,还是掉期价差、期权波动率向中枢修复,均可能导致即期汇率波动率放大、斜率陡峭化。”兴业研究提示道。

央行仍有丰富政策工具储备应对波动,预计短期汇率运行区间7.20-7.30

从外汇市场具体表现来看,截至发稿,在岸人民币对美元跌至7.2544,最低触及7.2546;同时离岸人民币对美元跌至7.2714,最低触及7.2721。

但值得一提的是,尽管面临贬值压力,但人民币仍扮演着亚洲货币的“压舱石”,在近几次美元显著上涨的过程中成为非美货币中的强势货币。

在光大银行宏观市场部研究员周茂华看来,近几个月美元、日元等货币波动剧烈,主要反映这些经济体各自各自面临复杂的经济问题、政策挑战,并且这些经济体对全球经济与市场产生较强外溢影响。但从我国面临内外环境看,人民币面临环境较为有利,预计人民币汇率呈现稳中略升走势,并继续保持均衡水平附近运行。

“主要是国内经济在经历去年整固后,国内宏观政策累计效应释放,内需和物价有望进一步回升。同时,国内人民币资产趋势配置吸引力明显提升,加之外贸韧性,国际收支有望继续保持平衡。此外,海外经济与金融体系潜在风险,欧美仍有动力削减适度限制利率水平等,将制约美元上行空间。”周茂华分析称。

同时,明明也指出,国内央行当前仍有丰富的政策工具储备以应对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包括稳定中间价报价、增发离岸央票、稳定远期汇率以吸引外资持债等。随着海外主要经济体渐次走上降息道路,国内货币政策空间或逐步打开,降成本和宽信用目标下,预计政策利率下调、存款利率下降、LPR下行仍将持续。

“展望后市,基准情况下,预计短期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主要运行区间为7.20-7.30,温和看涨。”南华期货宏观外汇分析师周骥也分析称,若要进一步释放美元兑人民币的上行力量,一是需要看到中间价的进一步放松,二是国内经济表现超预期走弱,但目前上述两点暂时看不到。从每日逆周期因子的表现来看,央行仍然维持维稳汇率的底线。从官方和财新PMI的趋势性走势来看,显示国内经济走势相对平稳。

人民币大新闻 大金融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