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美团一季度赚了74.9亿元 王兴:海外扩张不会一味砸钱|直击业绩会
①美团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收33亿元,同比增长25%;净利润为54亿元,去年同期为34亿元;
                ②一季度酒旅GTV同比增长超60%,年度交易用户数同比增长超37%;
                ③王兴表示,海外扩张将成为长期增长非常重要的一块。

财联社6月7日讯(记者 徐赐豪)6月6日,美团发布了2024年一季度业绩报告,其营收实现733亿元,同比增长25%;净利润为54亿元,去年同期为34亿元,调整后的净利润为74.88亿元,市场预期为60亿元,去年这一数字为54.91亿元。

在财报电话会议上,美团创始人CEO王兴还谈及了海外业务的进展。据他透露,美团正在评估和研究全球各个市场,中东是其中之一,但目前没有太多实质性进展。美团也在评估一些其他市场,包括欧洲或者东南亚国家。

“国际化是美团长期发展的重要方向。从财务角度来看,美团将谨慎评估机会,保持财务纪律,并以更高的投资回报率为导向进行资本配置。”王兴表示。

新业务亏损同比收窄45.2%

具体来看,美团核心本地商业(包括餐饮外卖和到店、酒店及旅游分部、闪购等)营收546亿元,同比增长27.4%,经营溢利同比增长2.7%到97亿元,经营利润率为17.8%。

其中其外卖业务年活跃用户增至近5亿,中高频用户的交易频次同比进一步提升。在此带动下,本季度平台即时配送订单数同比增长28%至54.6亿笔;得益于交易用户数的大幅增加及交易频次的更快增长。据悉,美团闪购日均订单量达840万。

至于美团到店酒旅业务延续稳健增长,一季度GTV同比增长超60%,年度交易用户数同比增长超37%。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3月发布的财报业绩会上,美团管理层明确2024年将进行战略调整,目标是其新业务分部(包括美团优选、小象超市等)是大幅减少经营亏损。

美团一季报显示,新业务收同比增长18.5%至187亿元,该分部经营亏损同比收窄45.2%至28亿元。

对此,美团在财报中解释称系提高了商品加价率,通过改善仓库运营降低了件均履约成本,并提升了营销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季度,美团外卖旗下新业务 “拼好饭”的日订单量峰值也创下新高。县域消费增长则促使美团加大了县域商户的拓展力度。如今日均单量接近500万单,接近是 2023 年四季度美团餐饮外卖日均订单量 5700 万单的 10%。

美团CFO陈少晖在电话会上谈及“拼好饭”时表示,模式的迭代将助力更为高效地满足价格敏感型用户的需求,“拼好饭”的规模在过去几个季度中稳步扩大。用户基数和购买频率都迅速增加,单位经济效益也持续改善。“我们将继续优化供给、创新商业模式并改进运营以捕捉所有场景中的需求。”

组织结构大调整起效

实际上,今年开年,美团曾在资本市场上经历至暗时刻,股价一度下探到61.1港元,成为2019年8月份之后的最低点。

不过,美团多次大手笔的回购提振了市场信心,并不断地调整组织结构,改善经营效益。美团港股股价开始转头向上,5月17日达到129.2港元的近期高点,相较于2月61.1港元的低点涨幅高达111.46%,截至昨日(6日),美团港股收盘价为112.7港元。

今年2月,王兴发布内部邮件宣布新的组织架构调整,拉开了美团组织结构调整的大幕。

本次调整如下:到家事业群、到店事业群、美团平台、基础研发等事业群共同向S-team成员王莆中汇报,美团高级副总裁、原到店事业群总裁张川将负责大众点评、SaaS、骑行、充电宝等业务,美团在国际化与科技两个方向的探索性业务将直接向王兴汇报等。

此后在3月,美团内部又提拔公司副总裁魏巍将负责到店餐饮事业部,外卖履约平台负责人岗位由章若愚接任,而校招应届生出身的薛冰则成为了外卖事业部负责人。

到了4月,美团外卖以内部邮件的方式宣布了新一轮的组织调整:外卖事业部下成立城市经营业务部,任命黄小芹担任负责人;成立连锁业务部,任命李嘉怡担任负责人;成立供给探索部,任命初征担任负责人。以上负责人均向外卖事业部负责人薛冰汇报。

一周之后,王兴再次发布内部邮件,宣布此前整合的美团平台、到店事业群、到家事业群和基础研发平台将合并成为“核心本地商业”板块,王莆中出任核心本地商业CEO。

王兴在财报分析师电话上肯定了多次调整的效果,并表示美团希望通过这样的调整来覆盖到本地服务的所有场景和类别,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特别是核心本地商业和到店,酒店及旅游等板块之间实现更好的协同效应,进而更好的满足消费者需求,更好的去夯实的平台供给”。

“我们仍在进行组织结构的调整,还处于这个过程之中”, 电话会上王兴强调,坚持调整为的是更好地支持和整合核心本地商业板块。

海外扩张对长期增长重要

除了本地生活的调整外,美团的国际化拓展也在近期备受关注。

据市场调研机构Measurable AI发布的最新数据,按照2024年3月订单数量计算,美团在中国香港的外卖业务KeeTa订单量市占份额达到44%,另外两家外卖平台Foodpanda、Deliveroo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5%、21%。

Measurable AI指出,KeeTa作为香港外卖市场的新进入者,对刺激香港外卖市场的健康增长起到正面作用。数据显示,2024年Q1相比2023年Q1,香港市场的线上食杂外卖需求取得了显著增长,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40%,商品交易总额(GMV)同比增长约22%。

“KeeTa在香港的成功有其必然性。”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此前接受财联社记者表示,美团凭借其在国内市场积累的丰富经验,对消费者需求有着深刻洞察。而将这种洞察应用到香港市场,通过优化服务、提升用户体验等措施,迅速赢得消费者青睐。

在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看来,通过在香港市场的成功布局,美团可以进一步扩大其市场份额,提升品牌影响力,并为未来的全球化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前王兴也曾明确香港的业务试点是国际化探索的第一步。在王兴看来,香港从文化、语言到金融设施等基础环境都与内地有相似之处,适合作为境外业务的首发地,为未来进军国际作准备。

在香港大获成功的同时,日前有市场消息称,美团或将于未来几个月在中东上线国际外卖平台KeeTa,而沙特阿拉伯的首都利雅得将是首站。

“过去一年时间在香港取得了非常不错的进展,让我们非常有信心,进一步去进行海外扩张。”王兴在财报业绩电话会上坦言,此前在中东没有推出任何的产品和服务,还研究了其他一些市场包括欧洲国家和东南亚国家,在评估的中东或者海湾国家时看到了更大的潜力。

“必须强调的是,我们目前处于海外扩张的早期探索阶段,但毫无疑问海外扩张将成为我们长期增长非常重要的一块。”对于美团的国际化的布局,王兴在分析师电话上表示,美团将以非常审慎的态度来探索海外扩张,在财务方面也会保持自律,而不是一味砸钱。也就是说,美团选择进入潜在的新市场时会有不同的标准来进行全盘分析,包括市场的开放状态、服务的渗透率,此外包括竞争格局以及平均的产品价值和成本结构等等。

港股动态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