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系统成本大幅下降、应用场景逐步丰富 行业预测2025年燃料电池车销量将超五万辆
①今年1-4月,我国燃料电池车销量同比增长8.4%,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预计,今年我国燃料电池车销量有望接近1万辆。
                ②近年来我国燃料电池的设计水平、工艺技术和制造能力有长足进步,电堆关键材料和核心部件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③地方政府也在推进氢能高速公路等模式的创新和探索。

财联社6月6日讯(记者 徐昊)随着氢能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应用场景的扩展,氢能产业正迎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燃料电池车则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氢能终端应用。

在6月5日举办的2024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资深专家咨询委主任、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张晓强表示,去年我国燃料电池车销量达到5800辆,同比增长72%。其中燃料电池重卡销售3653辆,同比增长48.2%,占全部新能源重卡销量的10%以上,创历史新高。同时,去年我国累计建成加氢站407座,当年建成62座,数量居世界之首。

数据显示,今年1-4月,我国燃料电池车销量同比增长8.4%,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预计,今年我国燃料电池车销量有望接近1万辆。

“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应用场景已从早期单一的公交领域应用向客运班车、城市物流、冷链运输、渣土转运、市政环卫、倒短运输、公务用车、共享出行等多场景应用拓展。”多位参加2024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的业内人士认为,之所以我国燃料电池车辆市场渗透率不断提高、商业化程度进一步加强,在于在政府层面、供应链成本、产品技术等方面持续实现突破迭代。

技术层面,近年来我国燃料电池的设计水平、工艺技术和制造能力有长足进步,电堆关键材料和核心部件性能得到显著提升,一些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关键零部件性能指标已经可以满足实际运行需求。

“从过去的关键部件和整个系统本土化不健全或者相对空白,到目前基本打通了关键材料和核心部件,到整个系统技术突破和供应链完善。”重塑能源董事长兼总裁林琦举例表示,初期,燃料电池系统功率在30-60千瓦,而今天国内技术已普遍超过200千瓦,功率密度同时大大提升。

在欧阳明高看来,我国商用车燃电系统性能在额定功率、最高效率、质量功率密度等指标均有大幅提高,大功率、高效率的系统不断涌现。“目前中国已形成涵盖氢能的制、储、运、加全产业链完整产业生态。”欧阳明高表示。

伴随着技术攻坚的突破,燃料电池车的系统成本也在持续下降,推动燃料电池车在各典型应用场景的替代率持续提升。中汽协数据显示,2023年燃料电池系统成本下降到每千瓦3000元,较2020年降低80%。

“氢燃料电池车现在价格约是传统能源车的二倍,我们目标在2025年能够做到1.2倍左右。”林琦表示。亿华通相关人士则告诉记者,“燃料电池到2030年预计可以降到每千瓦200元,氢燃料电池车的价格将低于纯电动车,甚至接近燃油车的价格。”亦有不少行业人士预测,氢燃料车辆成本有望在2025年大幅下降,在更多区域实现应用推广。

在政策层面,2020年,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开启对氢燃料电池汽车“以奖代补”,并先后批准了包括上海、北京、广东、河北、河南在内的五大试点城市群。今年4月,财政部发布关于提前下达2024年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预拨款达到11.4亿元,其中包含对符合条件的城市开展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攻关和示范应用给予奖励。

除中央“以奖代补”政策外,地方政府也在推进氢能高速公路等模式的创新和探索。今年2月,山东省率先发布《关于对氢能车暂免收取高速公路通行费的通知》,自2024年3月1日起,对本省高速公路安装ETC套装设备的氢能车辆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费,试行二年。4月,成都市公开征求意见,拟对行驶成都多条高速安装使用ETC装备的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经备案后免除高速公路通行费。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氢能高速模式模式有利于燃料电池重卡等车型的推广,预期将有更多城市跟进。

国金证券研究报告称,现阶段,一方面上游制氢端开始大规模供应;另一方面,加氢站数量达到400余座,此时燃料电池汽车应用阻力下降,近两年推广将大幅提速。此外,针对性政策的不断落地也将加速推广。

欧阳明高预计,到2025年预计运行的燃料电池车辆将达到5万辆以上,2035年将突破100万辆。

汽车大新闻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