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
AI赋能千行百业 广东将打造国内领先算力网络 还定下智能终端产量目标
科创板日报 宋子乔
2024-06-06 星期四
原创
①提出探索存算一体、类脑计算、芯粒、指令集等芯片研发与应用,推动面向云端和终端的芯片应用;
②智能终端包括面向B端的人形机器人、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无人出租车,也包括面向C端的手机、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
③与其他省市的方案相比,广东对于AI手机和AI PC产业相当重视。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关注

《科创板日报》6月6日讯(编辑 宋子乔) 为加快人工智能向新质生产力转变,今日,广东省发布关于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若干措施,从AI芯片生态、智能终端、应用场景等方面给出了最新发展规划

其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全省算力规模超过40EFLOPS,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3000亿元;到2027年,全省人工智能产业底座进一步夯实,算力规模超过60EFLOPS,全国领先的算法体系和算力网络体系基本形成;智能终端产品供给丰富,在手机、计算机、家居、机器人等8大门类,打造100款以上大规模使用的智能终端产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400亿元;聚焦制造、教育、养老等领域,打造500个以上应用场景,各行各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升。

▍剑指人工智能产业底座 AI芯片生态是重点

芯片、软件、算力、算法被视作人工智能产业底座。广东提出,到2027年——

广东将如何建立人工智能芯片生态体系?

文件指出,要建设适配芯片的开发生态,面向家电家居、安防监控、医疗设备等,加大高性能、低功耗的端侧芯片开发生产。鼓励企业通过集成处理器、射频通信、智能传感器、存储器等,推进通信、显示、音频等模组研发。

培育芯片创新发展生态,探索存算一体、类脑计算、芯粒、指令集等芯片研发与应用,推动面向云端和终端的芯片应用,推广高性能云端智能服务器。

▍发展智能终端产品 给出AI手机/计算机产量目标

文件涉及的智能终端既包括面向B端的人形机器人、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无人出租车,也包括面向C端的手机、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且对AI手机/计算机、新能源汽车这三类产品给出了明确的产量目标。广东提出,到2027年——

其中提到,创新操作系统打造人工智能手机,支持操作系统深度融合高效低损的轻量化大模型,推动端侧模型算法与架构的应用和创新。支持企业在AI OS上结合多模态自然交互技术,增强实时交互能力、拓展手机应用场景,打造个人专属数字助手;

部署专属模型打造人工智能计算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学习用户个人数据和习惯,形成端侧不出端、不上云、可迁移、可继承、可成长的个人本地知识库,结合模型压缩等轻量化技术,形成个人专属模型和新型智能生产工具。

另外,广东还立足工厂、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等多个应用场景,提出打造智能融合应用新引擎。

据《南方日报》此前报道,当前,广东正全力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布局建设广州、深圳两个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如在深圳,智慧交通、城市治理、人居生活、智慧商业……市民日常生活的场景,几乎均有城市级标志性项目落地。

AI依然是各省市未来数年内的重点发展任务。广东之外,日前多地给出了新规划——

6月3日,陕西省工信部大数据产业处正式发布《陕西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以下简称《方案》);

5月20日,在成都市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上,《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 年)》印发……

从各省市的文件中可以看出,算力、应用是两大抓手。

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省市的方案相比,广东对于AI手机和AI PC产业相当重视

这或许与其产业特色有关,广东是国内消费电子重镇,广东省工信厅电子信息处副处长王有亮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广东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连续32年位居全国首位,手机、无人机等电子信息产品产量均位列全国第一,特别是智能手机领域,广东是全国乃至全球主要的手机生产制造基地,全球每卖出三台手机,其中就有一台来自于广东制造。

从产业发展进程来看,微软等头部厂商陆续上线新一代终端产品、苹果IOS18推出增强AI功能一系列标志性事件发生,端侧AI时代有望加速到来。

中国银河证券近日发布研报称,AI应用的落地离不开终端,端侧AI凭借其优势已成为AI大模型在端侧的加速落地的载体,持续看好端侧AI产业链投资机会。

中信证券表示,展望2024年下半年,判断A股科技板块将依然围绕AI主线展开,LLaMa 3、GPT4-o等海外大模型竞备升级,国内科网公司、初创公司群雄逐鹿,多模态迭代、端侧部署能力的提升将加速应用端的落地速度,重点关注算力领域、AI应用落地以及智能终端的迭代。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新闻
抄底成功
相关企业家
联系Ta
联系企业家
为保护双方个人信息请联系您的专属助理进行接洽
我再想想
点击复制
复制成功,请去微信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