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光伏龙头深陷停产风波 “关税大棒”压力下 出海业务走向何方|深度
①隆基绿能、天合光能、阿特斯针对停产传闻作出最新回应;业内专家认为,借道东南亚出口美国受阻,且东南亚光伏产能成本昂贵,停产观望或是合理选择;
                ②业内人士表示,长远看确实可以考虑向其他地区转移,但不建议往美国和墨西哥转移,政治风险太大,可以考虑中东等一带一路沿线。

《科创板日报》6月6日讯(记者 余佳欣 邱思雨 实习记者 任思莹) 东南亚光伏厂商深陷停产风波。

近期,两大龙头隆基绿能、天合光能的东南亚工厂双双传出停产消息。对于相关传闻,隆基绿能方面回应《科创板日报》记者称,目前行业环境错综复杂,公司持续对全球光伏市场和政策等关键因素进行洞察和研判。同时,为了实现敏捷智造模式的广泛推广,公司持续推动全球基地工厂的数字化升级和技术改造,因此出现不同区域基地的生产计划调整。

隆基绿能方面进一步表示,在此期间,该公司采取跨基地支援、排班轮休等多种措施,将生产计划调整对员工的影响降至最低,并依法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后续公司将根据市场变化和升级改造进展适时调整排产。

天合光能方面则表示,“公司在泰国和越南的产能即将进入停产检修状态,这个检修每年的年中都会有。”

不过,该公司也坦言:“美国市场的需求受到一些政策环境影响,短期会有一些波动。公司会依据行业和市场的情况,对生产计划进行动态的、最优的调整。”

阿特斯证券部人士则表示,“具体情况我们这边也不太清楚,目前来看还是一切正常的,没有放出什么特别的通知。目前公司在泰国、越南等地都有工厂。”

截至今日(6月6日)收盘,隆基绿能、天合光能两家公司股价双双下跌,隆基绿能跌超6%。

▍“关税大棒”影响几何?

究其原因,今年5月,美国宣布,对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晶体硅光伏电池发起双反调查。据美方统计,2023年美国自各涉案国家进口被调查产品的金额分别约为:柬埔寨23亿美元、马来西亚19亿美元、泰国37亿美元、越南40亿美元。

SEMI中国光伏标准委员会联合秘书长吕锦标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这是直接对东南亚产光伏产品的‘双反’,无论是否全产业链在东南亚,只要是电池或组件,都是限制范围。申请书上的倾销幅度超过100%,裁定后税率将会很高,没办法出口美国。”

那么,相关产品借道东南亚出口美国一路受阻后,会对光伏厂商产生多少影响?

据隆基绿能2023年年报,其马来西亚2.8GW组件、越南3.35GW电池等项目按期逐步投产,马来西亚6.6GW硅棒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天合光能在泰国和越南建设有光伏产品生产制造基地,拥有6.5GW的拉晶切片、电池、组件一体化产能。

不难看出,两者均在东南亚布局了GW级产能。而东南亚亦是此前中国光伏企业出海浪潮下的重要布局阵地之一。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中国已有近20家光伏企业通过合资、并购、投资等方式在东南亚地区布局光伏生产。“关税大棒”的压力下,中国光伏厂商的营收、利润亦受此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东南亚地区的光伏产能成本十分高昂。吕锦标指出,东南亚建厂、生产用的设备,材料及配套均来自中国,且产线已经老旧,成本相对高。

“此前,美国对中国光伏双反,没办法只能取道东南亚,成本高但可控,政治风险也可控。”吕锦标进一步表示,现在或许应该暂停生产,观望后续。

不过,从东南亚进口的光伏产品占到美国市场的80%以上。“关税大棒”挥舞之下,美国市场也会遭受不小的冲击。

吕锦标指出,在美国本土产能无法满足装机需求的情况下,会引发美国市场价格高涨,同时抑制各洲的装机目标。另外,美国及韩国等企业在东南亚也有出口美国的产能,如何豁免,是WTO规则难以操作的。

“说不定到时候又不得不放开口子,比如两年前对东南亚反规避调查的措施就因此延后执行。”吕锦标分析道。

▍行业“内卷”加剧 中东或成出海“答案”?

现下行业“内卷”加剧,从硅料到组件的光伏全产业链承压。因此,停下成本昂贵的东南亚产线,或成合理选择。

“目前中国光伏存在的问题不是市场需求问题,无论国内还是国际市场都是同比增长的。目前最迫切、最严重的问题是投资过热引发竞相杀价卖组件,全产业链亏损,已经亏现金流。”吕锦标表示,龙头企业已连续亏三个季度,不应该再压价争市场,应该考虑压负荷,减少亏损。

今年5月,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会议指出,加强对于低于成本价格销售恶性竞争的打击力度,鼓励行业兼并重组,畅通市场退出机制。

现下,重塑光伏产业生态,合理布局产能已成为业内的重要议题。

中信证券分析师华鹏伟指出,光伏价格触底,供给见顶,存量产能受技术迭代、成本差异、库存积累、财务压力等因素推动下,落后产能有望加速出清,行业供给格局重塑有望带动产业链迎来曙光。

对于出海趋势,SEMI中国光伏标准委员会联合秘书长吕锦标表示,“长远看确实可以考虑向其他地区转移,如:可考虑中东等‘一带一路’沿线。”

在吕锦标看来,政治风险是中国光伏企业出海所首要考虑的因素。“中东政治风险较低,另外光伏企业也需要寻求强力资本的合作,‘不要单打独斗’。”

总体来看,中东地区或成光伏出海的“答案”之一。

近年来,沙特、阿联酋、土耳其等国家光伏迅速发展,政府通过电价补贴政策、大型投标计划等积极推动能源转型。据国金证券研究所统计,中东多个国家提出了可再生能源装机及光伏发电目标:

今年5月底,晶科能源CEO陈康平接待沙特NEOM CEO一行,探讨了光伏、储能、氢能等领域的项目合作。

国内协鑫科技、天合光能等公司均在中东有产能布局、天合光能在阿联酋规划建设5万吨硅料、30GW晶体硅片和5GW电池组件,分三期建设;协鑫科技规划建设12万吨硅料项目。

国金证券分析师姚遥指出,中东地区光照资源充足,政府不断推出大型标案,叠加组件价格下降带来经济性,预计2024年中东地区光伏需求将快速增长。

光伏 出海洞察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