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实测!部分银行收紧超风险评级申购公募基金:上线“双录”、增加年龄限制、无法直接购买
①不建议投资者进行超风险评级购买产品,虽然有些高风险产品收益高,但也存在一定的高风险性。
                ②有银行不能在超风险评级的情况下直接申购公募基金。仅在询问客服人员后才告知可进行重新测评,测评等级达标后再购买。

财联社6月5日讯(记者 高萍)部分银行对超风险评级购买公募基金进行了收紧。财联社记者从多家银行获悉,有银行手机自助渠道新增双录功能,增加对年龄的限制,也有银行在超风险评级情况下不能直接购买公募基金,亦无重新测评提示。不过,也有多家银行在签署风险不匹配警示函,或在提示风险选择确认投资后,可继续操作购买。

多位银行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通过一些措施增加超风险评级购买公募基金条件等,主要是加强风险提示,降低投资者风险。多家银行客户经理亦提示,一直以来不建议投资者进行超风险评级购买产品,虽然有些高风险产品收益高,但也存在一定的高风险性。

部分银行超风险评级购买公募基金收紧

部分银行超风险评级购买公募基金的条件趋严。财联社记者从一家股份行客户经理处获悉,该行超风险评级申购公募产品自助渠道新上线双录功能。

该行客户经理具体介绍,对于银行理财产品而言,超风险评级不可购买。基金风评超风险购买规则为,风险承受能力评估结果为A1级别,在购买风险等级为R2及以上产品时,系统会提示不允许购买高于其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风险承受能力评估结果为A2、A3、A4级别,超风险暂不限制。

另外,“目前该行柜台、个人银行PC版等渠道不支持超风险购买公募基金,手机银行如超风险购买公募基金时,也需要风险评测或双录确认,券商集合理财和私募信托类不可超风险购买。”上述客户经理介绍。

据了解,上述双录确认为录音录像确认,手机银行超风险交易公募基金流程嵌入自助双录环节的功能,为2024年4月16日晚间上线。在此之前,超风险评级购买公募基金则有“取消购买”、“风险评测”两项选项提示。

另外,据介绍,上述银行自3月21日起,禁止老龄投资者(65岁及以上)超风险交易公募基金。关于基金交易对年龄的要求,一家银行客户经理介绍,从2016年7月7日起,基金交易对年龄的要求为,18岁(不含)以下只能购买风险等级为1至3级的产品,不得购买产品风险等级为中高风险和高风险的代销产品;18岁以上(含,上不封顶)可购买风险等级为1至5级的产品,65岁(不含)以上客户不得认购除公募基金以外的产品风险等级为中高风险和高风险的代销产品。

也有股份行表示,该行不支持超风险评级购买公募基金产品,需要在测评等级内申购。该银行手机银行APP显示,当购买公募基金产品超过风险等级后,下一步操作的按钮有“取消”和“查看风测结果”两项,不能在超风险评级的情况下直接申购公募基金。仅在询问客服人员后才告知可进行重新测评,测评等级达标后再购买。

银行客户经理:不建议超风险进行资产配置

不过多家银行在进行签署相关风险说明或者确认继续投资后,可正常购买。如,一家大行手机银行APP显示,若超风险评级购买基金,则有风险不匹配警示函,提示投资者购买该产品或服务可能导致承担超出自身承受能力损失以及不利后果,而在签署投资者确认书后,可购买超风险评级的基金产品。

还有一家银行客户经理也表示,若风险评估结果与选择的产品风险等级不匹配,该行系统会提示“您拟投资的产品风险等级超过您最新评估的风险承受能力,可能出现本金损失或超出您风险承受能力范围的损失。您是否要继续投资?”选择“确认”即可继续操作购买。

也有银行提示重新进行风险等级评估。一家股份行工作人员介绍,购买基金时,必须进行过风险承受能力测试,风险测试有效期为1年,到期后需要重新测评。客户风险等级小于产品风险等级,会提示风险测评更新。

但多家银行客户经理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不建议超风险评级购买公募基金产品。一家银行理财经理表示,一般并不建议超风险购买产品。她表示,一般而言,有些客户只是看到了产品的高收益,但是并不了解风险性。另一位银行客户经理直言,一直不建议客户超风险进行资产配置,“如果购买超风险产品,风险过大,建议不要冒险。”

大金融 银行业动态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