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
纳芯微:考虑探索新的市场机会 将继续关注外部投资并购|直击业绩会
科创板日报记者 郭辉
2024-06-04 星期二
原创
①纳芯微方面表示,2023年汽车电子领域整体需求稳健增长,消费电子领域景气度改善,但工业市场和光伏、储能市场仍处于去库存阶段;
②纳芯微董事长王升杨表示,今年公司将继续通过对外投资布局,寻找优质并购标的,快速实现产品品类和市场方向的拓展。
直击科创板业绩说明会
聚焦科创板,直击上市公司业绩说明会。
关注

《科创板日报》6月4日讯(记者 郭辉)“今年,公司将继续在汽车电子、泛能源等核心市场巩固并扩大市场份额,同时会探索新的市场机会,在车身电子、热管理和智能驾舱等领域,实现对头部客户的突破。”在纳芯微今日(6月4日)举行的业绩会上,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升杨回答《科创板日报》记者提问时如是称。

据了解,过去一年受市场竞争以及下游需求疲弱影响,纳芯微产品价格整体承压,销售量同比上升但营业收入同比下降。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1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1.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5亿元,同比下降221.85%。

纳芯微方面表示,2023年汽车电子领域整体需求稳健增长,消费电子领域景气度改善,但工业市场和光伏、储能市场仍处于去库存和逐步恢复阶段。不过,关于今年第二季度以来的市场需求和行业库存变化,纳芯微在业绩会上并未向投资者作进一步回复。

据该公司今年4月接受投资机构调研时表示,从今年目前情况看,下游大部分行业的库存去化接近尾声,开始逐步走向恢复增长的转变,其中消费电子是最早走出去库存影响的领域,接下来是汽车和工业等市场,目前受库存影响比较明显的是光伏和储能领域,光储市场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将有所恢复。

纳芯微单季度营收已实现连续三个季度环比增长。今年一季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2亿元,环比增长16.89%。

但在模拟芯片价格何时见底的问题上,纳芯微在今年四月接待投资机构的业绩说明会上透露,由于过去几年行业对模拟芯片的扩产比较激进,市场竞争激烈的状态可能还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

该公司表示,其正在积极匹配价格策略以稳固或者增加市场份额,“远期来看,公司会不断完善自有核心能力建设,比如说成本管控能力,提升公司经营效率来面对市场竞争,同时也在积极规划更加差异化和创新性的产品。”

关于今年的新产品研发及量产计划,据该公司介绍,传感器方面,今年会陆续推出包括磁角度和磁开关传感器产品在内的新产品,预计磁轮速传感器产品会在远期贡献营收增长;用于消费家电类产品的水位测量的压力传感器产品处于在研阶段,远期看公司也在规划用于汽车的侧面碰撞压力传感器的品类。

信号链方面,该公司汽车热管理专用的处理器芯片产品今年开始有营收贡献,远期看在专用SoC领域还在陆续规划新的产品;通用信号链产品陆续有更多的新品发布,公司在接口品类方向下一步的重要方向是车载音视频相关的接口产品。电源管理方面,会不断丰富车载马达驱动相关的产品;公司第一款高边开关产品也即将量产,后续会不断在高边开关市场里面做更多规格和型号的产品,快速将该方向的产品补全。

在海外市场,纳芯微已在日本、韩国、德国等关键地区设立了分支机构,完成了海外销售团队的搭建,并尝试扩大海外市场份额。报告期内,该公司境外收入占比为12.35%,较上年提升约2.2个百分点。

2023年7月,纳芯微宣布拟以现金方式收购芯片公司昆腾微股权;同年8月,纳芯微公告称,已与昆腾微共计30名股东签署了《意向协议》,拟通过现金方式收购昆腾微30名股东合计持有昆腾微67.60%的股权。

近一年时间过去,该股权收购项目后续再未有过更多进展披露。今日(6月4日)的业绩会上,有投资者就以上事项向纳芯微董事长询问最新的情况,但公司方面未作出正面回应说明。

除收购模拟芯片商昆腾微,纳芯微2023年整体的对外投资动作频繁。据王升杨介绍称,该公司内部主要由子公司苏州纳星进行产业投资业务,2023年已与元禾、华业、苏州聚源、小米等业内知名投资机构成立合作基金,围绕集成电路、半导体及其上下游产业相关领域投资了70余个项目。据了解,该公司去年还曾与禾迈股份一同联手,向一家碳化硅器件商中瑞宏芯进行了近亿元人民币规模的产业投资。

王升杨表示,今年该公司将继续通过对外投资布局,寻找优质并购标的,期待在行业下行的窗口期内,通过行业资源的有效整合,快速实现产品品类和市场方向的拓展。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新闻
抄底成功
相关企业家
联系Ta
联系企业家
为保护双方个人信息请联系您的专属助理进行接洽
我再想想
点击复制
复制成功,请去微信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