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财联社汽车早报【6月3日】
①财政部下达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64.4亿元。
                ②工信部调整享受车船税优惠的节能、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
                ③特斯拉回应“单踏板模式被禁”传言:不影响现有产品和功能。

财政部下达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64.4亿元

财政部日前下达2024年财政贴息和奖补资金64.4亿元,用于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中央财政补贴资金预拨。

财联社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对车市的拉动效果将逐步显现。

工信部调整享受车船税优惠的节能、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

6月3日,工信部宣布对享受车船税优惠的节能、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进行调整。调整涉及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纯电动客车以及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客车的技术标准。其中提到,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纯电动续驶里程应满足有条件的等效全电里程不低于43公里。纯电动客车(不含快充类纯电动客车)续驶里程不低于200公里。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客车纯电续驶里程不低于50公里。

财联社汽车:车船税优惠正在对新能源汽车技术提高和市场的普及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福州智能网联车路云一体化启动区示范建设项目公示

6月3日,福建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显示,福州智能网联车路云一体化启动区示范建设审批类项目公示,福州成为继北京之后第二座在车路云协同方面有大动作的城市。

财联社汽车:国内车路云一体化的大工程已然启动,其他城市陆续跟进后,车路云一体化产业规模有望达千亿元。

特斯拉回应“单踏板模式被禁”传言:不影响现有产品和功能

6月3日,对于近期市场上关于特斯拉单踏板模式或被禁止的传言,特斯拉方面回应称,这项标准目前尚未正式发布和实施,不影响现有的产品和功能。近期,工信部就一项强制性国家标准《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实验方法》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涉及对新能源汽车能量回收制动功能应用条件的变化。对此,市场上有声音认为,特斯拉单踏板模式或许将被禁止。

财联社汽车:“单踏板模式”造成的事故屡有发生,而汽车安全是最不容忽视的问题。

奇瑞集团5月汽车销量18.9万辆 同比增长35.5%

6月3日,奇瑞控股集团发布销量快报,5月,集团销售汽车188,556辆,同比增长35.5%;其中出口92,481辆,同比增长20.4%;新能源销量42,733辆,同比增长279.3%。1-5月,累计销售汽车900,209辆,同比增长51%。

财联社汽车:奇瑞集团在海外市场表现强劲。

百度地图真车道级导航即将上线特斯拉

6月3日,百度地图在其官方微博透露特斯拉百度地图V20最新进展,并公布特斯拉百度地图V20版本测试视频。视频显示,百度地图V20在特斯拉车机上实现3D车道导航、实时红绿灯、摄像头提醒、压线提醒、公交车道提醒、超速提醒、路口实景导航等功能。

财联社汽车:百度和特斯拉进行深度地图合作被认为是为FSD进入中国铺路。

蔚来创新业务集群多部门更名 乐道事业部设16个区域公司

6月3日据媒体报道,蔚来发布内部邮件称,根据业务和组织发展需要,宣布进行相关组织调整。其中,创新业务集群各部门变化为:“战略新业务I”更名为“乐道事业部”(OV);“战略新业务II”更名为“芯片研发”(CD);“战略新业务III”更名为“Firefly 事业部”(FY) ;“战略新业务IV”更名为“手机业务”(NP);除上述名称调整外,创新业务集群各部门负责人及汇报关系保持不变。同时,蔚来子品牌乐道亦发生调整,在乐道事业部内设置十六个区域公司,定位为二级部门,负责区域内乐道品牌推广、渠道布局、门店日常管理及销售结果达成等工作,区域公司总经理均向夏庆华汇报。

财联社汽车:随着乐道品牌发布,Firefly的推出也进入倒计时。

哪吒汽车印尼工厂正式开启本地化量产

6月3日,据哪吒汽车消息,2024年5月31日,印尼电动汽车制造商PTNETA Auto 以CKD形式正式开始本地化生产。位于西爪哇勿加泗的PT Handal Indonesia Motor(HIM)为哪吒汽车的最新车型NETA V-II进行了初步组装。

财联社汽车:今年1-4月,哪吒汽车累计出海销量超1.3万辆,在造车新势力品牌中位列第一。

日本多家车企存在违规行为 政府暂停部分车型出货

6月3日,据日本国土交通省发布的消息,鉴于日本大发工业等公司在获取汽车和发动机量产所需型号认证的过程中接连发生违规行为,日本国土交通省指示共85家汽车生产公司调查是否存在类似情况。截至5月底,在丰田汽车、马自达、雅马哈发动机、本田技研工业和铃木共5家公司在车辆性能测试等方面存在不当行为。国土交通省表示,已指示丰田、马自达和雅马哈发动机等公司暂停部分正在生产的汽车和摩托车的出货,并要求相关公司对消费者做出详细说明。今后将结合现场检查以及相关结果,基于相关法规进行严肃处理。

财联社汽车:近年来,日本制造业质量丑闻层出不穷,涉及汽车、钢铁、化工等诸多领域。

(财联社记者 徐昊整理/点评)

财联社汽车早报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