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顺丰赴港上市获证监会备案 继续去国际市场找增量!
①此次备案申请通过,意味着顺丰控股赴港上市迈出关键一步。如果最终成行,顺丰控股将成为国内第一家实现“A+H”两地上市的快递公司。 
                ②2023年8月,顺丰控股曾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如今已经失效。

财联社6月3日讯(记者 徐赐豪),顺丰在港上市终于有了新进展。

6月2日顺丰控股发布公告称,近日收到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的《关于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以下简称“备案通知书”),备案通知书显示,顺丰控股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获得中国证监会备案,该公司拟发行不超过6.25亿股H股并在联交所主板上市。

此次备案申请通过,意味着顺丰控股赴港上市迈出关键一步。如果最终成行,顺丰控股将成为国内第一家实现“A+H”两地上市的快递公司。2023年8月,顺丰控股曾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如今已经失效。至于顺丰方面何时向港交所再次提交申报,财联社记者多次致电顺丰董秘办方面,一直无人接听。

截至今日收盘,顺丰控股微涨1.09%,报收37.25元,市值1823亿元。

顺丰港股上市获中国证监会备案

根据备案通知书,顺丰控股拟发行不超过6.25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在顺丰控股完成境外发行上市后15个工作日内,应通过中国证监会备案管理信息系统报告发行上市情况。

备案通知书显示,若顺丰控股自该备案通知书出具之日起12个月内未完成境外发行上市,拟继续推进的,应当更新备案材料。

公告中顺丰表示,要想申请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 股)并上市,还需取得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等相关政府机关、监管机构、证券交易所的批准、核准,故该事项仍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将根据该事项的进展情况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023年8月1日,顺丰控股曾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推进国际化战略、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升国际品牌形象、提高综合竞争力,计划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挂牌上市。随后顺丰控股在8月21日向港交所首次提交上市申请。

去年9月2日,顺丰控股表示,已根据相关规定向中国证监会报送了发行的备案申请材料,并获中国证监会接收。在今年2月已经过了6个月的有效期,失效后目前未见顺丰二次申报。

如今在报送约8个月后,顺丰拿到证监会的备案通知书,这意味着向港股上市进程迈出重要一步。根据香港联交所要求,拟上市企业在聆讯前4个营业日之前需取得完成备案程序的通知书。

向国际市场找增量

值得一提的是,据此前顺丰控股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中,在国际业务的未来计划中,顺丰提到三点:提升在亚洲(特别是东南亚)的物流服务及网络覆盖;有选择性地进行战略举措,包括并购、战略联盟、合资企业或其他少数投资。顺丰尤其强调,“全球十大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在过去十年中完成或公布的并购交易超过70宗”;升级洲际物流网络和基础设施。

顺丰控股董事长王卫曾在去年8月17日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表示,赴港上市是出于国际化的长远考虑,最主要目的是利用全球化资本,实现规模快速扩张。因为很多巨头都是快速扩张形成规模,顺丰要走的路也一样,需要一个国际化的资本平台。

虽然2023年受国际货运及代理业务受到国际空海运需求及价格均同比下行的影响,供应链及国际板块贡献的收入同比下降31.7%至599.8亿元。而此前的2020年至2022年三年的收入分别是131.2亿、399.8亿、899.2亿,每年都翻倍增长。

国际化业务已经为顺丰的业绩贡献增量。根据近期顺丰发布2024年一季度业绩报告,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653.41亿元,同比增长7.03%,实现归母净利润19.12亿元,同比增长11.14%。一季度业绩报告中顺丰方面特别提到,受益于国际空海运需求回稳及运价同比提升,以及不断开拓供应链及国际市场,供应链及国际板块收入同比增长6.40%。

不过,在顺丰瞄准海外市场的同时,京东、菜鸟、极兔等物流巨头也在抓紧布局。

今年1月,京东物流与英国最大包裹投递商之一Evri达成战略合作,双方联合打造覆盖中英的双向物流服务。近年来,京东物流已经在全球拥有近90个海外仓、保税仓、直邮仓,物流供应链服务覆盖全球多数国家和地区。

另据阿里日前发布的2024财年财报,财报显示,菜鸟2024年财年营收同比增长28%至990.2亿元。目前菜鸟“全球5日达”的优质服务已经覆盖英国、西班牙、荷兰、比利时、德国、美国、法国、沙特、日本等跨境电商主要市场,“全球10日达”覆盖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快递物流行业专家赵小敏向财联社记者表示,顺丰正在全面国际化,如果实现香港成功上市,将可以利用国内和中国香港资本双向融合的特殊优势,搭建更为国际化的资本运作平台。顺丰也将有更多的机会全面融入全球市场,鄂州机场将有机会与香港机场交换资源,有望打造成行业合作模式的样板。

在赵小敏看来,从国际市场角度,顺丰一方面按照原有的国内模式继续运作,另外一个就是寻找合作伙伴,此外不排除采取一些收购并购的运作模式。

新消费日报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