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此次征求意见稿主要包括14项内容; ②强调支持上市公司向新质生产力转型、联通香港资本市场打通境内外并购资源、支持上市公司开展并购业务“走出去”为该征求意见稿的三大特点。
财联社6月3日讯(记者 闫军)一则盘中问询函直接将朗源股份股价砸向20CM跌停,成为6月开盘第一天略显乏味行情的一声“惊雷”。
6月3日早盘10时39分,朗源股份发布了深交所的年报问询函,半个小时后,股价20CM跌停,截至上午收盘,封死跌停板,最新报价8.11元,成交额8.68亿元,换手率20.34%。
在当前严监管之下,交易所发函并不是新鲜事,但一般会在非交易时间进行相关公告,此次针对朗源股份年报的问询在盘中发布,则较为少见,对此,市场猜测较多,有观点认为这或是监管的雷霆监管的新体现。
最近也还有一则问询在接近开盘时发布。5月22日,岭南股份上午9:26公告了深交所的问询函,当天岭南股份跌停,不过当天龙虎榜数据显示机构席位呈现净买入,并未引发较大关注。
对于今天朗源股份的公布问询函后的即刻跌停,业内人士认为,年报问询是针对公司经营、财务数据问题进行的正常流程,今天的火速跌停也与当下市场过于脆弱,稍有风吹草动,情绪就被放大有关。
深交所问询朗源股份哪些问题?
朗源股份存在哪些问题,让深交所盘中就发布问询函?
从公司公告信息显示,深交所关注的最大问题在于控股子公司的财务造假与关键管理人的资金占用。
一是控股子公司优世联合连续4年财务造假,深交所要求公司对虚假交易具体情况、发现路径说明是否触及深交所关于风险警示、退市相关规定。
二是优世联合关键管理人员张涛涉嫌虚假交易形成资金占用1136.91万元,收购前虚增资产形成资金占用2512.77万元,尽管对财务报表进行了差错更正,但张涛尚未归还。深交所要求公司说明资金占用的形成过程,截至回函日的具体沟通情况,占用资金的归还情况、归还计划等。
控股子公司的麻烦不止于此,朗源股份2021、2022以及2023年的财报均因子公司优世联合未决诉讼事项、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计提减值事项、业绩承诺补偿事项被会计师出具了带强调事项段的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深交所要求公司说明包括“剩余业绩补偿款的具体情况,公司与交易对手方是否已就剩余业绩补偿款的支付安排等达成相关意见,以及公司是否已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利益,若否,请进一步说明未采取法律手段的原因以及如何维护公司及股东利益”等问题。
此外,朗源股份的控股股东新疆尚龙、王贵美合计质押比例占其所持股份的比例为100%,此前公司与杭州东方行知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签署了《表决权委托协议》,将表决权委托给东方行知行使,东方行知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赵征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监管要求公司说明东方行知收购上市公司控制权相关资金的具体来源,东方行知及其合伙人、实际控制人的主要资产情况、资信情况、成立背景、融资渠道等,核查是否存在对外募集、代持、结构化安排或者直接间接使用上市公司及其关联方资金用于本次认购的情形;如涉及杠杆收购,是否符合当前融资相关规则或政策要求,说明如何防范部分股东被动平仓或主动退出可能导致的控制权不稳定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东方行知有俞敏洪的间接持股,也是朗源股份成为炒作标的的一个原因。
1个月股价翻2倍,一线游资章盟主、拉萨天团身影浮现
朗源股份是山东首家农业行业创业板上市公司。公司三大拳头产品为苹果、葡萄干、松子仁。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上,果品加工占比84.28%,服务业占比15.72%。当前市值为38亿元,按照公募的投资范畴来衡量,可以说是微盘股。
从股价表现来看,朗源股份的股价走势与市场的微盘、中小盘走势完全不同。新“国九条”以来,一部分质量差、业绩造假的小盘股频繁被监管,股价也走向低迷。但朗源股份却自4月16日至5月20日期间,从低位的3.44元一路扶摇直上,最高点达到13.9元,股价涨幅一度超过205%,即便在此后开启下跌,截至今天的跌停板价格8.11元,依然有88%的涨幅。
从机构持仓来看,这家小市值公司没有机构参与,前十大流通股东也以个人股东为主。主营业务为农产品,也并没有什么感性的故事可言,为何股价能够在一个月之余的时间内翻倍?
从龙虎榜信息来看,游资炒作或是主因。
自大涨以来,朗源股份在5月6日、8日和16日三次登上龙虎榜,以最近一次龙虎榜数据来看,净买入的前五名中有三个席位是东财拉萨营业部,具体来看,国投证券广州中山大道中证券营业部、东方财富证券拉萨金融城南环路证券营业部、东方财富证券拉萨团结路第二证券营业部分别买入5112.27万元、3950.52万元、3574.72万元。一线游资“拉萨天团”炒作情绪浓厚。
5月8日的龙虎榜中,国泰君安的三个席位包揽了龙虎榜买入金额的第二、第三和第四名,其中,知名游资章盟主的常用席位国泰君安上海江苏路营业部位列买入第三席位,净买入额2224.38万元。
那么,为何游资会盯着上这家做农产品的公司呢?
依然是消息炒作,早在今年5月初,市场消息指出,杭州东方行知将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穿透显示,俞敏洪间接持股东方行知。
这其中的关系是俞敏洪持有天津格图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99%的股权,后者则持有宁波梅山保税港区龙晟行知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50%的股权。而宁波梅山保税港区龙晟行知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持有东方执行的10.16%股权,为第三大合伙人。
市场猜测,朗源股份有可能摇身一变成为新东方概念股,俞敏洪在转战直播间带货后,引发新一轮流量,打上互联网直播标签,农产品能够在大流量平台中获得带货,对公司而言,不论是品牌还是销量都是保障,朗源股份自然成为游资炒作的标的。
不过晚些时候,朗源股份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为东方行知,实际控制人为赵征,东方行知的其他出资方仅为投资人;目前,东方行知没有筹划关于本公司的资本运作等重大事项,且公司与新东方集团不存在股权投资等关系。
随着“新东方”、俞敏洪等概念被证伪,投资者出货也丝毫不犹豫,5月20日以来,股价累计跌幅超过38%。
严监管持续,年内138家公司被实施ST
风险出清自然避免不了刮骨疗伤的短期阵痛。新“国九条”以来,从投资者保护角度出发,监管对市场风险严格管控,正在起着立竿见影的效果。
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显示,截至目前,今年以来已有138家上市公司被实施ST,其中4月12日新“国九条”以来,不到两个月期间,被实施ST的上市公司达到129家。
数量短期增加幅度不少,但是从监管实施ST的原因披露来看,这些上市公司也可谓“劣迹斑斑”,有的公司因重大信息披露违法受到证监会行政处罚,或者因涉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被依法移送公安机关,有的公司则常年财务造假,屡次不改,有的直接被中介机构拒绝出具审计报告。
在业内看来,提升股东的回报,增强上市公司的“可投性”,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根本。这里依然需要厘清的是,严监管并非仅仅针对中小盘。比如,因子公司虚增收入、财务造假长达5年,深圳国资委旗下特发信息在5月12日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简称由“特发信息”变为“ST特信”。
监管也多次强调,退市规则修改着眼于提升存量上市公司整体质量,通过严格退市标准,加大对“僵尸空壳”和“害群之马”出清力度,精准出清劣迹、绩差的风险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