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
发射频次创纪录!“一箭五星”点燃商业航天概念 这些新技术将被验证
科创板日报 张真
2024-05-31 星期五
原创
①星河动力航天公司顺利执行谷神星一号(遥十二)·江南集中区号运载火箭的发射任务;
②此次发射任务搭载包括极光星座01星、02星、河北临西一号卫星在内的五颗卫星;
③天风证券最新研报指出,我国卫星发射成本及卫星建造成本或将进一步降低,低成本卫星制造产业链有望优先受益。
商业航天
“向”天而行,在这里读懂中国商业航天。
关注

《科创板日报》5月31日讯 我国民营商业火箭企业,创下了发射频次的新纪录。

北京时间2024年5月31日7时39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星河动力航天公司(简称“星河动力”)顺利执行谷神星一号(遥十二)·江南集中区号运载火箭的发射任务。而这距离该公司当月29日完成谷神星一号海射型(遥二)发射任务,仅仅相隔了一天。

当日,受此消息影响,航天晨光(600501.SH)、超捷股份(301005.SZ)、天银机电(300342.SZ)、通光线缆(300265.SZ)等多支商业航天概念股纷纷上涨。

据悉,此次发射任务代号为Heros(即英雄之意),任务内容为将包括极光星座01星(复旦信息星)、02星(上海电机学院一号)、河北临西一号卫星、张江高科号卫星、逆水寒二号卫星在内的共计5颗卫星送上太空。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发射任务搭载的5颗卫星,都或多或少承担着一些技术验证任务。

▌通信、光伏……这些技术待验证

例如,复旦信息星质量52千克,将运行在轨道高度535千米、降交点地方时6:00 AM的太阳同步晨昏轨道。据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詹义强表示,进入轨道后,新型材料、通讯技术以及用于自然灾害预警的遥感成像技术,都将在这颗卫星上进行验证。再例如,河北临西一号卫星作为气象遥感卫星将获取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信息,以期弥补传统气象观测手段的不足。具体而言:

通信方面,复旦信息星将在轨开展星间和星地的长时通信验证工作,通过构建激光通信在轨实验平台,以适应不同速度、不同通信方式,以及不同轨道距离下的太空任务需求。

材料方面,詹义强团队研发的光伏新材料将在复旦信息星上验证其抗高能辐射的能力。

光伏领域,光因科技的钙钛矿组件将随火箭一起进入太空,用以收集并分析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太空极端环境下的运行耐受性及效率等数据。

气象观测领域,河北临西一号等卫星搭载GNSS掩星大气探测载荷,以探求在气象观测领域的应用前景。

伴随技术验证的是未来可期的庞大经济效益。据称,此次将于复旦信息星上得到验证的光伏新材料,其成本只有传统光伏砷化镓材料成本的几十分之一。而作为此次测试载荷随火箭一起进入太空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备原材料成本与消耗低等性质,产业链流程缩短,投资额仅为晶硅电池一半。

▌商业火箭发射总量、频次或持续提升

今年以来,我国共完成27次火箭发射任务,其中民营商业火箭公司共发射火箭4次。从发射频次来看,星河动力的谷神星一号无疑在民营商业火箭公司中拔得头筹,在此之前最短的间隔时间为12天,分别来自东方空间的引力一号和中科宇航的力箭一号,其载荷性质涉及气象、遥感以及空间环境探测。

而此次谷神星一号的成功发射无疑显现出,如今商业航天已然成为各领域技术验证的重要一环。此外,当下“G60 星链”“鸿鹄三号”等星座计划备受关注,星座开建同样将拉升火箭运力需求。伴随对未来巨大经济效益的预期,今后商业火箭的发射总量和频次,或许还会继续提升。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自2015年以来,我国商业航天的市场规模一直保持高速增长,2017年至2024年的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预计2024年商业航天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34万亿元。

天风证券最新研报指出,当前我国商业航天或将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期,我国商业卫星产业发展或将进一步加速,火箭发射能力或将日渐提高,同时卫星发射成本及卫星建造成本或将进一步降低,低成本卫星制造产业链有望优先受益。

从投资角度来看,华创证券表示,商业航天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中新兴行业之列,行业蓄势待发,发展正当其时,建议关注商业航天产业链:1)上游制造:航天科技、北斗星通、航宇微、上海瀚讯、航天宏图、创意信息、信科移动-U;2)中游发射与地面设备:航天电器、蓝箭航天、中国卫星、华力创通、海格通信;3)下游应用及服务:中国卫通、亚太卫星、海格通信、北斗星通、航宇微、中科星图等。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新闻
抄底成功
相关企业家
联系Ta
联系企业家
为保护双方个人信息请联系您的专属助理进行接洽
我再想想
点击复制
复制成功,请去微信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