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银行理财Q1已披露城投债持仓6283亿,环比下降11.61%,高评级占比提升
2022年四季度“理财赎回潮”后,理财产品投资资产总规模有较大幅度回落,到2023年四季度规模有所回升,但2024年一季度已披露的债券类资产规模降至23661.81亿元,环比减少7.36%。

根据《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1,商业银行应当在每个季度结束之日起 15 日内、上半年结束之日起 60 日内、每年结束之日起 90日内,编制完成理财产品的季度、半年度和年度报告,定期报告中要求披露当期重仓前十资产。本文梳理了 2021 年二季度至今逐季度银行理财重仓债券类资产情况,重点对 2024 年一季度银行持仓城投债、产业债和二永债规模与结构边际变化进行分析,以供投资者参考。

一、银行理财持仓债券类资产情况

2022 年四季度“理财赎回潮”后,理财产品投资资产总规模有较大幅度回落,到2023年四季度规模有所回升,但2024 年一季度已披露的债券类资产规模降至23661.81 亿元,环比减少7.36%。

债券类资产结构上基本保持稳定,信用债持仓规模占比维持在六成左右。将信用债分为不同发行主体来看,虽然城投债规模占比呈现边际下降趋势,但仍然超过金融债和产业债。金融债在2022 年四个季度的规模均高于城投债,但在2022 年三季度达到峰值后开始回落,2023 年二季度后,城投债的规模开始超过金融债,但近几个季度城投债的规模及规模占比出现下降趋势。

二、重仓城投债分析

城投债方面,根据已披露的持仓数据分析来看,今年一季度城投债规模有所下滑,整体收益率水平较低,信用中枢较上季度有所上移,非重点省份小幅拉久期,重点省份久期策略维持审慎。2024 年一季度已披露的城投债规模为6283.30 亿元,较上季度减少11.61%,分地区来看,仅宁夏、山西等地区城投债规模较上季度有所增加。

分主体评级来看,自2023 年下半年以来,主体评级为AAA 级和AA+级的占比在不断上升,而AA级的占比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分隐含评级来看,2024 年一季度AA(2)及以下城投债占比环比减少1.13%,信用下沉力度有所减弱,不过对宁夏、山西等地区的风险偏好有所上升。分剩余期限来看,已披露的城投债整体呈现拉久期趋势,对重点省份相对谨慎,2024 年一季度北京、吉林等地区的加权平均剩余期限较上季度增幅相对明显。分收益率来看,大部分已披露的城投债的收益率分布在2%-3%,分地区来看,宁夏等地区2024 年一季度的收益率中枢相对较高。

从重仓城投债的主体角度来看,重点省份主体主要集中在重庆和天津,重点省份重仓前十主体的城投债在 2024 年一季度的加权平均收益率较上季度均有不同程度下行,其中万州经开、武清经开等主体的加权平均收益率下行幅度较大(超 50bp);非重点省份主体主要集中在湖北和山东,非重点省份重仓前十主体的城投债在 2024 年一季度的加权平均收益率较上季度也均有不同程度下行,其中西安高新、株洲城建等主体的加权平均收益率下行幅度较大(超 50bp)。

三、重仓产业债分析

产业债方面,根据已披露的持仓数据分析来看,今年一季度产业债规模有所增加,信用中枢较上季度有所上移,重仓产业债呈拉久期趋势。

2024 年一季度已披露的产业债规模为2916.19 亿元,较上季度增加0.13%,分行业来看,2024 年一季度获增持幅度较大的行业为食品饮料、汽车和建筑材料。分主体评级来看,结构分布较为稳定,近两年已披露的主体评级为AAA 级的产业债规模占比始终维持在80%上下。分隐含评级来看,中低评级产业债规模占比有所下降,2024 年一季度AA 及以下占比由上季度的41.51%下降至40.64%。分剩余期限来看,已披露的产业债整体呈现拉久期趋势,其中交运设施等行业在2024 年一季度的长债占比相对较高。分收益率来看,大部分已披露的产业债的收益率分布在2%-3%,其中轻工制造等行业2024 年一季度的收益率中枢相对较高。分是否为永续债来看, 2024 年一季度已披露的永续产业债占比较上季度增加0.43%至29.16%,或有小幅条款下沉倾向。分企业属性来看,民营企业占比呈现下行态势,央国企产业债仍为主要持仓,一定程度上反应银行理财对民企产业债仍持相对谨慎态度。

从规模角度来看,中央国企中的保利发展、地方国企中的山钢集团和民企中的吉利集团获增持幅度较大,分别增加 13.32 亿元、4.83 亿元和6.08亿元,中央国企中的中电投、地方国企中的首开股份和民企中的滨江集团受减持幅度较大,分别减少13.88亿元、2.34亿元和4.30亿元。从加权平均收益率角度看,央国企和民企重仓主体的加权平均收益率较上季度均有不同程度下行,其中滨江集团、厦门建发和山钢集团下行幅度较大(超 50bp)。

四、重仓金融债分析

金融债方面,根据已披露的持仓数据分析来看,今年一季度金融债规模有所下滑,二永债仍为主要配置对象。024 年一季度已披露的金融债规模为5802.49 亿元,较上季度减少4.78%,分券种来看,主要体现在对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的减仓,2024 年一季度已披露的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占比为23.62%,较上季度下降了0.97%,不过根据已披露的数据显示,2024 年一季度银行理财仍然对二永债配置力度较大,合计规模占比接近80%。

从二永债发行主体角度来看,仍以国有行和股份行为主,同时今年一季度城农商行占比也有所下滑,由上季度的28.74%降至27.42%。从二永债剩余期限角度来看,1-2 年、2-3 年二级资本债和1 年以内永续债获增持力度较大,规模占比较上季度分别增加5.54%、6.80%和6.31%。2024 年一季度已披露的金融债规模为5802.49 亿元,较上季度减少4.78%,分券种来看,主要体现在对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的减仓,2024 年一季度已披露的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占比为23.62%,较上季度下降了0.97%,不过根据已披露的数据显示,2024 年一季度银行理财仍然对二永债配置力度较大,合计规模占比接近80%。

银行理财观察 银行理财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