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年内回报最高超25%,红利主题基金业绩与规模双赢,谁在买入?
①从年内看,红利主题基金的业绩表现更为显著,多只产品回报超20%
                ②华泰柏瑞红利低波动ETF、天弘中证红利低波动100ETF等6只相关ETF今年以来规模共计增长近160亿元;
                ③保险公司在红利类ETF基金中的持有金额逐年提升,自2021年以来持有金额增长位居第一。

财联社5月28日讯(记者 沈述红)红利主题基金当下仍表现突出,从年内看,多只产品回报超20%。

与业绩相匹配的,还有规模。据记者统计,不少红利主题场外基金一季度规模增量达到数亿元。ETF产品的规模与业绩的“双向奔赴”则更为显著,华泰柏瑞红利低波动ETF、天弘中证红利低波动100ETF等6只相关产品今年以来规模共计增长近160亿元。

究竟谁在买入?从红利类ETF前十大持有人的持有金额看,除去联接基金,保险、公募、券商、银行等机构的持有金额排名靠前。其中,保险公司在红利类ETF基金中的持有金额逐年提升,尤其是自2021年以来,持有金额增长位居第一。

在多家基金公司人士看来,今年整体宏观经济修复强于去年,带来稳定ROE、具有估值性价比、分红率较高的核心资产可能会有持续的修复机会。在此背景下,红利的投资价值凸显。

红利类产品业绩规模双赢,谁在买入?

5月27日,易方达、华夏、富国旗下中证红利低波动ETF、华宝标普中国A股红利机会ETF等ETF产品,以及工银红利优享、建信改革红利、中欧红利优享等多只红利主题基金均录得正收益。

将时间回溯至年初,红利主题基金的业绩表现更为显著。工银红利优享、中欧红利优享年内回报分别达25.24%、23.71%,中泰红利价值一年持有、中泰红利优选一年持有也分别斩获21.70%、20.63%的正收益。

在这些场外基金中,农银汇理红利、金鹰红利价值两只产品今年一季度的规模分别增长了4.41亿元、3.04亿元,其余规模增长较多的均为ETF联接基金,如工银深证红利ETF联接一季度规模增长了5.32亿元,天弘中证红利低波动100联接、嘉实沪深300红利低波动ETF联接、招商中证红利ETF联接规模也分别增长了2.81亿元、2.77亿元、1.91亿元。

ETF产品的规模与业绩的“双向奔赴”则更为显著。例如,华泰柏瑞红利低波动ETF今年以来收益达17.61%,其规模也从去年底的25.28亿元,飙升至5月24日的80.69亿元,增长了55.41亿元。同期,天弘中证红利低波动100ETF规模增长了31.72亿元,景顺长城中证红利低波动100ETF、易方达中证红利ETF、南方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ETF、华泰柏瑞红利ETF年内规模增长均在10亿元以上。

总的来看,仅这6只红利主题ETF今年以来的规模共计增长了159.34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从红利类ETF前十大持有人的持有金额看,除去联接基金,保险、公募、券商、银行等机构的持有金额排名靠前。其中,保险公司在红利类ETF基金中的持有金额逐年提升,尤其是自2021年以来,持有金额增长位居第一。

“涨价分红防守”逻辑将持续多久?

中欧基金表示,二季度全球市场重新计价美联储未来货币政策的节奏或将引发大类资产的持续高波动,市场受风险偏好影响,短期可能将逐渐步入震荡。基于这种背景,“海外的不确定性与资产重估定价趋势将带动红利和资源品行业走强。”

“短期内红利资产可能韧性更强,中期或回归核心资产。”长城基金汪立表示,这是因为本轮市场从底部开始反弹的过程较为顺利,估值性价比有所回落,可能有资金在这个位置开始获利了结,如果市场发生回调,红利资产韧性将有望凸显。

此外,中期来看,今年整体宏观经济修复强于去年,带来稳定ROE、具有估值性价比、分红率较高的核心资产可能会有持续的修复机会。叠加前面所分析的海外宏观结构性走强的制造业,汪立建议投资者可重点关注红利资产(带有涨价预期的公共事业板块、电力系统等)、核心资产(稳定分红的消费品等)、出海高景气(美国地产链后周期相关行业、新兴市场工业制造设备、全球进出口关键的航运板块等)。

光大保德信基金认为,A股目前资金依然是增量,指数继续持偏乐观态度,继续看好资源品和红利板块,上游受益于库存周期回升,整体投资价值仍然值得期待。红利板块方面,近期央行取消手工贴息,推动了企业和金融机构存款利率的快速下降,而居民依然较偏好固定收益资产,在此背景下,红利的投资价值凸显。

公募基金动态 ETF最新动态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