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
又一地!辅助生殖纳入上海医保 全国铺开或已不远
科创板日报记者 徐红
2024-05-23 星期四
原创
①6月1日起,上海将把12项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涵盖试管婴儿所需大部分技术。
②自去年开始,医保就已经慢慢向辅助生殖技术放开。在上海之前,已有北京、广西、甘肃、内蒙古、新疆、山东等地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未来,预计还有更多省市跟进。
辅助生殖
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当前对辅助生殖的需求增长率依旧较快,2014-2019年,其市场增速均在10%以上。未来,受不孕不育率攀升以及市场对辅助生殖技术的接受程度的加深,可预计辅助生殖市场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根据行业的生命周期理论,结合我国辅助生殖行业产业发展现状可以判断,我国辅助生殖行业产业市场规模增长速度有望维持在10%以上,正处于成长期阶段,市场需求依然可期。
关注

《科创板日报》5月23日讯(记者 徐红) 继北京、广西、内蒙古、甘肃等地之后,又一城市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了医保支付范围。

日前,上海市医疗保障局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健康部门印发《关于将部分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工伤保险支付范围的通知》,明确将12项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涵盖取卵术、取精术、人工授精、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必要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自2024年6月1日起执行。

这12个项目涵盖了试管婴儿(辅助生殖)所需的大部分技术,因此将极大地缓解患者的经济负担。”仁济医院生殖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张婷谈到。她并预期,随着政策落地,一部分试管婴儿需求被释放,预计6月将迎来一个治疗的小高峰

▌12项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上海医保

辅助生殖技术是治疗不孕不育症的重要方法。其中,试管婴儿(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IVF-ET)是需求量最大的辅助生殖技术,指的是在实验室离体环境中完成精子和卵子的受精过程,之后将形成的胚胎移植回女方子宫中的过程。

试管婴儿治疗周期长,收费项目多且昂贵,动辄几万乃至十多万,让不少家庭望而却步。而此次被上海医保纳入支付范围的,大多正是与试管婴儿相关的辅助生殖技术,包括取卵术、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

“通常来说,胚胎移植的成功率与女性患者的年龄有着极大的关系。其中,30岁以下一次胚胎移植成功的概率可以达到70%。超过30岁,这个成功概率就会明显下降,到30%左右。40岁以上,则仅有15%左右。”

“因此,对于高龄特别是40岁以上的女性患者来说,她们可能就需要接受反复多周期的治疗。很多患者起码得做三四次才能成功,导致治疗成本上升。”仁济医院副院长、生殖医学科主任孙贇告诉记者,试管婴儿一个周期的平均治疗费用在4万元左右,而多周期治疗往往就要超过10万元。

据悉,上海开展辅助生殖技术周期数在全国排名第二,每年有超过10万个周期的辅助生殖技术需求。同时,对比全国其他地区看,在上海尝试做辅助生殖技术的人群平均年龄会更高,35岁及以上的高龄生育人群多,因此在生育方面存在困难的患者相对也较多。

“这些‘困难病人’的求医道路比常人更为艰难,所要承担的时间成本和治疗费用也更高。因此,新政策的实施,对于在上海就医的患者,无疑是一大利好。”孙贇说道。

具体来看,此次被纳入上海医保支付范围的12个项目中,甲类项目有5个,乙类项目有7个。参保人使用“甲类”项目时,可以全额纳入报销范围。参保人使用“乙类”项目时,需由个人先负担10%的费用,其余部分列入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就此,上海市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处主任科员刘章进一步向记者解释,“以上海职工医保参保人群为例,取卵术项目每次价格2500元,按甲类支付,在三级医院门诊医保报销比例是70%,医保实际支付1750元。胚胎培养项目每次价格4200元,按乙类支付,参保人先行支付10%的现金,余下3780元在三级医院门诊医保报销70%,医保实际支付2646元”。

据介绍,目前,上海总共有20家开展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其中17家被纳入医保定点,患者在这17家医疗机构进行辅助生殖治疗可以医保报销,包括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瑞金医院、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东方医院、新华医院、长征医院、长海医院等。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医疗高地,在上海寻求辅助生殖技术的人群,有近八成是来自外省市。但不管其参保地是否已经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按照国家异地就医相关规定,即“就医地目录,参保地待遇”,这些患者同样可以根据上海医保目录,回参保地进行报销

▌多地已跟进,辅助生殖技术渗透率望提升

上海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之后,一方面,有望吸引越来越多的患者来上海就医,更重要的是,还可能会促使其他地区加速跟进,进一步推动辅助生殖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医保就已经慢慢向辅助生殖技术放开,在上海之前,北京、广西等地已经纳入,接下来浙江应该也快了,预计今年全国各地都会陆续纳入。”一位投资人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

记者注意到,今年3月底,浙江省医保局已经起草《浙江省医疗保障局关于公布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及医保支付政策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据《征求意见稿》,浙江拟设立精子优选处理等17项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并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其中,12个项目拟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同样涵盖取卵术、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试管婴儿中花费较高的环节。

在此之前,北京是最早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的地区。2022年,北京市医保局将体外受精胚胎培养等辅助生殖技术项目进行了统一定价。2023年7月1日起,正式将16项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甲类报销。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除北京和上海以外,还有广西、甘肃、内蒙古、新疆、山东、江西等地已明确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但在政策执行上,各地规定略有差异。

例如,甘肃、广西、内蒙古、江西等地对符合治疗条件的参保人员,都做出了每个治疗性辅助生殖医疗服务项目及相关加收项目可享受医保报销“两次”的限制要求

而此次上海则是对“取卵术”等5个项目进行了限定支付,即限定同一家医疗机构进行医保报销的次数不能超过三次

对此,上海市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处副处长吕大伟表示,“三次”的设定,经专家论证,同时又考虑到了上海高龄女性患者较多的特点。数据显示,一次取卵周期内可获七八个卵子,大约存活三个可移植胚胎,胚胎移植活产率35%,因而“三次”基本可以保障一个家庭生育一个健康婴儿。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一步步敲开各地医保大门,分析预期,辅助生殖行业的各个产业链环节也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张婷认为,不孕不育其实是发病率很高的一类疾病,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之后,可以很好提升患者对这个疾病的接受度,进而能够早诊断早治疗。

“辅助生殖纳入医保对行业是个利好,一方面,从支付端可以帮助患者解决经济负担,让有生育意愿的家庭‘能生、敢生’;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患者对辅助生殖技术的认知度,最终提高技术的渗透率。”国内一家辅助生殖领域头部公司的高管亦这样向记者表示。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新闻
抄底成功
相关企业家
联系Ta
联系企业家
为保护双方个人信息请联系您的专属助理进行接洽
我再想想
点击复制
复制成功,请去微信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