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又见再融资项目过会,新规后申报骤减近9倍,撤否却翻倍,六个特点看再融资撤否
①5月16日,再融资保隆科技成功通过审议,智明达因主动撤回终止审核;
                ②从2023年8月27日到目前为止,仅56家企业申报再融资业务,撤否数翻倍已达90家,体现出六个特点;
                ③2024年内,已有3家券商再融资终止审核,券商再融资需聚焦主业。

财联社5月18日讯(记者 赵昕睿)5月16日晚,由长城证券保荐的再融资企业保隆科技获上交所审议通过。自上一次审议已过去三个月,这也是从4月30日发布上市审核新规以来的首批再融资申请。

5月10日,沪深交易所发布上市委审议会议公告,拟于5月16日审议企业上市和再融资申请。其中,1家在沪市主板再融资申请上市审议,发行人为保隆科技;另一家在深市主板IPO上市审议的马可波罗结果却不同,最新披露将暂缓审议。

除IPO撤否量增加外,再融资撤否量也不相上下。根据Wind数据,2024年内,截止目前,共计62家撤否,沪市板块共计33家(主板24家、科创板9家)、深市板块共计27家(主板10家、创业板17家)、北交所则为2家。

从券商保荐家数来看,排名靠前皆为头部,包括中信证券(27家)、中信建投证券(25家)、国泰君安证券(15家)、华泰联合证券(10家)、国金证券(10家)、海通证券(10家);撤否量分别为25.93%、40%、40%、30%、30%和20%。

以优化再融资新规为分界线,六个特点看再融资撤否

5月16日,最新通过再融资上市审议的企业保隆科技,是一家主要从事汽车智能化和轻量化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PMS)、车用传感器、智能驾驶产品等。此次通过发行可转债14.32亿元为进一步增强资金储备,资金重点将发展空气悬架业务,其余资金用于减振配件制造及补充流动资金,皆在主营业务范畴内。

公司从申报上市文件起,于2023年8月4日开始被受理,8月24日开始被问询,根据最新披露的审议结果,于5月16日通过上交所审议会,公告中,上交所要求发行人分别结合具体事项补充说明关于融资的必要性、合理性、关联交易披露信息是否准确,以及收购的公司商誉减值参数是否合理合规等3项问题,若后续保隆科技的补充回复无异议,则离成功注册一步之遥。

自2023年8月27日下发新规,对IPO和再融资进行平衡优化后,监管不仅持续下发新政,在2024年更是体现密集,而且对于企业再融资规模、前次募投和投向主营业务等更是加强关注。

从沪深北交所综合来看,以优化再融资新规为分界线,从2023年8月27日到2024年5月17日,仅56家上市公司申报再融资,而2023年起至2023年8月27日,则有501家上市公司申报再融资,申报的上市企业在相近时长相比,数量却缩减近9倍,上再融资体现了严监管之势。并且,从2023年8月27日到5月17日间,根据最新公告日来看,共计90家再融资撤否;从2023年起到2023年8月27日间,撤否数量则为43家。

总结来说,优化再融资新规前后差不多时间内,上市企业再融资申报数量近9倍减少,撤否数量反而翻倍,更是表明未来再融资将持续严监管、严把控。不仅如此,根据上述被撤否90家再融资,记者从中发现以下几点趋势与特点:

一、从撤否速度来看,沪市再融资板块几乎每周都有新增终止,比深市板块稍加密集,撤否家数也主要集中在沪市主板;

二、从上市板块来看,沪市与深市撤否数量接近,但沪市撤否数最多,为45家(主板35家、科创板10家),深市撤否为43家(主板23家、创业板20家),北交所则相差较多,只有2家;

三、从行业分类来看,90家撤否数量中,超过75%企业所属行业为制造业,位居前三依次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6家)、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11家)和医药制造业(9家),其余则为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等;

四、根据券商撤否家数来看,中小券商则大多为1或2家,头部券商撤否家数最多,依次分别为中信证券14家、中信建投证券11家、华泰联合证券7家、国泰君安证券7家、申万宏源证券5家、国金证券4家、海通证券3家;

五、根据撤否家数问询问题来看,除募资是否投向主业外,监管聚焦于募资规模的合理性、募投的必要性、业务对于募资的风险、前次募投与本次募投关联或是否造成风险等问题;

六、除常规问题外,监管对与公司业绩同比下滑、公司在财务性投资及金融类业务实施或拟实施的具体情况同样以表关注。

此外,除保隆科技再融资审议通过外,5月16日,还迎来一家终止,为科创板企业智明达,拟募集4.11亿元可转债。根据公告,此次终止原因是发行人与保荐机构华泰联合证券一同主动撤回,最初于2023年7月28日被受理,在撤回前,公司已经历两轮问询与回复。

从两轮监管问询中所聚焦的问题来看,监管对于前次募集项目和使用用途与本次募集资金的关联性及风险高度关注,或给企业也带来不少压力,更是体现严把准入关口。

新规对券商再融资提出更高要,需聚焦主业

再融资被撤否项目中也有券商的身影。近日,国联证券于5月10日因与保荐机构中信建投一同主动撤回再融资申请,上交所决定终止审核。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国联证券融资数额高达70亿元,是申报再融资业务券商中数额最多的一个。在拟募资非公开发行股票70亿元中,40亿元将用于扩大固收类、权益类、股权衍生品等交易业务,另20亿元为进一步扩大包括两融在内的交易业务规模,剩余10亿元却是偿还债务,从资金用途来看,皆是需要丰厚资金储备作为支持的业务。全行业来看,这也符合券商实现资本集约型专业化稳健发展、审慎开展高资本消耗型业务的基本要求。

整体来看,国联证券撤回再融资申请,或也与其并购大戏的配套融资有关。

根据5月发布的新规,《关于加强上市证券公司监管规定》中对券商上市和再融资行为提出不少细则要求,如结合股东回报和价值创造能力、自身经营状况、市场发展战略等。规范使用融资用途、聚焦主业更是一直以来强调多次的重点,反观目前被撤否的券商除国联证券外,还包括华鑫股份、中原证券,再融资额分别为40亿元、70亿元,皆为发行人和保荐机构主动撤回才被终止审核。

5月17日,根据上交所公司债券项目平台,国联证券2024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次级债券项目最新状态为“已反馈”,债券项目品种为小公募,拟发行金额为60亿元。募资计划显示,公司拟将60亿元全部用于偿还到期或回售的公司债券本金,同时也提到未来可能调整用于偿还到期或回售的公司债券和补充营运资金等的具体金额,若后续成功通过并注册,不仅公司资金面压力能从中得到些许缓和,得到资金补充的业务营运也能顺利开展。

券商动态 A股监管动态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