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基金经理亮相小红书,仅1天秒删帖,基金经理与社交平台间隔着一道合规?
Play
语音播报
00:00
/
00:00
00:00
①首见基金经理“试水”小红书,发帖后不到1天就紧急删除;
                ②业内探讨基金经理在投研与陪伴客户的边界。

财联社5月12日讯(记者 闫军)本周,基金经理在小红书发帖“营业”引发了市场的好奇与围观。

5月8日下午,东兴基金的基金经理李兵伟开通了小红书账号,连发了两个帖子,一个是介绍了自己的简单履历和投研情况;第二个是市场点评,立马引起了围观与留言。

不过,到了9日早上,他就陆续删除了两个帖子,换掉了小红书头像。尽管基金经理在发帖时作出风险提示,“仅代表基金经理个人观点,不代表基金管理人观点。”但有业内人士指出,一般而言,未经公司合规或默认,基金经理不会直接对外发声。随后,也验证了公司并不知情。

尽管火速删帖,李兵伟的小红书账号不到一天,就收获了500人的关注。对于基金经理要不要直面客户做陪伴?边界尺度应该在哪里?即便是基金公司之间也有分歧。

此前就有基金公司计划更迭基金经理考核方式,在原有投研专业能力、投资回报等传统指标上,增加营销支持作为基金经理日常工作的过程类考核。有的基金公司表示支持,有的则认为,基金经理还是应该专注在投研。

不过,当前理财话题越来越多出现在社交平台,基金公司的“营业”版图也不断增加,抖音、B站、小红书等年轻化属性的平台上,已经有不少基金公司官方号在运营,提供投教服务,传递品牌形象等。甚至有些头部基金公司已经拍起来时下火热的短剧,比如华安基金的《养基日常》14集的总播放量超过4000万。

基金经理小红书“出道”一日游

“我是东兴基金李兵伟,目前担任东兴宸祥、东兴兴晟、东兴宸瑞、东兴中证消费50、东兴连众、东兴未来价值的基金经理。”李兵伟在小红书第一篇帖子就开门见山,介绍了自己是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近15年证券投研从业经验,先后在信达证券研究开发中心、资产管理部、东兴证券基金业务部、东兴基金从事权益研究与投资工作。

在接下来的介绍中,李兵伟将重点放在了投资理念和系统上。他表示,自己先后研究过股指期货、商品期货、期权、可转债,开发过期货程序化交易系统,目前专注于股票投资,擅长量化策略开发。

他表示,从业经验的丰富和时间的沉淀,慢慢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投资理念和系统,市场不断发展,这套系统也在不断进化迭代中。

李兵伟用“守正出奇”来形容目前的投资系统。守正,就是坚守股票投资中的“大道”。所谓大道至简,里面蕴含丰富的含义,正确的事情所谓道,注重本质和实质,追求简单和纯粹,才能真正达到高效。这就时刻提醒在日常的投资中,要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去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去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去做,长期坚持下去,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出奇就是一定灵活性,这就需要发挥自身量化的基本功,市场有5000多只股票,通过量化手段实时监控市场上错误定价的股票或板块,一旦发现有赔率较大的机会就果断出手,有时能带来丰厚的投资收益。

“陪伴是诗也是画,风雨是咸也是甜,希望大家通过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不断交流,共同成长。”在帖子的最后,他也写出了开设账号的初衷,在于希望和投资者慢慢交流分享投资感悟。

最后,他在对帖子做了说明:“观点仅代表基金经理个人观点,不代表基金管理人观点,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也不代表基金过去及未来持仓。”

不过,从他表述来看,发帖并未经过公司。因此,发帖不到一天,李兵伟就清空了帖子,更换了头像。

立马引发了围观

现任基金经理开小红书在当前还是首例,因此,很快引发了围观。有网友很有合规意识留言问“发帖经过公司同意了吗”;有网友留言表示:看业绩,这个基金经理值得关注。

李兵伟是权益基金经理,管理规模为7.11亿元,他管理的6只基金中,既有有主动管理,也有指数,还有量化基金。业内看来,像东兴基金这类中小公司基金经理人数并不多,一个基金经理管理不同类型基金的情况也较为常见。

从业绩来看,截至5月10日,他管理的6只基金年内仅有2只收益率为负,亏幅均在2%以内。近两年的收益率仅有东兴中证消费50这只指数基金收益为负,其他均为正。而近三个月的反弹期间,东兴未来价值涨幅超过20%。

这一次小红书发帖,也让李兵伟获得投资者的注意。在此之前,司马义买买提是东兴基金最为知名的网红基金经理。司马义买买提管理的东兴兴瑞一年定开债在去年前11个月收益率超过10%,成为网红基金,开放申赎期,20亿额度仅一天就售罄,闭门谢客。

基金经理在投研与陪伴客户的边界在哪里?

为客户提供长期陪伴是监管要求,也是公募的使命担当。尤其是在震荡市中,有效的客户陪伴,不仅仅是安抚投资情绪,更需要提供专业建议。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也有不少基金经理在三方代销平台、社交平台等开设账号,定期或不定期分享投研观点、市场看法,在管理产品组合的时候,做好投资者陪伴,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较多地出现在银行、蚂蚁基金、天天基金等渠道方的官方财富号里,基金经理也多为“被迫”营业,账号日常由电商运营工作人员来运营。

不过,也有一些基金经理会在市场低点或者题材热点时,主动出来回应,能够受到投资者的关注。比如今年1月初,嘉实基金基金经理王贵重就业绩情况作出剖析,在接地气的表述中,向投资者介绍了业绩不好的原因、自己的心理变化以及对未来市场的看法。因态度诚恳、平实地交流拉了一波好感。

二是业内不乏有基金经理在社交平台开设账号。比如西部利得的盛丰衍、华泰柏瑞的李沐阳等基金经理,在市场颇有影响力。而这些基金经理管理的量化、ETF等类型产品上,也适合承担了与渠道沟通交流,陪伴投资者的工作。

投资者也希望基金经理能够有一定的沟通与交流,那么基金经理在陪伴客户中的边界在哪里?基金公司也有一定的分歧。有的公司认为,基金经理应该把重点放在专业投研上,陪伴的工作可以交给投顾、运营人员;有些公司则认为基金经理也应该加入投资者陪伴工作中。

公募基金动态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