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新周期孕育:下半年“挣钱”成一致预期,是小波动还是大行情?
Play
语音播报
00:00
/
00:00
00:00
①能繁母猪连续去化,截至一季度末已经降至3992万头,猪价从3月份开始也持续回升;
                ②业内人士认为,今年下半年供需情况有望得到缓解,行情有逐步上升趋势,养殖端有望步入盈利期,但更多属于供需形势的好转,并没有出现供给基本面的反弹。

财联社5月12日讯(记者 刘建 王平安)产能去化时间线拉长,猪周期概念似乎正在弱化,但养猪业仍在渴求着“新周期”。从今年3月份开始,猪价连续上涨,引发业内讨论,“这轮变异的周期是否要结束了?”“周期拐点来了吗?”“下半年应该能挣钱了”......

多位产业链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认为,今年下半年供需情况有望得到缓解,行情有逐步上升趋势,养殖端有望重新步入盈利期。农业农村部在4月也表示,“今年二季度生猪市场供需关系将进一步改善,生猪养殖可能实现扭亏为盈。”

此外,近期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末,生猪存栏40850万头,同比下降5.2%;一季度生猪出栏19455万头,下降2.2%。一季度末能繁母猪存栏3992万头,同比减少314万头,下降7.3%;环比减少150万头,下降3.6%。

业内普遍认为,回顾历轮猪周期来看,当猪价、仔猪、能繁母猪数量同步跌入新低点意味着周期底部出现的信号。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一线养殖端目前也已经步入盈亏平衡,有多位养殖户告诉财联社记者,“我目前出栏一头猪赚250元左右”、“已经走出亏损”。近期温氏股份也表示,公司3月份单头肉猪基本实现盈亏平衡,在公司16个养猪区域单位中,有9个已实现盈利。

(部分猪企3月已经逼近盈亏平衡线 数据来源:公告)

供需改善背景下,行情正逐步回暖,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在近期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下半年开始产能调节速度加快,对应的从今年二季度开始整个供需宽松的局面将会得到逐渐的改善,给今年的猪价反弹提供了一个相应的支撑。”

不过,行情回暖,但周期拐点或却难以出现,多位受访人士均认为,下半年更多是阶段性回暖,属于小周期波动,大周期的底部仍未出现。上海钢联生猪分析师鄢美玲表示,“我个人认为周期拐点还未出现,不管是从目前能繁的走势数据,还是这些集团厂的资金扛底来说,都还没有出现周期反转的拐点。”

在朱增勇看来,“能繁母猪的产能更多属于一个温和下降,叠加母猪效率的提升,今年更多的是供需形势的一个好转,并没有出现供给基本面的反转,意味着今年下半年整体来说猪价是处于一个温和的反弹,会好于去年同期。”

需要注意的是,新周期来临的时间可能更长更远,未来行业更多将呈现小周期的波动。有受访产业链人士认为,现在周期上行和下行时间都会缩短,规模企业一般依据能繁走势判断,一旦行情出现上行预期就会出现快速补栏。而且表面上来看能繁母猪数据在减少,但其后备母猪却都在做好准备的,就可能导致行情马上反转。

国家级(重庆)生猪大数据中心首席分析师谢泽峰认为,“猪周期原有的4年一个周期已经被破坏了,现在新的周期正在孕育,未来可能变为时间更短波动更窄的周期。今年下半年行情肯定更好一些,但并不是周期反转,仅仅是一个季节性的回暖波动。从经验来看,猪价在7月份一定会有一定拉涨,11月有可能会是全年最好的月份。”

财联社记者行业观察 猪肉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