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制冷剂打响新年涨价第一枪,带动市场对原料萤石的关注; ②萤石价格仍保持稳定,业内期待年后需求回升带来转机; ③由于萤石年后复工一般晚于下游行业,2-3月供应可能告紧。
财联社上市公司报道部推出新经济地方志栏目,聚焦区域经济,聚焦产业集群,展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当下,各地方谋求发展“破局”的新图景。
财联社4月13日讯(记者 张良德 王肖邦)盐碱地开发利用,在保障粮食安全和发展特色农业两个维度上,战略意义深远且商业潜力不俗。
去年9月,《关于推动盐碱地综合利用的意见》印发,明确要求:
到2025年,力争利用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新增耕地500万亩左右;到2035年,利用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新增耕地1500万亩左右,改造提升盐碱耕地1亿亩以上。
“育种”和“治地”是盐碱地开发利用的两个关键,发展盐碱地特色农业则是重点。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涉及盐碱地改良业务的上市公司有:浙农股份(002758.SZ)、绿茵生态(002887.SZ)、建工修复(300958.SZ)、蒙草生态(300355.SZ)、建龙微纳(688357.SH)等,但业务体量相对有限。
当下盐碱地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究竟如何?有哪些产业链机遇正在酝酿?财联社记者近日在沧州黄骅实地调研,走访当地农业局、科研所、合作社以及种植户,尝试寻找“解题”线索。
(改良中的盐碱地,财联社记者摄)
曾经沧海,也能成良田
“从这里向东,都是退海地,过去就是大海。”汽车行驶在沧州黄骅中捷产业园区的路上,当地人告诉财联社记者。
河北沧州东临渤海、地势低平,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土地易旱也易涝,春秋还易返盐,是传统意义上农作物难以生长的“不毛之地”。
据了解,沧州盐碱地耕地pH值较高,特别是东部的黄骅、海兴等地区“地碱水咸”,土壤含盐碱量高,有机质含量低。
不过,“曾经沧海”的不毛之地,近年来正迅速改观,“反转”成为也能种植农作物的良田。
常郭镇友和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志清指着一片“斑秃”的麦田介绍:
“这片土地是我们这两年才开始治理的,地里盐碱含量还是比较高,还是有小片小片返盐比较严重的情况,也就形成了我们说的‘云彩地’,不过现在这边排盐沟渠都挖好了,再种上几年,就成好地了。”
(张志清在田间介绍,财联社记者摄)
“改良后的盐碱地,按今年的长势,能收到六七百斤(每亩)。”黄骅市齐家务乡的种植户告诉记者,“过去不是这样的,过去村边一片一片的都是荒地,地下水都是咸水,不能用来浇地,越浇土地越盐碱,只能靠天吃饭,一亩最多就能产一百来斤麦子,年景不好的时候,种子都收不回来。”
亩产的大幅提高,源于土地的改良,这背后,是政策支持下资金的持续投入,以及科学手段的综合运用。
当地农业技术人员告诉记者,近些年政府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巨大,当地通过开挖排水沟,利用夏季雨水量大并且集中的特点,通过排水沟把淋洗后的盐分排出去,达到降低耕作层土壤盐分的目的。
除此之外,通过深松、深耕增加土壤蓄墒能力,通过免耕,减少土壤中水分蒸发,减缓盐分向地表转移,多种手段兼施,使土壤得到改善。
在黄骅市羊三木回族乡临江农场,农场工作人员告诉财联社记者,农场有2000亩的轮作种植田,“这片农场原来算是全黄骅最差的土地了,有四成左右的土地是重度盐碱地,有的地方在春季返盐时候,盐碱含量最高可以到1%以上。”
但经过政府和农场数年的合力治理,包括修建排盐沟渠淋盐压碱,以及通过苜蓿和旱碱麦轮作,土地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苜蓿是耐盐植物,一般耕种四到五年,可以有效改良盐碱地,再耕种一两季的旱碱麦和玉米,通过轮作方式改良土地盐碱。”农场工作人员表示。
盐碱地的改良,在方式方法上已经有章可循,经过多年探索,亩产提高带来的综合收益,也已经能够覆盖土地治理的持续投入。
“市委、市政府把盐碱地综合利用列为全市的三件大事之一,去年10月全市旱碱麦播种面积为154.7万亩,在2022年100.2万亩的种植面积基础上,增加了54万亩左右,预计今年旱碱麦的播种面积将会增加到180万亩。”沧州市农业局副局长李玥告诉财联社记者。
今年,沧州还将继续加大盐碱地治理力度,计划到2024年底,全市新建改造盐碱地高标准农田27万亩。
破解旱碱麦高产“密码”
在盐碱地种粮食,不仅需要与土地做斗争,沧州当地农业科研人员在育种环节,也做出了长久不懈的努力。
旱碱麦,是沧州盐碱地上长出最广为人知的特色农作物。旱碱麦在育种层面的不断突破,成为盐碱地成功开发利用的另一关键所在。
“最初,我们这边种俗称的‘小红芒’、‘红秃头’,产量只能达到一百多斤。90年代,开始种‘冀麦32’,产量达到一百五十公斤。之后有了‘沧麦6002’、‘沧麦6005’、‘捷麦19’等品种,平均亩产量提高到了两百至三百公斤。”张志清告诉财联社记者。
“捷麦19”目前是沧州运河以东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自2006年该品种育成至今,年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左右。
沧州渤海新区中捷产业园区农科所副所长张卫军是选育“捷麦19”的主要参与者。
张卫军在试验田告诉记者:“选育新品种,每一块田前面都有一个牌子,代表一个不同的材料(品种),这一片试验田总共有一千多份材料,每个都要培育六七年。通过杂交优中选优,同时分离不稳定的品种,从这上千份材料中,能挑出一个好品种就算成功。”
(张卫军与助手在试验田检查麦苗生长情况,财联社记者摄)
育种是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沧州市农林科学院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王伟伟博士告诉财联社记者:“一个新品种的选育要经过至少10年的试验,才有可能成功。”
近年来,沧州市农林科学院在2021年和2023年相继培育出了“沧麦15”“沧麦16”“沧麦17”,并通过审定。
“去年,沧州全市旱碱麦的亩产达到了245.4公斤,较前年每亩增产了22.1公斤,总产量达到24.5万吨,同比增加了2.13万吨。”李玥表示。
他告诉财联社记者,沧州已经将一些优质品种推广到了山东、新疆等其他土地盐碱化较严重的地区。
旱碱麦深加工之路
亩产提高,加之旱碱麦本身的高品质,让发展盐碱地特色农业成为可能。沧州正在从旱碱麦种植环节,向农产品加工环节延展,拓展产品种类、延长产业链条。
黄骅旱碱麦籽粒饱满,光泽透明,钾钙镁铁锌等微量元素含量高,蛋白质含量高达13%至16%,小麦粉的出粉率高、面筋含量高。
在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的河北银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加工制作以旱碱麦为原料的非遗面花。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面花产品现在主要在沧州当地的商超进行售卖,此外通过京东、抖音等线上平台的售卖比例也越来越大,去年还与东方甄选(01797.HK)进行了供应合作,这两年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去年产值达到2100万左右,其中线上的比例大概达到了三四成。”
李玥表示,坚持旱碱麦的品牌打造,是政府部门在当地盐碱地综合发展中的重要工作,“ ‘黄骅旱碱麦’已被农业农村部列入了2023年全国土特产推介名单,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的申请,也已经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受理。” 。
除了旱碱麦,当地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还在探索其他盐碱地特色农产品的深加工之路。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营养健康研究院(沧州)副院长刘贞贞告诉财联社记者:“研究院现已建成旱碱麦加工与制品创新研发中心、果蔬食品制造与营养健康研发中心等六个研发中心,聚焦旱碱麦、冬枣、碱地梨、苜蓿、中药材等特色资源,开展盐碱地特色农产品独特品质挖掘和精深加工技术研究。”
(研究人员在做相关试验,财联社记者摄)
“我们现在已经牵头组建了沧州市农产品加工技术协会,通过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把全市主要的加工企业集聚起来,共同推动产业发展。近期我们将举办一个成果展,把实验室研发出来的技术成果跟企业进行对接,推进合作转化。” 刘贞贞介绍。
在黄骅常郭镇,初春的空气中有一丝清寒,但大地已然苏醒,纵横交错的排盐沟渠隐约可见,麦苗破土而出,呈现不同深浅的绿色和黄色。
这些线条和色彩交织在一起,宛如一幅油画,在此之上,沧州正绘制盐碱地开发利用的产业想象,并以其实践,为国内其他地区因地制宜探索不同土壤类型的盐碱地治理模式和技术路径,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往期回顾:新经济地方志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