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到2027年,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 ②总体要求包括坚持市场化推进、标准化引领、软硬件一体化更新; ③对工业母机、大飞机的更新升级,被视作先进设备更新行动的重点任务; ④软件方面,方案聚焦数字化转型。
《科创板日报》4月9日讯(编辑 宋子乔) 如何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还需“软硬”两手抓。
工信部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简称“方案”),提出到2027年,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工业大省大市和重点园区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重点行业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本退出、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创新产品加快推广应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高。
该方案的总体要求包括坚持市场化推进、标准化引领、软硬件一体化更新,提出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极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新型工业化,在推动硬件设备更新的同时,注重软件系统迭代升级和创新应用。
硬件方面,对工业母机、大飞机的更新升级,被视作先进设备更新行动的重点任务。
方案提出,针对工业母机、农机、工程机械、电动自行车等生产设备整体处于中低水平的行业,加快淘汰落后低效设备、超期服役老旧设备,重点推动工业母机行业更新服役超过10年的机床等;针对航空、光伏、动力电池、生物发酵等生产设备整体处于中高水平的行业,鼓励企业更新一批高技术、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先进设备,重点推动航空行业全面开展大飞机、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及航空发动机总装集成能力、供应链配套能力等建设等;在石化化工、医药、船舶、电子等重点行业,围绕设计验证、测试验证、工艺验证等中试验证和检验检测环节,更新一批先进设备,提升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
软件方面,方案聚焦数字化转型,即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无人运输车辆等智能制造装备的推广应用,使用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边缘计算等新技术加快建设智能工厂,以及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部署工业边缘数据中心、加大高性能智算供给等。
具体包括:以生产作业、仓储物流、质量管控等环节改造为重点,推动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增材制造装备、工业机器人、工业控制装备、智能物流装备、传感与检测装备等通用智能制造装备更新;推动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边缘计算等新技术在制造环节深度应用,形成一批虚拟试验与调试、工艺数字化设计、智能在线检测等典型场景;构建工业基础算力资源和应用能力融合体系,建设面向特定场景的边缘计算设施,推动“云边端”算力协同发展。在算力枢纽节点建设智算中心。
另外,方案还关注绿色与安全,提出实施绿色装备推广行动、实施本质安全水平提升行动。
▌新一轮工业设备更新或开启四万亿市场空间
工业既是各类设备的供给方,也是设备的需求方。
我国是工业大国,2023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9.9万亿元,占GDP31.7%,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超过30%,连续14年位列全球第一。随着新型工业化深入推进,工业领域对先进设备的需求将持续增长,是大规模设备更新的重点领域。
日前,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据《经济参考报》此前报道,业内研究预计,随着政策利好释放,我国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年规模约在4万亿元左右。
发改委此前表示,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拉动有效投资、提升发展质效,是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最新发布的《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了我国未来几年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投资的方向,总体而言,高端、智能、绿色、安全是未来的重点。
据《科创板日报》不完全统计,相关公司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