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头部组件厂接连推出700W+超大功率产品 大尺寸是否成组件“增高”最优解?|年终盘点
Play
语音播报
00:00
/
00:00
00:00
①今年以来,东方日升、天合光能、通威股份、华晟新能源等均已推出了700W以上功率组件产品,功率档位再提升;
                ②组件尺寸迎来标准化时代,未来如何实现更好的电池钝化技术,以此在相同面积上实现更高的组件功率,才是行业进步的方向。

财联社12月29日讯(记者 刘梦然)在600W+联盟成立后的第三年,光伏行业正式迎来了新的700W+联盟:由阿特斯(688472.SH)、东方日升(300118.SZ)、TCL中环(002129.SZ)、天合光能(688599.SH)、通威股份(600438.SH)、正泰新能作为发起单位,并得到爱旭股份(600732.SH)、弘元绿能(603185.SH)、华晟新能源、捷泰新能源、凯盛新能源、上能电气(300827.SZ)等企业响应的“700W+光伏开放创新生态联盟”在本月宣告成立。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随着N型电池技术的成熟和量产,组件功率一再得到提升,东方日升、天合光能、通威股份、华晟新能源等均已推出了700W以上功率组件产品。但与之对比的是,亦有多家头部企业不为所动,隆基绿能(601012.SH)、晶科能源(688223.SH)等组件厂主流产品功率仍然固定在600W附近。

造成该差异的重要原因,或与硅片/电池片尺寸的不同有关。多位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功率提升应该通过技术升级来实现。随着组件尺寸的确定,未来在没有新工艺的加持下,组件功率将回到缓慢提升的进程中。

多家头部组件厂推出700W+产品

2020年7月,以天合光能、东方日升、TCL中环为代表的600w+光伏开放创新生态联盟宣告成立。联盟企业的典型特点之一,在于普遍采用210mm尺寸硅片。根据业内人士回忆,在当时高度同质化的PERC电池时代,电池效率转换接近瓶颈,而在新的电池技术成熟前,头部组件厂迫切需要新的差异化产品,以此打开市场。

隆基绿能组件事业部的产品专家孙乐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此前几年中,硅片尺寸从158mm增加到163mm,隆基又推出了166mm,在原来产线的兼容性内做出更大尺寸硅片。2019年,中环推出210mm尺寸硅片,市场上逐渐形成以隆基为代表的182阵营,以及天合光能、东方日升等为代表的210阵营。

据他介绍,通过加大硅片尺寸,进而实现增加组件尺寸和功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摊薄人工成本,以及支架、逆变器等系统端的成本。

在TCL中环推出210尺寸硅片后,天合光能是最早响应该尺寸的组件厂之一,也让天合光能在PERC同质化时代立下了“超大功率”的差异化标签。2020年2月,天合光能首次发布210至尊系列组件,截至今年11月底,天合光能210至尊系列组件累计出货量达到100GW,占其当时总出货量(170GW)接近六成。

但组件“增高”的步伐不仅于此,特别是在多种N型电池技术成熟并量产后,组件功率进一步提升,700W成为“水到渠成”。今年8月,天合光能宣布新一代N型i-TOPCon技术,叠加210产品技术的应用,其至尊N型700W+组件提前实现量产。

天合光能公司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700W+产品尤其受大型地面电站客户欢迎,这款产品供不应求。不仅于此,在户用屋顶和工商业也有这样的趋势,国内客户也倾向于接受超高功率的组件上屋顶,通过技术先进和BOS成本降低的进步,带来的更高收益。

异质结方面,由于具有更高的转换效率优势,在同版型条件下,组件功率相对更高。今年9月,华晟新能源宣城三期高效异质结组件项目首件成功下线,首批量产异质结组件中最高功率组件达到720W。在异质结和210硅片的加持下,今年11月,华晟新能源宣布,经TÜV南德认证,喜马拉雅G12-132版型异质结组件输出功率达到750.544W,转换效率24.16%。产品规格书显示,该款组件尺寸为2384×1303,组件重量为38.7 kg。

据通威股份消息,12月21日,经TÜV南德测试,通威THC组件在2384*1303mm标准尺寸下,组件正面功率达到755.03W,转换效率突破至24.31%。今年1月,通威HJT组件功率首次达到720W,到12月末突破755W,一年时间内功率提升了35W。

尺寸增加未必是最优解

在PERC电池时代,由于各家电池技术相同,想要提升组件功率的手段主要通过加大硅片/组件尺寸来实现。有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评价称,功率提升有两种方式:一是电池技术的升级,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带来实际发电量的增加;二是通过增加电池排列,这是一种相对简单粗暴的手法,利弊均很明显。“如果没有尺寸标准,现有组件再加一列电池就可以轻松实现800W,但这样毫无意义。”该人士认为。

如何在两种方式之间取得平衡,也是组件厂在持续探索的方向。而在关于尺寸的争议中,矩形硅片成为“折中”的方式。2022年4月,天合光能推出硅片产品210R,即182mm*210mm规格,这为组件实现统一标准提供基础。

今年7月,隆基绿能、晶澳科技(002459.SZ)、天合光能、协鑫集成(002506.SZ)等9家一线组件企业就曾发布联合声明,对新一代矩形硅片中版型组件尺寸标准化达成了共识,即2382mm*1134mm。

至此,中版型组件的宽度被确定为1.1米,这被认为是单人抬举运输的合适尺寸。不过,由于该版型主要以适用于182mm硅片为主,该尺寸电池片可以实现传统的6列电池设计。相比之下,210mm尺寸硅片/电池片则需要采用5列电池设计,以此适应1.1米的光伏玻璃和框架等辅材的配套。这对于主推210mm尺寸的组件厂而言,无疑是“限制”了其发挥。

因此,在1.3米宽度的玻璃等辅材实现完全配套供应后,210阵营组件厂得以将宽度尺寸提高到1.3米,即实现6列电池排列。基于电池效率提升和电池片增加的双重加持,今年12月,光伏行业正式迎来了700W+联盟。其中约定,组件外形尺寸为2384mm×1303mm。

但是,尺寸过大的局限性也十分明显。据孙乐介绍,在210的硅片尺寸设计下,传统的六列电池设计组件宽度将达到1.3米,已经超过单个施工工人双臂握抬的能力。此外,由于60版型和66版型不匹配集装箱宽度,所以组件采用直立方式运输,由于重心提高,也会增加在转运过程中损耗的风险。同时,在户外电站,210组件还要面对更严苛的抗风阻和抗形变压力。

孙乐认为,目前行业对尺寸标准已经基本达成共识,但是在硅片尺寸和技术路线方面还不确定。明年,组件厂的比拼应该是聚焦在技术方面,如何实现更好的电池钝化技术,以此在相同面积上实现更高的组件功率,才是行业进步的方向。

他对财联社记者表示,隆基坚定看好BC产品,但友商推广TOPCon和异质结同样有市场竞争力。多种技术路线并存对客户而言是好事,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差异化的产品。

财联社记者行业观察 光伏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