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未来有三种机器人有望实现大规模生产:汽车、无人机和人形机器人,产量最大的将是人形机器人; ②粤港澳大湾区是唯一一个同时拥有机电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地区,这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科创板日报》 “连线创始人/CEO”栏目,主要关注创新创业型企业,以企业创始人/CEO的访谈为一手信源,让成长中的创业公司走入公众和市场视野,并发掘最新技术和产业趋势。
《科创板日报》12月20日讯(记者 李明明) 近期,工信部发布了《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意见》提出,人形机器人集成了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
《意见》明确提到,人形机器人需要集成先进技术,包括高精度传感器,用于突破视、听、力、嗅等感知关键技术,以提升环境综合感知能力。此外,还需发展高功率密度执行器,以满足机器人在高爆发移动和高精度作业方面的需求。针对复杂环境感知需求,视觉传感器的开发也成为重中之重,其中包括集成高精度仿生眼与类脑处理算法的技术。
在这一大背景下,北京伟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伟景智能),作为专注于工业级立体相机和人形机器人领域多年的人工智能创新企业,近期推出了一款专业面向人形机器人设计的视觉感知传感器——ViEye。
近日,围绕机器视觉技术在机器人上的应用和创新,以及未来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格局等话题,《科创板日报》记者对伟景智能CEO董霄剑进行了专访。
伟景智能CEO董霄剑
机器视觉技术的应用领域将逐渐扩大和发展
《科创板日报》:为何创业并以立体智能视觉和机器人领域作为深耕赛道?
董霄剑:早在2015年,AlphaGo还未出现,我就敏锐感觉到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巨大潜力,因此决定投身机器人行业。
当时业内普遍采用平面视觉技术,对物体的识别需要大量机器学习,费时费力。相比之下,立体视觉技术能大幅减少机器的识别时间,提高识别率,为机器人建立更为精准的立体认知,对智能识别有着重要意义。
因此,基于我在芯片行业的从业经验,我和团队创建了伟景智能,专注于研发立体智能视觉技术和人形智能机器人,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3D视觉相机产品、行业解决方案以及人形服务与考核机器人。
目前公司的3D视觉相机已成功应用于工业、农业、矿山、钢铁、铁路等领域的300多个项目。通过通用型3D相机的不断升级,我们解决了行业客户智能化改造的需求,最终通过自家研发的人形智能机器人,取代人类完成高重复性、危险性工作。
伟景智能Vizum 人形机器人视觉系统ViEye
《科创板日报》:在全球范围内,国内的机器视觉技术的水平怎样?
董霄剑:我相信国内的视觉技术将迎来迅速发展。首先,过去10年中,国内企业在机器视觉的理论和产品化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其次,随着中国智能制造的发展,机器人得到了广泛应用,以市场化为主导的机器视觉公司的产品,也得到了实质性提升。机器视觉技术将以其智能化、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智慧矿山,智慧物流,车辆自动驾驶等领域。未来几年,机器视觉技术的应用领域将逐渐扩大。**
《科创板日报》:目前公司的立体视觉技术相比国内外企业有何优势?
董霄剑:我们研发的“基于自动机器学习的立体视觉智能认知技术”更接近人和机器人的自然认知能力。该技术可进行三维空间的物体定位、物体识别、机器人引导、物体测量、物体计数、物体表面缺陷检测等,相较市面上的二维平面视觉技术,更具数据信息多样性和快速学习能力。
我们的立体视觉技术,从可见光智能感知相机到基于线激光的高精度工业3D相机,都具备“前端智能、大景深、大视野、高速度、高精度、抗反光、抗强光”的特点。在当前阶段,拥有以上特点的产品,在行业中是领先的。
伟景智能人形机器人及采摘机器人
农业采摘机器人将优化农业生产
《科创板日报》:未来几年,公司将在哪些技术及应用场景重点布局?
董霄剑:未来,伟景智能将持续深入研究和开发算法、软件,致力于推出性能更卓越、适用于大规模使用的工业3D相机。重点布局的应用场景,将聚焦于人形服务机器人和农业采摘机器人领域。
公司致力于研发真正的人形机器人,具备自由行走、环境感知和智能操作的能力,为人们提供更安全、便捷的服务。ViHero是一款专业级人形智能服务机器人,融合机器人本体、机器视觉、语义解析、人机交互、运动控制、智能抓取、自然学习、大数据、云端控制等多项智能技术。它不仅适用于迎宾、讲解和训练等场景,还能进入社区和家庭,深度参与日常工作和生活,如辅助老人起居和陪伴儿童学习等。
伟景机器人融入的技术,体现在“脑”“身体”“眼”“手”“听”“说”等多个功能上,其中包含许多创新和独创性的技术。这些技术体现在机器人的机械结构、部件设计、智能控制、视觉伺服和智慧学习等方面,累计专利多达百余项。以ViHero独创的视觉伺服控制技术为例,该技术采用了伟景自主研发的智能立体视觉技术,使ViHero不仅仅是一个只会对话的智能音箱,更是一个能够为人类工作的智能服务机器人。
未来,伟景智能将持续加强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在ViHero第一代的基础上,公司计划提升视觉伺服的精度和可靠性,增强机器臂和机器手的灵活性。通过引入Chat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迅速提高ViHero与人类的交互体验,完成下一代ViHero的真正商业化落地。
此外,伟景智能还专注于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采摘是瓜果蔬菜生产链中最耗时、最耗力的环节之一,雇佣采摘工人费用占经营成本的50%~70%。为此,伟景智能研发了农业采摘机器人,通过我们研发的3D相机进行视觉引导,实现自动化采摘。这不仅可以解决农业生产中人力不足和高成本的问题,还能够不受天气、照明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有助于优化农业生产,加速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伟景智能人形机器人架构示意
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仍停留在主题投资和研发阶段
《科创板日报》:如何看待目前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竞争,未来人形机器人行业格局如何?
董霄剑:随着人形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看好这个领域的未来。根据高盛的预测,到203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可能达到1540亿美元。国内券商的研报也指出,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助推下,人形机器人市场的潜在价值巨大,到2035年有望达到千亿美元。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的推进,人形机器人产业正迎来重要的机遇期。
在国内,头部科技公司如华为、字节跳动、小米等已经开始在机器人领域布局。然而,由于人形机器人的硬件要求极高、制造成本昂贵、制造工艺复杂等因素,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仍处于导入期,主题投资和研发仍是主导。商业化应用成功案例相对较少,因此未来机器人行业的格局尚不明朗。
对此,伟景智能认为,只要持续朝着更智能、更低成本的方向进行创新研发,随着技术的积累和裂变,一定能在商业化方面取得显著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