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4月国内医疗健康领域共发生110起私募股权融资事件,环比增加0.92%;已披露的融资总额约27.02亿元,环比减少40.86%。 ②医疗器械、生物制药、生物技术、医疗信息化等领域较活跃,医疗器械披露的融资总额最高约13.83亿元。
《科创板日报》12月15日讯(记者 陈美) 近日,记者获悉,“华为天才”稚晖君再完成新一轮融资。
财联社创投通-执中数据显示,稚晖君创业的智元机器人(Agibot)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中出现了高瓴创投、鼎晖投资、蓝驰创投、基石资本、中科创星、三花控股集团、临港新片区基金、银杏谷资本等一众机构的身影。
与上一轮融资相比,这一轮投资方中依然有产业投资者的押注,三花控股集团是一家从事家商用空调、以及汽车空调等产品的公司。而在上一轮融资中,则有比亚迪现身。
投前估值高于35亿元
根据消息,智元机器人这一轮的投前估值为35亿元,融资金额超6亿元人民币。有接近该笔融资的人士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稚晖君的这个项目投前其实高于35亿元,但高得不是太多。金额方面,确实是超6亿元融资。至于投后估值方面,上述人士表示,“不能透露,因为公司还要继续融资,不能对外放消息。”
记者了解到,成立于2023年2月的智元机器人,在成立一个月后便完成天使轮融资,该笔融资由高瓴创投与奇绩创坛下注。
4月初,高瓴创投联手鼎晖投资、高榕资本、临港新片区基金参与了智元机器人的A轮融资;当月月底,BV百度风投、经纬创投现身,出手A+轮融资。
8月,比亚迪、沃赋创投、蓝驰创投出手,智元机器人完成A++轮融资。稚晖君最新的这笔融资,则是即A+++轮融资。不到一年时间,智元机器人已完成5轮融资。
记者了解到,本轮融资完成后,智元机器人注册资本也从5097.3760万元增加到6699.4084万元,增幅为31.42857%。
对该笔融资,《科创板日报》记者询问了多个投资智元机器人的机构,对方均表示,智元机器人比较低调,不太接受采访。其中一位机构人士称,“创始人是从华为出来的,想先低调做事。”
发布首款通用型具身智能机器人
从成立到完成5轮融资,只用不到1年时间,智元机器人为何能吸引到如此多投资机构的注意?
除了创始人被誉为“华为天才”,其在B站中身为UP主的“野生钢铁侠”身份,也为稚晖君吸引了诸多关注。《科创板日报》记者在B站上看到,稚晖君发布了多个科技视频,包括自制钢铁侠机械臂、自动驾驶自行车等黑科技作品。
对投资这一项目,天使轮投资方之一的高瓴创始合伙人李良表示,从去年开始,高瓴就开始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找团队,以及和产业结合的场景,尤其是TO B场景。“今年,当一家被投企业发布的第一个原型产品(人形机器人)能自己独立走上台时,确实非常欣喜,这个企业就是智元机器人。”
今年8月,智元机器人发布了首款通用型具身智能机器人,且形态上是人形。在产业和TO B场景的结合中,为何发布人形机器人?稚晖君表示,之所以做成人形机器人,是因为机器人和AI技术与人类生活生产制造紧密结合,人形机器人可以更好地融入人类生活环境中。
由于设计成人性机器人,稚晖君需要解决关节电机的技术问题,即双足机器人最重要的腿部执行器。同时自研机器人高自由度的灵巧手,在指尖集成基于视觉的指尖传感器,并在机器人身上搭载一系列感知元件和算力系统。
在8月的发布会上,稚晖君表示,未来整个机器人的硬件成本将控制在20万元以内。而在人工智能时代下,语音和图像大模型将成为机器人领域最大的价值,将嵌入大模型庞大的知识库。
商业化落地方面,稚晖君坦言,商业落地才是检验一家科技公司价值最有效的方式。智元机器人表示,首款通用型具身智能机器人目前已可以应用在汽车底盘线、底盘装配、外观检测、3C装配、齿轮模组工位、物料搬运、生化实验室以及机器人管家等场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