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气温降低,生猪腌腊逐步启动,但相对往年却更迟、更慢,有业内透露目前腌腊品制作量只有去年同期60%; ②业内多方预计,在12月中上旬腌腊将逐渐步入高峰期; ③腌腊旺季或为低迷的猪价带来企稳回升的推动,但仍需防范集团厂年底供给增量。
财联社12月14日讯(记者 陆婷婷)顶着低碳环保的“绿色光环”,“电子纸”日益显露锋芒。如今的公交站看牌、医院床头卡、零售价签等多种应用都有电子纸的身影,而市场最新数据显示,电子纸教育硬件产品在线上的月度销量暴增30倍,受访厂商亦透露电子纸相关业务处于快速增长态势。
作为新型显示技术的电子纸,已吸引玩家纷涌布局,彩色化、智能化成为新一轮博弈的焦点。目前市面上不断涌现AI加持的电子纸新品,行业大厂元太科技,以及莱宝高科(002106.SZ)、汉王科技(002362.SZ)等上市公司均在彩色电子纸领域探索。业内分析认为,随着技术走向成熟、成本下探和应用场景持续渗透,电子纸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增扩。
电子纸场景应用层出 学习本销量倍增
电子纸(也称“数码纸”)是具备记忆功能并采用反射式、可重复变更的显示器。近期市场可谓风起云涌,一边是东方科脉、汉朔科技等产业链企业冲刺资本市场,一边是行业玩家持续创新迭代技术及产品,电子纸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逆转此前平淡表现。
目前,猿辅导、汉王科技、科大讯飞(002230.SZ)等品牌相继发布电子纸学习本新品,其中,专注于智能学习本的小猿在第三季度的线上销量同比增长850%。
洛图科技(RUNTO)线上监测数据显示,电子纸学习本10月线上销量达到了1.6万台,环比增长123.3%,同比增长30倍以上。这也是电子纸学习本的单月线上销量首次超过1.5万台。由此,电子纸显示技术在整体学习本线上市场的渗透率达到了11.9%,而去年同期仅有0.4%,和9月相比也增加了5.7个百分点。
不止在教育领域,电子纸场景化应用层出。CINNO Research 首席分析师周华向财联社记者表示,新零售电子价签,电子阅读器和手写本是目前主要的三个市场,占到了整个电子纸市场的99%以上。
汉王科技证券部人士表示,公司电子纸业务去年和今年上半年都增长挺快。财联社记者获悉,业务获得较好增长是产品更新速快且硬件设计和软件配套相较此前取得进步、更加注重线上销售渠道运营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中游显示模组厂商合力泰(002217.SZ)证券部人士则表示,电子纸业务营收占比在10%左右,手机板块一直在萎缩,电子纸的业务占比会上来,因为“它本身自己是在增长”。
蓝海市场开启 厂商进阶“彩色”技术
电子纸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护眼和低功耗方面。在“双碳”战略实施、支持电子纸加快无纸化替代应用政策推出等背景下,电子纸进入快速发展期,产业创新应用纷出。
对于市场未来的主要看点,周华表示,B端商用领域电子价签的技术升级,从过去的三色转向目前的四色,然后尺寸逐步大尺寸化,使得可显示内容比之前更加丰富,可以促进价签市场进一步发展;其次是户外看板等大尺寸市场,随着电泳式技术以外其他新技术的逐步商用化,以及成本的逐步下降,市场空间将得到快速拓展。消费领域则主要基于彩色电子纸技术的持续发展,各大品牌纷纷推出彩色电子纸技术的阅读器、手写本产品,有望推动电子纸消费市场由黑白时代进入全彩时代。
越来越多的厂商已朝向彩色技术路线发力,并取得阶段性进展。E Ink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IoT事业部资深总监朱麟曾介绍彩色电子纸的技术分类,包括微胶囊、微杯、以及Spectra和Gallery系列,应用层面如Spectra用于室内看板广告,Gallery适用于印刷颜色调性。此外,莱宝高科拟合作投资的MED项目的产品为微电腔显示屏(含配套的触控显示一体化产品),主要定位于中大尺寸彩色电子纸市场。
清越科技(688496.SH)完成了多款新型四色电子纸显示模组产品开发。公司方面表示,随着“前沿超低功耗显示及驱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公司将进一步研发出具有全彩、超薄、柔性、可拉伸等特性的电子纸模组,为未来的电子纸模组产品持续赋能。
从当前的产品形态来看,智能化趋向明显。新发布的汉王电纸办公本N10旗舰版在自研大模型赋能下支持对话问答、内容创作等;MAXHUB智能办公本可AI生成会议总结及待办等。
有业内人士指出,电子纸产业是新兴产业,正处于爆发期,具有巨大潜力。电子纸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正在迅速增长,如学生卡、智能物流包装、快递箱、智慧医疗等。据洛图科技(RUNTO)预计,电子纸全产业链整体市场的规模到2025年将达到72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8.9%。
从发展现状来看,行业仍面临待解题。周华表示,电子纸的痛点主要集中在市场规模偏小,上游技术垄断,产品价格昂贵等方面。随着电子纸节能护眼的特性逐步被大众市场接受,未来电子纸有望进入更多应用市场,市场规模将快速扩大。同时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上下游企业已经或者将要进入这个市场,将推动产业技术的快速更新,产品成本的快速下降,从而进一步推动市场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的良性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