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据不完全统计,私募持有的中证A500ETF基金份额已超过5亿份; ②业内人士透露,就目前的情形看,私募资金持有中证A500ETF系列产品的规模远不止于此,未来也将持续增长; ③部分基金公司和私募机构在ETF做市层面已经形成了非常紧密的合作,已成为ETF业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财联社12月7日讯(记者 黎旅嘉)继2022年权益基金发行走向低迷后,今年新基金销售情况也持续不振。基金的持续营销成为弱市中基金公司寻求突破的重要抓手。尤其是在年末冲刺背景下,基金公司也加大了持营的力度。
在当前基金产品数量已经远远大于上市公司股票数量的背景下,做好做精老产品并非易事,需要渠道配合、业绩支撑、市场风口等多重因素共同发力,核心之一是投资者的获得感。
持营动作频频
ETF、短债产品成为持营的重点产品。
此前,易方达基金发布公告称,自11月27日起,调低易方达上证科创板100ETF的管理费率及托管费率。具体来看,易方达上证科创板100ETF的管理费年费率由0.5%调低至0.15%,托管费年费率由0.1%调低至0.05%。此次下调之后,易方达上证科创板100ETF的综合费率由此前的0.6%下降至0.2%。
事实上,易方达基金近来多次降低旗下ETF产品费率,此前,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的管理费年费率由0.5%调低至0.4%,托管费年费率由0.1%调低至0.08%,拉开了ETF产品降费序幕。随后,易方达基金还降低了易方达中证2000ETF、易方达中证1000ETF及联接基金等产品费率。
除了易方达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华安基金等基金公司也相继跟进降费。不少分析人士指出,年末冲刺规模战、同质化下寻求突破是基金公司加大ETF营销投入的主因。
也有中小公司通过存量债基产品进行持续营销。11月,债券型基金出现走俏迹象。在新发基金市场整体平淡之际,债基爆款产品频现,更有中小基金公司借道债基实现公司管理规模的近翻倍式增长。当月全市场债基新发数量和规模均创今年以来月度新高。与此同时,存量债基亦掀起限购热潮,11月超百只债券型基金发布“限购令”,有债基甚至直接“闭门谢客”。
就在前不久,东兴兴瑞一年定开债基单日结束募集并募得20亿元的成绩。11月10日,东兴兴瑞一年定开债基开放期为11月6日至12月1日,总规模上限为20亿元。但在资金踊跃申购下,该基金于11月7日就触及规模上限,最终确认的配售比例为20.68%,提前于11月11日起进入下一个封闭期。该基金于2019年11月成立时规模只有2.21亿元,但到了2023年三季度末规模达到了15.81亿元。
数据显示,与去年末相比,今年三季度末规模增长超百倍的基金产品共有29只,其中23只为债基,大部分为中小基金公司旗下产品。
有业绩优秀产品的情况下持营是比较好的选择,产品积累一定业绩后,用户认可度更高,做持营效果更好。从实际情况来看,特别是互联网渠道,用户越来越看重产品运作时间,该趋势加重了持营的发力重点。
年底主打差异化竞争
有业内人士坦言,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从基金公司的发力重点来看,一定是持营大于新发的,不仅符合监管导向,也符合成熟客户的认知。
因而,行业“持营”动作频频,除降费和重点提升绩优基金整体规模的同时,还纷纷增设老基金“C份额”、证券交易模式由托管人结算模式调整为券结模式、积极参与银行“二次首发”,或者进行产品改造满足各渠道不同需求等。
一方面,与过往三年同期相比,今年以来的权益基金发行数量、“一基未发”的公司数量分别创出2020年以来的新低和新高纪录。不少业内人士坦言,今年多家基金公司尤其力量比较有限的中小型管理人将持续营销作为一大重要战略。
差异化竞争策略使得不少中小基金公司从经营数据来看,取得不错成效。例如,达诚基金三季度凭借185.64%的管理规模增幅位居市场首位,管理规模由二季度末的11.76亿元猛增至三季度末的33.60亿元,其规模增量主要来自达诚定海双月享60天滚动持有短债、达诚腾益债券两只固收产品,基金规模分别由二季度末的4.37亿元、4.82亿元增长至三季度末的16.74亿元、14.36亿元。
另一方面,由于将主要精力放在存量产品的持续营销上,四季度以来,部分基金在达到成立门槛后,就早早结束了募集。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目前基金公司“轻首发”的态度。
那么,2023年最后一个月,各大基金公司在产品端的持营发力点在哪?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契合今年的行情,ETF、固收产品、浮动费率产品可能更容易得到投资者青睐。
相较于新基金“好做不好发”,具有历史业绩参考的绩优基金在持续营销方面更具备优势。在产品选择和推荐时点上践行逆周期布局,引导投资者在相对低位“播种”,以期在未来收获“时间的玫瑰”。不过,归根结底,由于同质化竞争压力较大,谁能给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持有体验,谁就能赢得口碑和资金。